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问卷

2024-05-13

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问卷

市县(市、区)问卷编号:________农村低收入居民家庭情况普查入户调查表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户主姓名:身份证号:家庭成员及家庭收入情况:姓名与户主关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职业状况2006年纯收入(元)小计种植养殖加工劳务赡养费其它合计注:健康状况栏包括3个选项(1.健康2.重病3.残疾)家庭人口:2006年家庭总收入(元):2006年人均纯收入(元):收入低的主要原因:□1.病□2.残□3.年老体弱□4.缺少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5.被征地□6.生存条件恶劣或连年受灾□7.其它原因现有住房间房屋状况:□1.需修缮□2需重建□3.可正常使用房屋种类:□1.砖瓦房□4.已由政府救助重建□2.土坯房是否优抚对象:□1.是是否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是□2.否□2.否是否残疾人家庭:□1.是是否加入农村养老保险□1.是□2.否□2.否是否享受低保:□1.是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元):□2.否年享受低保金额(元):调查员:备注调查日期:2007年月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问卷

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问卷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市县(市、区)问卷编号:________农村低收入居民家庭情况普查入户调查表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户主姓名:身份证号:家庭成员及家庭收入情况:姓名与户主关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职业状况2006年纯收入(元)小计种植养殖加工劳务赡养费其它合计注:健康状况栏包括3个选项(1.健康2.重病3.残疾)家庭人口:2006年家庭总收入(元):2006年人均纯收入(元):收入低的主要原因:□1.病□2.残□3.年老体弱□4.缺少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5.被征地□6.生存条件恶劣或连年受灾□7.其它原因现有住房间房屋状况:□1.需修缮□2需重建□3.可正常使用房屋种类:□1.砖瓦房□4.已由政府救助重建□2.土坯房是否优抚对象:□1.是是否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是□2.否□2.否是否残疾人家庭:□1.是是否加入农村养老保险□1.是□2.否□2.否是否享受低保:□1.是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元):□2.否年享受低保金额(元):调查员:备注调查日期:2007年月日

3. 关于农村老人养老保险的调查报告作业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山东省新泰市西洛村调查刘洋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近1.3亿,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所以农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国最大的老年人群体。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逐步加快。因此,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大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所应该做的。一、现状描述山东省是我国的第二大劳务输出省,所以当年轻人外出打工时,留下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就更是我们所应该关注的,也是值得调查的。西洛村位于山东中部、泰沂腹地,北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东半岛沿海城市。它所在的新泰市是山东省的30强县市之一。西洛村总人口288人,60岁以上老人有36人,占到总人口的8%。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该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我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调查。调查以访谈形式为主,辅之以问卷。(一)该村老年人的健康及医疗状况调查发现,该村36位老人中,有21位老人身体健康,基本上不怎么生病,占到了老人总数的58.3%,有9位老人身体比较差,时有小病发生,占到25%,而余下的6位老人有病在身,久治不愈.而这些老人的病主要集中在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有近78%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会立即找医生。这说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健康意识较强,但也有两成多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选择扛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部分是自信自己身体很好,头痛感冒扛一下就过去了,不用找医生外,也有部分人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现在医药费用高,看不起病。有近80%的老年人平时是找村里的医生看病,有15.8%的老年人平时在乡卫生院看病。可见,村里的医生和乡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但有近30%的老年人认为他们村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或很差,村里医生少,好医生更少。大量无学历甚至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充斥着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农村老年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容乐观。村里老年人得了病所花的钱,有80%以上的老年人是自己出一小部分,儿女们出大部分或完全由儿女们出。可见该村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状况。他们自己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近几年,该村好多人都买了医疗保险,平时看病所花的钱可以报销近50%,这一举措对他们好多人是受益非浅的。调查发现,该村老年人买医疗保险的有31人,占到了老人总数的86.11%,大大提高了该村老人有病及时就医的比率。(二)该村老年人住房及经济状况在对36位老年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其中有30位老人有自己的住房,占到了70%,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满意。他们的房子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由自己或自己跟儿女们一起修的。有近三成的老年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跟儿女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主要是跟儿子住在一起。当有不止一个儿子时就在几个儿子家轮流住。他们多则在一个儿子家住一年、半年,少则三个月、一个月。住多长时间由家庭会议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决定。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过因住房问题而挨媳妇骂或看媳妇脸色的经历。他们中大多数人很想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不很满意或不满意。调查还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基本没有或有很少的经济来源.他们生活消费所需的费用,一小部分是自身劳动所得,大部分是子女的资助。(三)该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根据我们的调查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在该村所有被调查的老人中,有97.3%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也就是说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子女提供生活费用,或者依靠自己微薄的储蓄与继续劳作维持生计,而只有2.7%的老人是靠退休金养老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位老人不是依靠家庭养老的。由于农村中分家情况比较普遍,子女成立新的家庭后与父母家庭之间在经济上相互独立。即使在一些家庭,相当数量的老人与成年子女虽然名义上没有分家并住在同一所房子里面,但他们仍然是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存。实际情况也表明,,除因身体原因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外,大多数农村老人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以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对老人的经济上的“反哺”往往只体现在老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病需子女照顾等情况中。前面提到该村有比较高的医疗保险投保率,令我们感到欣慰。但是当对该村老人养老保险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该村投了养老保险的老人只有2.7%,也就是那位以退休金养老的老人,他是西洛村所在乡镇矿工厂的退休老干部,退休前单位里统一买的养老保险。除此之外没有一位老人投了该保险。这一结果另我们吃惊不已。我们了解到,曾有人上门推销过养老保险,但是对于该保险,老人们参保投保意识淡薄,在投保问题上思想顾虑重重,怕政策不稳,怕加重他们的负担。可见,农村养老保险在西洛村还是一片空白。(四)该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发现,在36位老人中,几乎没有一位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他们的健身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并不强。只有不到10%的该村老年人经常读书看报,这主要:经济原因。很少有农村老年人订报刊杂志,而村里订的报刊杂志主要是给干部们看的;在目前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识字的并不多;有部分老年人是因为年纪大了,眼睛老化,看不清楚书上的字。但是他们中看电视、听收音机的比例达到了91%,这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经常打牌下棋的该村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他们打牌下棋的场所主要是附近某户人家的大门底下。同时我们了解到,几乎没有老年人参加过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村里也几乎没有组织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该村也没有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我们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寂寞。可见,该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薄弱,村委会在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还有许多事要做。二、启示与建议通过上述对西洛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描述和分析,我认为,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从上述的描述与分析中,我们能看得出,不管是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还是养老问题,还是精神生活问题,都需要良好的经济作为支撑、作为前提。经济搞上去了,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许多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其次要进一步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多关注村里老人们的生活情况,不忽略精神生活情况。多举办老人们的活动,积极鼓励老人的参与。而且要有必要的老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同时多对村里中年及少年进行关于孝敬老人的宣传和教育。让老人的老年生活真正的幸福起来。最后,要积极地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的医疗服务。以次减轻子女赡养负担,同时让老人在养老问题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也让老人有病及时就医,提高生活质量;当然,说了这么多,还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的,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说一切都是白话,所以我认为,国家的政策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二十几天的调查终于结束了,虽然调查的是我的乡里乡亲,但平日里却没有很多的了解,更谈不上关心,即使见面了,也只是点头微笑。然而,随着调查的逐步进行,给我心里的震撼也越来越大。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位老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和不同待遇,但他们绝大部分生活地不好,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让我觉得难受和心痛。调查中曾遇到一位阿姨,当和她谈到对公婆的养老问题时,她问我:“当一块石头从上面掉下来砸到脚时,你的眼睛是先看下面还是先看上面?”我没有多想就脱口而出“当然是下面”,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而且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回答。这时阿姨说:“对啊,人人都会这样,总是先看下后看上,对孩子,对老人就是这样,总是往下疼,后往上疼。”我无语。从调查的第一天直到最后一天,我的心都在起伏不平,但是有一点让我更加地坚定,那就是,我一定会好好地孝敬我的父母。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绝对不会只疼下而不疼上,绝对不会让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在老年吃任何一点点苦,受任何一点点罪。同时我也非常地希望我村的爷爷奶奶们能尽快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晚年。虽然多了点,但你可以自己删,给分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关于农村老人养老保险的调查报告作业

4. 有关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的社会实践,请问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调查些什么问题

  《天津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将改变目前本市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土地和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把农村老年人养老纳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性安排。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本市关注民生、惠及百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农村形成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农籍职工和农村居民,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起,构成覆盖城乡职工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遵循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多种方式并存,制度模式与当前生产方式相结合;实行较低标准起步、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广泛覆盖、统筹城乡就业、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衔接。本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度,这项制度是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性制度。


  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凡是具有本市农业户口、在乡村中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城镇中的乡村企业从业的人员,都应当参加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企业和职工都应当依法参保缴费。符合规定的用人单位,从2008年1月1日起的30日内,持营业执照到企业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2008年1月1日后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在成立之日起30日内,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在每月25日前,到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对于个人缴费部分由用人单位在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农籍职工连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男性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女性从年满50周岁的次月起,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业生产存在不稳定性,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生产仍然有依赖自然条件程度较高即靠天吃饭的问题,一般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准不是很高。农村居民长期以来一直依托土地为生,依靠家庭直系亲属关系养老。农村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来源,主要靠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农副业收入,以及家庭成员的其他收入等。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考虑了这些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较低标准起步、广泛覆盖的原则。各区县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同。坚持较低标准起步,先把制度建立起来,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保率,使参加保险的农村居民有个基本的养老保障。今后随着本市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再逐步提高缴费和保障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第二是坚持农村居民自愿参保原则。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自愿参保,以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为主,同时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以引导群众自愿参保,实行个人账户完全积累的保障模式。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全部计入参保农村居民名下,逐年积累起来,用于参保农村居民养老金发放。凡是具有本市农业户口或小城镇户口,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从事农、林、牧、渔等劳动的人员,都可以自愿参加。


  农村老年人生活费补助制度。这是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一项过渡性制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本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对达到6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无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下,把他们纳入保障范围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生活费补助制度是着眼于农民生活水平不太高,经济条件不太发达的区县而建立的,在他们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继续承担赡养责任的基础上,政府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2007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具有本市农业户籍、在本市居住20年,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可以享受老年人生活费补助。本市老年人生活补助费,按照年龄分为三个标准:年满60周岁不满7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30元;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40元;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50元。为使制度平稳过渡,对2008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的人员,可享受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也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参加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5. 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给、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子女经济条件,子女是否有尊老爱老意识愿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生补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条件,需要评选过程客观公正。
目前,农民的花销相对较少,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花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生产消费和医疗保健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用于购衣,食品,沼气,自来水,电费等。用于生产消费的主要是粮种,花费,机械,农药等的购置。随着物价的上涨,这些方面的花销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在医疗支出这一块,据调查发现,村中一家小诊所,村民有头痛发烧小感冒一类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这家小诊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发展。另外农户家中也有常备药,因此,小病对村民的负担影响尚轻。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处于疾病多发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还是占有相当比重。虽然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在农村较为普及,但据村民反映,由于体制原因,报销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医院,不同病情报销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药价虚高,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农民从新农合中获得的实惠并不多。
(二)健康状况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仍然适用。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6. 怎样进行农村养老情况调查

(一)调研准备
通过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及队员间的讨论,确定了这次调研的主题“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查看了相关文献并且阅览了网上的部分团队的相关报告确定了这次调研所用的调研问卷。最后,准备了一些到当地与居民谈话时的问题、注意事项。

(二)调研阶段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队员:…………………………

调查方式:文献调研法、问卷调研法、访谈法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此活动开展期间,我们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式,着重了解当地的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现状,如果实行是否愿意购买养老保险,对现今养老保险政策的评价和期望来了解居民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认识以及居民们对养老的打算与计划。与此同时,我们还向居民宣传养老保险政策的相关的制度。

(三)结果分析

7. 求一篇社会养老的调查报告

我认为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分析        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将成为我们设计今天的农村养老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家庭养老的客观条件分析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农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低下的生产力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土地上而无其它谋生手段,封闭的交往形式又使农民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经验而无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于是,对土地和耕作知识的拥有就成了社会继承与世代交替的重要内容。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必须以赡养父母为代价。同时,子承父业是传统农民家庭的突出特点,后代不仅由父母抚养成人,而且还从父祖那里学会谋生的技能,继承一定的产业和土地,这种生活上经济上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自觉服从父辈祖辈的制约,不敢有丝毫违抗。    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育后代;子辈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为了确保农民拥有土地,历代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土地分配政策,如井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等。除了土地制度之外,政府还通过法律条文,严禁子孙与父母分家分财。《唐律�6�1户婚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律》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    二、现代社会中国农村家庭养   老方式面临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现代化以及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开始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    (一)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    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 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总之,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同时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二)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对全社会的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外,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还要依靠完善法制。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保险法》、《民法通则》等等之中,这种分散的规定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考虑到中国农村的特殊性和养老保障的复杂性,笔者认为,本着“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农村养老立法价值取向,我国农村养老法律体系可按以下思路构筑:    第一,尽快制订农村养老基本法——《农村养老保障法》,农村养老保障法可以作为我们正在制订中的《社会保障法》的部门法。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农村养老的原则、农村养老的形式、农村养老的种类、农村集体养老机构及其性质、家庭养老的内容、集体养老的内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及其性质、农村社会养

求一篇社会养老的调查报告

8. 养老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啊~!急求!谢了!

常州市老年公寓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老龄化问题老年公寓老人生活质量状况简介老年公寓服务评价老年公寓老人心理健康抽样调查对老年公寓(社会养老)今后发展道路分析探究[原文]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行政上,目前的很多老年公寓都依托福利院,行政管理、人员编制甚至是财政上都没有分清独立。老年公寓同福利院应该是有两个不同性质的实体。前者属于经营性的独立法人,应该自负盈亏,而后者则担负着收养无收入来源、无工作能力、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的社会孤、老、残、幼的任务并且吸收各种捐赠和享受民政部门的补贴。所以,我们觉得要想保证老年公寓的质量就完全有必要将两者分开,否则不仅难以发展壮大,普通百姓也会难以接受。在发展老年公寓的资金渠道上,要继续大力吸引民间资金的流入。单靠国家微薄的投入难以撑起这一巨大的产业和市场。同时国家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老年公寓等机构的监控。建立起有效的监控体系,确保老年人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本人设想,形成以老年公寓为主体的产业链,从基建工程,房产开发设计,民营养老机构竞标(同物业公司类似),老年医院、后勤服务配套,乃至到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食品再加工餐饮等等,形成相关产业,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