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的内容

2024-04-27

1. 安倍经济学的内容

安倍经济学有三个主轴,安倍晋三首先强势要求日本央行配合发钞。其次,安倍在2013年1月11日通过了1170亿美元,总数2267.6亿美元的政府投资。在日本政府负债余额已超过GDP200%,高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情况,这样大规模的政府举债支出,当然也是高风险。最后是日元贬值政策,自2008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至2012年12月,日元相对美元升值23.62%,对照韩国在同样一段期间内,仅小幅升值0.22%。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其中以2%的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已引发韩国、中国等的不满。韩日企业在海外市场形成直接竞争局面,而虽然部分中国企业已开始与日本企业竞争,但出口产品重叠的领域仍不多。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韩国和日本五十大出口产品当中26个重叠。该协会进一步预测:如果日元对韩元贬值10%,韩国出口额会减少4.1%。受最大影响的无疑是汽车行业,据韩国汽车产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在日元对韩元贬值10%的条件下,韩国汽车出口额将会缩减12%。然而,无论是G7还是G20都默许了日元的暴跌,因为它们大多不会受到日元贬值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除了加拿大,G7都在进行不同程度上的量化宽松。 为创造通胀,安倍政府强势要求日本央行配合发钞,学习欧美的量化宽松,甚至不惜公然介入央行决策,并已宣布将撤换现任作风传统保守的央行总裁。安倍在2013年1月11日通过了1170亿美元(总数2267.6亿美元)的政府投资。在日本政府负债余额已超过GDP百分之两百,高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情况,这样大规模的政府举债支出,当然是高风险。更何况,政府支出效益,除了支出本身带动需求有助于经济增长外,当然还是要看是否会因公共建设的加强而带动民间投资;所以如果效益不大,但政府成本很高,就也是另一项具高风险的策略。 首先是要迫使日本央行力争达到2%的通胀率目标,并扩大“量化宽松”,这是创造更多流动性或多印钞票的另一种说法。二是试图通过新的公共开支计划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第三个是一个模糊的结构性改革承诺。  日本内阁2013年5月16日公布的GDP数据:2013年年一季度日本GDP年化增长3.5%,高于彭博预期的2.7%,为2012年一季度以来最快;一季度环比增长0.9%,高于彭博预期的0.7%。具体分析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内外需分别为日本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贡献了0.5和.04个百分点。内需方面,受日元贬值和股市大幅上涨刺激,消费者心理大幅改善,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9%;住宅投资增长1.9%。。外需方面,受日元贬值和美国汽车市场好转等因素影响,日本第一季度出口增长3.8%,进口则增长1%。不过从投资方面看,第一季度日本企业设备投资依然谨慎,环比减少0.7%;公共投资则增长0.8%另据日本内阁2013年5月15日公布的4月份消费动向调查表明,综合反映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消费者态度指数环比上升1.4%、达到44.5,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当前,在股价持续上涨、企业利润创佳绩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就业和薪酬改善的期待明显增加。 安倍晋叁自2012年当选日本首相后,一直实施“安倍经济学”以求刺激经济。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安倍政策似乎是“意在沛公”,其政治效果明显大于经济效果。

安倍经济学的内容

2. 安倍经济学给日本带来什么 宣讲家

B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台日元贬值、无限量的货币宽松政策”等对日本扩大产品出口有利,故①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安倍扩大投资,实行无限量的货币宽松政策,以摆脱‘通缩’局面”,表明安倍的经济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日本经济的增长,故④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③两项不是从安倍经济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角度而谈的,故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3. 日本实施“安倍经济学”后,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

日本实施“安倍经济学”后,在一定的方面是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展,但是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不过安倍经济学对于日本的经济消费,经济保持活力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并没有预期的那般好,而且也伴随了一些其他问题的出现。

几十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困境。迄今为止,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都未能刺激经济更快增长。老年人口;低生育率;较低的移民这些日本的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出生率低,移民少,但其经济增长面临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二战后的经济繁荣崩溃,日本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通缩陷阱。投资仍低于危机前的水平;日本尚未克服通货紧缩。由于日本人不愿消费,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投资海外而不是国内。政府不愿放松监管助长了这一趋势。工资停滞不前,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安倍经济学推动了债务飙升,日本的债务负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刺激政策的结果。由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倡导的“安倍经济学”,日元走弱,企业利润上升,但工资增长缓慢,国内消费依然脆弱。激进的宽松政策,货币刺激已经削弱了日元。直到2016年初,日本出口商才感受到日元走弱的好处:企业利润上升,股价上涨。但是消费者支出没有跟上,通货膨胀也没有跟上,中央银行仍然远低于2%的通货膨胀目标。

安倍经济学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提升,刺激了它的经济,不过随之面临的债务飙升、通货紧缩的问题也有待解决。

日本实施“安倍经济学”后,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

4. 日本实施的“安倍经济学”,都包含了什么内容?

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其实就是日本首相安倍在执政以后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安倍经济学其中的核心内容包括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有灵活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



“安倍经济学”实施一年多来,备受国内外的质疑。“安倍经济学”是治疗日本通缩顽疾的主要药方是通过央行大量投放货币,推低日元汇率,推高通胀预期。但他的实施面临诸多风险,包括可能引发的超级通胀和日元崩溃。还有观点认为,安倍根本就无力扭转日本根深蒂固的通货紧缩。甚至有专家称,“安倍经济学”正在将日本经济推向悬崖,已无退路。

“安倍经济学”存在局限性已是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日本央行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带来的日元贬值和股市升值已出现反转,企业的业绩开始下滑,个人消费依旧是低迷的,通缩风险如影随形。安倍这一次希望借助财政刺激重振经济,但这个愿望可能会再次落空。

“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虽然日本经济连续4个季度呈现正增长,但其固有的缺陷导致这一政策的持续性十分脆弱。日本经济复苏主要体现在股指等金融指标上,受益的主要是一些外国投资者,而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并没有感受到复苏的“暖风”,体现实体经济活力的日本国内设备投资方面也是增长乏力。

5. 安倍经济学具体内容是什么

中文名:安倍经济学
外文名:Abenomics
概括:安倍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
实施时间:2012年底
提出者:安倍晋三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是指日 本第96任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底上台后加速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宽松货币政策,日元汇率开始加速贬值。
统计发现,从安倍履行的2012年12月26日到2013年2月15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就超过8.4%。结合国际环境,一些国家由此担忧日本此举可能引发全球货币竞相贬值并助推新一轮贸易战。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要的是创造通膨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日本物价要上涨,所以对于一些本来就要购买的商品,就会尽快地去购买,因而带动消费及投资,进而扭转日本长年消费与投资极度低迷的状况。

安倍经济学具体内容是什么

6. “安倍经济学”是什么?“安倍经济学”对日本有哪些影响?

日本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10年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人们的生活进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但安倍经济学出现了,让日本经济有了很大的好转。安倍晋三在2012年的时候就推出了安倍经济学,在2014年的时候发表了演讲,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一心想要让经济持续上涨,并且让日本人看到了经济上涨的可能,安倍经济学在日本人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安倍经济学包括激进的宽松政策、促进增长的结构性改革、积极的财政政策。安倍晋三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促进了经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宽松货币政策,让日元的汇率快速贬值,在一系列刺激之下,金融市场重新焕发出活力,消费者和企业也重新振作了起来,日本重新焕发出新机。安倍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物价上涨,对于一些观望的人来说,就会提前的购买商品。
安倍经济学促进了投资以及消费,让日本极度低迷的经济状况得以好转。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安倍经济学是一个极具特点的政策,其中还有着非常多的隐患,安倍晋三做出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很有勇气的。安倍晋三为了能够创造出通货膨胀的现象,就要求日本央行不断的发放新钞。安倍晋三的政策受到了欧美政策的一些影响,一改以往保守的风格,展现了杀伐果断的一面。
随着日本放松了货币政策,日本股市也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虽然日元汇率在不断的贬值,但是股市则不断的在攀升。虽然安倍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的消费,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隐患,其中日本身上承担着巨额的债务,目前已经超过了负荷。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日本需要探索其他的政策去刺激经济,并不能够一直延续安倍经济学,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7. 针对目前安倍经济学存在的问题,请谈谈未来安倍经济学应该如何发展以从根本上重振日本经济?

这个问题太大,如之前网友所说,可以写一篇论文了,所以在这我只简单阐述下。安倍经济学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点点日本的经济,但是并未根本转变,因为安倍经济学所模仿的是美国的模式,也就是量化宽松,狂印货币冲抵负债,贬值货币促进出口,但这治标不治本,因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美国的经济结构有差别。日本自从上世纪90年代泡沫爆了后经济就一直萎靡不振,在20多年间都在为那次泡沫买单,日本本身就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以来料加工和跨国企业为主,但他的跨国企业的有相当一部分利润没有流入国内,而是依然在境外扩大再经营。前几年日本政坛太动荡,除福田康夫外,一个畜生接一个畜生的上台,这两年日本经济有一点点起色,政治稳定是一方面,因为日本总算有个懂点经济的畜生,可惜他依然很逗,日本经济在他的主持下总感觉烂泥巴扶不上墙,这是日本本国经济结构的问题。日本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而且比较大的也就那么几个,他们在日本GDP里的比重比较大,如索尼、丰田等,这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局限,如果这几家大的企业盈利状况不好,那么日本经济也不好,再加上日本企业家族味比较重,抑制人的发展,所以经济年日本经济都很纠结,加上人口老龄化加重日本经济的负担。日本的人口结构没有美国的好,所以这也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问题,老年人增多,年轻人娘化、宅化,日本适龄工作者少也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要想解决,那么就得1.鼓励年轻人工作;2.加强对跨国大企业的政策扶持;3.安倍学着乖点别那么逗B,一天就拿着我国的钓鱼岛闹,还不断以逗B的言论激化周边国家的矛盾,最主要的就是在外交上多努力,多讨好中国,必定中国的市场是你日本的第二大贸易市场,你这么搞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4.调整经济结构,鼓励新兴企业创新。

PS:大概说了说,逻辑有些乱,你参考下,也许当中有些角度你可以试试~

针对目前安倍经济学存在的问题,请谈谈未来安倍经济学应该如何发展以从根本上重振日本经济?

8.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原因 安倍经济学诞生的背景

本媒体在报道日本经济时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是“失去的二十年”。2012年5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日本学者池田信夫撰写的《失去的二十年》。这本书从日本的现状、历史、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日本经济停滞20年的原因。
 
 
    
 
  
        
  
 
 
 日本媒体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二十年。从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只有16.5%,年均增长率只有0.77%。同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5%,越南经济年均增速接近8%,韩国经济年均增速大致是日本的3倍。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为什么日本经济经历了20年的缓慢增长?“失去的二十年”之前日本的经济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在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之前,日本已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阿富汗战争、美苏军备竞赛和东欧国家剧变,苏联濒临崩溃。美国在经历了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后,逐渐进入低谷:住房金融业陷入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持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在美苏都走下坡路的时候,日本的经济一路走来,日本人甚至说要买下整个美国。
 
 这个时候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日本时代”即将到来的预感。当时日本GDP年均增长近10%,被世人称为“日本经济奇迹”。1985年,日本GDP达到1.3万亿美元,同期为3万亿美元。当时的世界格局可以概括为“政治极和经济极”:所谓政治极当然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经济极则是北美、西欧和日本。日本是有能力靠自己的努力与美国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共体竞争的。当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占了将近一半。三菱、丰田、松下、日立、索尼、本田、日产、东芝等国际知名龙头企业均进入世界企业50强,而世界前10强企业中,日本就占了8家,包揽前三。当时东京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GDP是纽约的3倍,高于中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虽然日本仍然是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在人均收入和社会福利方面都无法与北欧国家相比。但直到1995年,日本的人均GDP仅次于卢森堡和瑞士。这个时候,日本作为人均GDP世界第三的国家,碾压北欧国家。当时日本宏观经济形势下,年轻人就业竞争压力不大;相反,各大公司在薪资待遇上一直在互相攀比,造成了最后一个月发几个月甚至半年或者一年奖金的现象。这是一个人们不工作或者只做少量工作就能获得丰厚奖金的时代。难怪现在的日本人会怀念那个生活好找,赚钱容易,工作压力小的时代。然而,当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除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建设、生产和发展,还有相当数量的虚假繁荣:日本股市率先发力——当时代表日本的225只股票全部轮番上涨,一些人的资产短时间内暴涨4倍。股票上涨一年后,房地产行业开始快速上涨:土地价格每天像气球一样上涨。不断上涨的股市和房市让日本经济呈几何级数扩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许多令人惊讶和奇怪的事情。
 
 一次,一座美国建筑要卖给日本人。当时美方出价4亿多元。双方谈妥后,美国人就等着日本人付钱送货。然而,日本人带来了一份新合同。美国人以为日本人要砍价,打开新合同一看,上面写的价格是6.1亿元。作为买方,日本人追加了2.1亿元。这让美国人不解。最后,日本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老板第一天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上看到,历史上单体建筑的最高价格是6亿美元,所以他们想打破这个记录。那时候的日本人就是这么做生意的——为了面子,为了破纪录,主动给对方送两亿美金。在这期间,手里握有大量美元的日本人开始在美国购买。这些挥舞着支票簿的日本人,似乎完全无视价格。当时美国媒体惊呼“美国正在成为日本第41个县”。
 
 可能是因为钱太容易得到了,一夜之间所有日本人都把佛放在了脚上,开始大把花钱,好像和钱是敌人一样。战后重建时期,吃苦耐劳的精神已经逐渐被奢侈享乐之风所取代:似乎在buy buy买的日本人一夜之间就在全世界异军突起。这个时候,整个日本都处于疯狂状态,没有人意识到一个核心问题:纸币只是作为普遍等价的商品交换媒介而存在。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可以在市场上交换人们生活所需的一切资源,而纸币本身是吃不了、穿不了的。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经济总是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当大家都疯狂于炒作带来的虚假繁荣而忽略了真实的劳动时,日本经济其实完全是靠提前透支后代的财富来支撑的。泡沫破灭,日本经济注定后劲不足。日本动漫作品《哆啦a梦》中,大雄在零花钱不足的情况下,用道具提前消费家里未来的钱。在现实历史中,有些人在没有任何道具的情况下玩这样的游戏。这种游戏一旦上瘾,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人类的逐利本性是很难遏制的。就像一个贪官可能意识到自己迟早会被抓一样,他能遏制自己的贪欲吗?他能停止疯狂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