谁能想到?联合国大会上明珠国际,美国又一次硬气地投下反对票,结果却被120个国家的赞成声 “碾着走”!
中俄印牵头10国提的这份决议,明明只是说要让上合组织和联合国多合作,解决和平发展的实在事,为啥美国偏要对着干?
9月5日投票结果一出来,不少人都看明白了 —— 多极化浪潮下,全球不少国家,早就不想再围着美国转了。
联合国大会
为啥美国这次 “说了不算”?120国的赞成票里藏着大变化 !
先看投票结果里的门道:120 票赞成,覆盖了全球 60% 的人口。
反观美国这边,算上自己也就 27张反对票,连传统盟友都 “掉链子”—— 日本直接弃权,波兰虽然投了反对,却连帮美国游说其他国家的动作都没有。
为啥美国这次 “压不住场子”?核心是联合国里的 “力量天平” 早变了。
从 1950 年联合国只有51个成员国,到现在193个,大量发展中国家进来后,早就不是冷战时 “美苏说了算” 的格局了。
这些国家最烦的就是 “少数大国卡脖子”,比如美国在安理会用了超过80次否决权,好几次都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私利,不管其他国家的诉求。
美国多次在联合国投下反对票
这次联大投票用 “简单多数”明珠国际,刚好戳中了美国的软肋 —— 靠人头说话的逻辑里,它再强也架不住多数国家不买账。
多数国家支持这份决议,是因为它说的不是空话,是要让区域组织和联合国真正的合作,帮发展中国家解决问题。
1971年联大靠76票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打破了西方的封锁;
这次120票赞成,本质上是发展中国家不想再当 “旁观者”,要主动定规矩了。
上合组织深化合作
而这次上合组织和联合国凑一起,到底要干啥实在事?
可能有人会问:上合组织和联合国合作,不就是签个文件、开个会吗?还真不是。
这次决议的关键,是把 “合作” 从口号变成了实打实的机制,每一条都对着具体问题来。
先看上合的 “家底”—— 成立 24 年,早就从只搞安全合作,变成了能源、经济、反恐啥都一起商量着来的区域合作组织了。
上合组织涵盖安全、能源与发展等多个合作议题
现在要和联合国深化合作,更是瞄准了三个 “痛点”:
第一是安全明珠国际,上合的反恐中心可以和联合国禁毒署共享数据,比如中亚地区打击跨国贩毒,以前两边信息不通,现在能一起盯线索;
第二是发展,上合开发银行可以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搞民生项目,比如在一些中小国家建设水利设施,解决农村灌溉问题;
第三是规则,上合组织的宗旨是“维护和保障区域安全与和平、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联合国宪章下“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准则相呼应。
总的来说,联合国与上合组织加强合作,将为地区局势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所以说,这事儿不只是 “投票”,更是中美在全球治理上的 “话语权”之争。
美国为啥非要反对?表面说 “担心上合影响联合国权威”,实则是怕自己多年的 “规矩主导权” 被撬动。
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了用安理会否决权、盟友体系定规矩,比如在中东问题上,多次用否决权帮以色列 “解围”,这次上合和联合国合作,等于是多了一套 “不按美国剧本走” 的玩法,它能不急吗?
更关键的是,中美对 “全球治理” 的想法根本不一样:
美国想维持 “老规矩”,也就是自己定好规则,其他国家跟着走,比如喊的所谓 “基于规则的秩序”,本质是把自己的规则当 “标准答案”;
而中国、俄罗斯、印度这些国家,还有多数发展中国家,想的是 “大家一起定规矩”,比如决议里说的 “对话协调”,就是要让每个国家都有说话的份。
印度外长苏杰生、俄外长拉夫罗夫、中国外长王毅
联合国自己也在变,要搞 “更包容、更有效的多边主义”、要改全球安全和发展的架构。
这些方向刚好和上合的理念对得上,却和美国想 “攥紧权力” 的心思反过来。所以美国反对的不只是一份决议,更是怕自己在联合国的影响力被稀释。
从更大的地缘格局看,这次 120 票赞成,藏着全球治理的 “新信号”:
非洲国家盼着上合的基建合作修公路,拉美国家想靠上合的本币结算去美元化,亚洲国家要靠上合和联合国的协作保安全 ——
这些诉求凑在一起,就成了 “反对单边、支持协作” 的大趋势。
美国再想靠 “一票否决” 定调子,显然已经跟不上趟了。
联合国大厦
总的来说,联合国成立80年,从 “大国俱乐部” 到 “多数国家发声”,变的不只是成员国数量,更是全球治理的逻辑。
这次中俄印 10 国发起的决议,120 国投赞成票,不是要 “推翻谁”,而是要让全球治理从 “少数人说了算”,变成 “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当美国的反对票不再 “一锤定音”,当上合与联合国机构能一起建光伏电站、打击跨国犯罪;
当发展中国家能在规则制定里有更多话语权 —— 这才是全球治理该有的样子明珠国际,也是这次投票最值得关注的深层意义。
兴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