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2024-05-16

1. 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历史思维导图有助于引导学生把握每课的关键词或语句,解读核心概念,学会历史。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欣赏                八年级历史(下)复习知识点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
         (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经过与结果: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5.英雄人物的事迹:
         ①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
         ②邱少云,为保证潜伏部队安全,严守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
         6.胜利原因:
         ①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7.抗美援朝意义:
         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8.值得人们学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最可爱的人”的原因)
         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第3课 土地改革
         1. 背景(原因):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时间:1950年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实施:1950年冬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地主也获得应得的一份,自食其力。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牌——土地改革
         5.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6.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
         ②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1、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 “杂交水稻之父” ,在国际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2、1986 年 3 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做出决定,实施《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 内容: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能源、新材料七个前沿领域实施高科技与开发的革命。
         3.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4、为繁荣经济振兴科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 ”
         采取的举措: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20 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80% 。
         2)、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1977年底,高考恢复
         5、小说:20世纪50——60 年代著名作品:《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时》 《红岩》
         文学奖: 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1991年“五个一工程”实施:各省每年度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电视剧、一篇好文章。
         6、 第23 届奥运会:实现零的突破(许海峰——男子自选手枪射击金牌),获金牌 15 枚,名列金牌榜第四。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是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特色:在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指导方针:“一国两制”
         2).过程:A香港
         ①1982年,我国政府做出收回香港的决策
         ②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③ 1997 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澳门:①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二、两岸交流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通过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先进典型:邯郸钢铁总厂。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
         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立,1991年我国加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四、高举伟大的旗帜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2. 八年级上的历史思维导图

      八年级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在引导学生发射性思考、建构知识体系、加深认知和理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八年级上的历史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上的历史思维导图欣赏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张謇办实业
         1、张謇的生平: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2、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
         3、张謇提出的口号:“实业救国”。
         4、张謇创办的主要实业: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5、张謇创办企业的状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发展阶段:
         ⑴出现萌芽:洋务运动至清末
         ⑵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⑶凋谢、萎缩: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2、发展原因:⑴西方大机器生产对中国的冲击;
         ⑵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封建制度;
         ⑶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掠夺;
         ⑷实业家的努力。
         3、受阻原因:⑴帝国主义的掠夺;
         ⑵封建主义的阻碍;
         ⑶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特点:⑴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⑵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⑶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广大内地比较薄弱;
         ⑷发展艰难曲折。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詹天佑与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开始修建时间:1905年。
         2、总工程师:詹天佑。
         3、具有特色的、有创新的设计:“人”字形路轨(好处:为了确保行车安全)
         4、全线通车时间:1909年。
         5、历史地位:中国人自行车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二、魏源与《海国图志》
         1、生活年代:鸦片战争时期
         2、思想主张:
         ⑴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⑵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⑶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论,加以猛烈抨击。
         3、突出贡献:为了师夷长技以技夷,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
         1、金田起义——开始
         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发展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
         3、定都天京——壮大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概况:1853.3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北伐、西征——高潮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转折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
         6、重整国政——防御
         (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 1864年
         三、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失误
         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 等】
         四、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六、其他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内容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3.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1.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2.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3.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洋务派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4.时间:19世纪60—90S年代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
         4.创办新式海陆军:
         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三、结果
         1.失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四、评价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注: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
         五、启示
         不改变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成功的。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大陆政策”;189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时间:1894年——1895年
         3.战役:
         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
         黄海大战——邓世昌(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 随后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需求)
         4.影响: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开端:沙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2.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门户开放”:
         提出: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3. 八年级历史上册各课思维导图

如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八年级历史上册各课思维导图

4. 八年级历史上册各课思维导图

 
  如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5.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

      将思维导图引入历史教学中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鸦片战争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收复新疆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红军不怕远征难                  八年级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 上海(后期)
         (3)主力:学生 工人(6月初)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的作用。)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
         (3)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成立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十一课 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1926年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十二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毛泽东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

6.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

      在历史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高学生历史复习效果。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欣赏                        八年级(上)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十八课 战略大决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
         (1)时间:1948年9月—11月
         (2)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3)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指挥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
         (3)参战军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4)中心:徐州
         (5)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规模最大、战果最丰)
         4.平津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参战军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3)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民族的功臣)
         (4)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6.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
         (2)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绐中国22年(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形成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分离的局面)
         ★第十九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五个阶段:
         A.从洋务运动开始,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B.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D.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E.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2)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A.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
         B.发展不平衡(不平衡的表现如下)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广大内地非常薄弱。
         ★第二十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1.科技改变生活
         (1)轮船、火车的传入:
         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
         (2)电报、照相、电影的传入: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以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礼仪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近代著名科学家
         (1)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确保行车安全,他设计出“人”字形路轨。
         (2)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他揭开制碱奥秘,撰写了《制碱》一书,他的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2.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1)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家——魏源
         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他编成的《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
         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的《天演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3.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4.科举制的废除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炀帝时期)
         5.文学和艺术
         (1)鲁迅代表作有白话文《狂人日记》《孔乙已》
         (2)以画马而著称的画家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
         (3)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
         (4)冼星海的代表作是以抗日为主题的《黄河大合唱》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三大战役
         1、背景:
         (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站,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
         (2)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
         (3)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时间: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3、主要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概况:
         战役名称 领 导 人 参战部队 重要战果(或意义)
         辽沈战役 林 彪 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攻占锦州,解放长春,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刘伯承 陈 毅
         邓小平 粟 裕
         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
         和华东解放军 歼灭大量敌人,奠定了解放长法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林 彪 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
         和华北解放军 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和平解放北平,解放华北
         5、意义:
         (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
         2、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
         3、战果:
         (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2)1949年4月22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三、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2、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略决策正确。(如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战力量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等)
         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4、广大人民对人民解放军的支持。(如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用小车推出来的”)
         5、军事进攻与政治用手段相结合。(如北平的和平解放)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张謇办实业
         1、张謇的生平: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2、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
         3、张謇提出的口号:“实业救国”。
         4、张謇创办的主要实业: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5、张謇创办企业的状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发展阶段:
         ⑴出现萌芽:洋务运动至清末
         ⑵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⑶凋谢、萎缩: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2、发展原因:⑴西方大机器生产对中国的冲击;
         ⑵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封建制度;
         ⑶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掠夺;
         ⑷实业家的努力。
         3、受阻原因:⑴帝国主义的掠夺;
         ⑵封建主义的阻碍;
         ⑶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特点:⑴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⑵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⑶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广大内地比较薄弱;
         ⑷发展艰难曲折。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詹天佑与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开始修建时间:1905年。
         2、总工程师:詹天佑。
         3、具有特色的、有创新的设计:“人”字形路轨(好处:为了确保行车安全)
         4、全线通车时间:1909年。
         5、历史地位:中国人自行车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二、魏源与《海国图志》
         1、生活年代:鸦片战争时期
         2、思想主张:
         ⑴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⑵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⑶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论,加以猛烈抨击。
         3、突出贡献:为了师夷长技以技夷,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7. 初二历史上册的思维导图

  利用  思维导图  进行历史复习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好  方法  ,可以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初二历史上册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初二历史上册的思维导图欣赏 
         
        八年级  历史知识点  总结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3.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使清朝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军队吸食鸦片使得自身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4.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落后,清朝统治者策略失当。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国家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不平等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
 
     《瑷珲条约》(1858年)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1860年)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1860年)
 
     《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19世纪80年代)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米
 
     4.太平军大败洋枪队: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年8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击毙华尔。
      初二历史上册必背知识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
 
     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扭转不利局面,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泛滥的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4.虎门销烟: 1839.6. 林则徐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中国PK英国
 
     1、重大事件: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虎门——关天培殉国;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吴淞——陈化成殉国。
 
     2、失败原因:统治着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陈旧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8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总:《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①五口通商:广州、福州、上海、宁波、厦门(广福上宁厦)——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便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③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
 
     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2、《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3.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
 
     4.时间:1856-1860年(咸丰帝在位)
 
     5.结果:
 
     (1)《天津条约》
 
     概况: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
 
     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3)《北京条约》
 
     概况: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
 
     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沙俄趁火打劫——共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60多万平方千米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____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
      
     1、金田起义——开始
 
     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发展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
 
     3、定都天京——壮大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概况:1853.3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北伐、西征——高潮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转折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
 
     6、重整国政——防御
 
     (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  文化  、外交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 1864年
 
     三、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失误
 
     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 等】
 
     四、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六、其他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看过“初二历史上册的思维导图”的人还看了:
 
   1. 八年级上册历史手抄报资料 
 
   2. 八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 
 
   3. 八年级的历史的思维导图 
 
   4. 8年级上的历史思维导图 
 
   5. 8年级历史的思维导图 
 
   6. 八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初二历史上册的思维导图

8. 八年级历史上册各课的思维导图该怎么画

 
  如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