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VIE事件是怎么回事

2024-05-16

1. 支付宝VIE事件是怎么回事

支付宝VIE事件发生在2011年6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团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股的另一家中国内资公司。简单的讲,马云为取得支付宝做为国内合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历,将原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重要核心资产“支付宝”划归马云个人控股另外一家公司名下。 
此举(没有经过阿里巴巴董事会审批通过)触犯了目前国际国内契约合同法的主诣精神(没有经过双方统一协商),公然挑战现行法律底线。虽然赢得了支付宝广大的用户市场,但也严重损坏了其产业的信誉形象,撕开了契约合同并无实质约束的先例,一时引为轰动、热议。

       拓展资料7月29日晚,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和软银今晚宣布,就支付宝股权转让事件正式签署协议,支付宝的控股公司承诺在上市时予以阿里巴巴集团一次性的现金回报。回报额为支付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回报额将不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
协议内容包括,支付宝将继续为阿里巴巴集团及其相关公司提供服务,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也将获得支付宝的控股公司给予的合理经济回报。回报额为支付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回报额将不低于20亿美元且不超过60亿美元。
协议同时规定,阿里巴巴集团将许可支付宝公司及其子公司使用所需要的知识产权,提供有关软件技术服务。支付宝公司将会支付知识产权许可费用和软件技术服务费给阿里巴巴集团。该项费用为支付宝及其子公司税前利润的49.9%,反映了该等知识产权和软件技术的贡献,当支付宝或者其控股公司上市或发生其他变现事宜后,将不再需要支付上述费用。

支付宝VIE事件是怎么回事

2. 2017.11.15 阿里丨支付宝VIE事件(下)

●2017.11.15
  
 ●文章题目:阿里丨支付宝VIE事件(下)
  
 ●主要观点:
  
 先简单的回顾一下,VIE本质上,就是利用协议控制的方式,用境外的公司控制境内实际在经营的公司,来绕过国内对一些行业的监管政策。好,开始解开“小偷”马云的真实场景。
  
 ①支付宝,本来是阿里的全资子公司。具体的控制方式是:阿里100%控股一个境外公司Alipay E-commerce,而这个Alipay E-commerce,再100%控股当时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所以本质上,支付宝就是阿里100%控股的。
  
 ②时间点1:2009年6月,支付宝70%的股权以1.67亿人民币转让给“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蚂蚁金服”的前身),而这家公司是马云和谢世煌全权控制的纯内资企业。
  
 外部环境:央行要求非支付机构企业做备案登记
  
 马云解释:“这个政策出来以后,我们觉得外资控股可能会麻烦,于是将70%的股权转让到了内资公司。”
  
 ③时间点2:2010年6月
  
 外部环境:央行又一新政策《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从事第三方支付的企业必须向央行申请许可证,而申请者必须是“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如果是外资企业呢?那么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④时间点3:2010年8月,支付宝剩下的30%也转让给“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1.65亿元。两次转让价格共3.3亿人民币。
  
 此时,由于有VIE的架构,为了保证阿里股东的利益,同时保持支付宝的内资身份,阿里和“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控制协议,来保证支付宝的所有利益和阿里集团还是绑定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支付宝还是归属于阿里的。
  
 ⑤时间点4:2010年底,马云毁约时刻,其不顾股东利益和契约精神撕毁VIE协议,把支付宝挪到一家自己占股80%的公司。
  
 导火线:支付宝向央行开始申请牌照的时候,马云直接向央行表态说:浙江阿里巴巴是支付宝的唯一实际控制人,没有境外投资人“协议控制”支付宝。
  
 第二天,马云召开董事会告诉雅虎和软银两大股东,提出可以通过谈判来补偿他们的利益。
  
 事件解释: 马云真正的错误在于“先斩后奏” 。他与杨致远和孙正义的真正矛盾在于,雅虎和软银认为用VIE是可以绕过监管拿到牌照的,而马云自己的判断是,尽管央行没有明说,但只要是VIE结构的支付宝是不可能拿到牌照的。所以在支付宝生死存亡、千钧一发之际,马云做出了这个“先拿牌照再说,之后再补偿”的决定。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决定 “虽然不完美,但是唯一且正确”。
  
 事件影响:马云的撕毁协议制造了一个极坏的案例,在国内威胁到所有采用VIE公司的股价和前景,在国际上中国企业背负了不信守契约的标签。
  
 ●个人体会/举措:
  
 ①这个事件的过程,其实比我们想像的更加复杂,有涉及国家金融安全、股东利益、支付宝当时5亿用户、行业影响等各方利益的博弈,完美的解决方案很难,只能妥协,找到最优。
  
 ②商业世界中没有真正的对与错,有的只是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最真实的博弈和妥协,而在这之中见到的人性,才是最令人唏嘘感叹和最美的。
  
 ③我们商业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事后诸葛亮的点评,而是融入当时的场景中,用关联、整体、动态的方式来体验当事人的心境和拷问、磨练自己的内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