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

2024-05-16

1. 初二数学


初二数学

2. 初二数学

因为是黄金分割,所以AC=(根号5-1)AB/2=根号5-1,BC=3-根号5,所以AC/BC=(根号5-1)/(3-根号5)=(根号5+1)/2

3. 初二数学

分析:
要证明AD是BC的中垂线,(设AD、BC交点为O)由于AD、BC是直接连出来的(这样就不需要证明三点共线了),那么这道题就变成了证明BO=CO且∠AOB或AOC=90度。
证明:连接A、D;连接B、C,交点为O
因为AB=AC,所以∠ABC=ACB(等边对等角)
因为∠ABD=∠ACD,所以∠DBC=∠DCB(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所以BD=CD(等角对等边)
在△ABD和△ACD中
AB=AC(己知)
BD=CD(己证)
AD=AD(公共边)
所以△ABD≌△ACD(SSS)
所以∠BAD=∠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因为AB=AC
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AD为等腰三角形顶角∠BAC的角平分线
所以AD垂直BC,AD平分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
即AD是BC的中垂线

初二数学

4. 初二数学

(1)两条直线方程组成方程组解出A的坐标为(-3,-7)
(2)对直线L1:令x=0,求出B坐标为(0,2),同时令y=0,求出L1与X轴的交点D为(-2/3,0),然后对直线L2:令y=0,求出C坐标(1/2,0)。
S△ABC=△BDC+△ADC,这两个三角形都是同底为DC=1/2+|-2/3|=7/6(距离是用绝对值的),然后两个三角形的高分别是B、A到DC的距离,即是B、A的纵坐标2和7(7是取-7的绝对值),得:S△ABC=1/2 *(7/6 *2)+1/2 *(7/6 *7)=21/4 。
(3)是一个三角形,令y=2代入两条直线方程,求出交点的横坐标为0和3/2,则这两个交点的距离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低边长度,为3/2。高就是点A到直线y=2的距离,为9(A到X轴的距离为7,X轴到y=2距离为2),所以所求三角形面积为1/2*(3/2 *9)=27/4

自己做的,不知道对不对,要是不对的话请回我一下,我也需要研究一下

5. 初二数学

看我的图吧,更清楚些
1)大致思路:
①DC=AC,∠DCB=∠ACE,CB=CE,得△DCB≌△ACE,得∠CDB=∠CAB
②∠CDN=∠CAM,DC=AC,∠MCA=∠NCD,得△MCA≌△NCD,得MC=NC
③△MCN中,∠MCN=60°,MC=NC得△MCN是等边三角形
具体证明:
∵等边三角形ADC中
∴AC=AD(等边三角形各边相等)
∴∠ACD=60°(等边三角形各角60°)
同理,EC=CB,∠EBC=60°
∴∠ACD=∠EBC
∴∠ACD+∠MCN=∠EBC+∠MCN
即∠DCB=∠ACE
在△DCB与△ACE中
DC=AC,
∠DCB=∠ACE,
CB=CE,
∴△DCB≌△ACE(SAS)
∴∠CDB=∠CA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CD+∠EBC +∠MAN=180°
∴∠ACD=∠EBC =∠MAN=60°
在△MCA与△NCD中
∠CDN=∠CAM,
DC=AC,
∠MCA=∠NCD
∴△MCA≌△NCD(ASA)
∴MC=NC
∵△MCN中,∠MCN=60°,MC=NC
∴△MCN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取DC中点F,连接EF
∵DC中点F
∴DF=CF=½DC
∵AC:CB=2:1
∴EC=CB=½AC
∴△EFC中,FC=EC,∠MCN=60°
∴△EFC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CFE=CEF=60°(等边三角形各角相等且为60°)
∴EF=CF=DF(等边三角形各边相等)
∴∠FED=∠FDE
∵∠FED+∠FDE=∠CFE=60°
∴∠DEF=30°
∴∠CED=∠DEF+∠CEF=30°+60°=90°
即CE⊥DE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图在上传中请稍等】

初二数学

6. 初二数学

解:
(1)设E(0,e),则EO=e,AE=2-e
由题意,A、C两点关于直线EF对称,AE=CE
而CE²=e²+OC²=e²+3
故有:
(2-e)²=e²+3
解得:
e=1/4
故E(0,1/4)

(2)
∵△ABO为等边三角形,B(√3,n)
∴n=AO/2=1
即B(√3,1)
设EF与AC交于G点
∵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
∴G(√3/2,1)
设直线EF的方程为y=kx+b
将E、G的坐标代入,有
1/4=b
1=√3k/2+b
解得:
k=√3/2, b=1/4
故EF的方程为
y=√3x/2+1/4
同理,求出直线AB的方程为
y=-√3x/3+2
两方程联立,解得:
x=7√3/10, y=13/10
故F(7√3/10, 13/10)
△BCF在BC边上的高长度为B、F两点的横坐标差
故:S△BCF=BC·(1-7/10)·√3/2=3√3/20

(2)
由EF//OB,△ABO是等边三角形
∴∠AEF=∠AFE=60°
∴△AEF是等边三角形
∵A'E=AE,A'F=AF
∴四边形AEA'F是菱形
作射线AA'交OB于G
1)EF向OB边平移,当E的坐标满足1<t<2时,重叠部分就是△A'EF
特殊地,当EF是△ABC中位线,即t=1时,A'与G重合
S=AE·(AEsin60°)·(1/2)=√3(2-t)²/4

2)当E坐标满足0<t<1时,重叠部分面积为梯形EOBF与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差
S=(EF+OB)·√3t/4-[(OE·OEsin60°)/2]×2
=(2-t+2)·√3t/4-√3t²/2
=-3√3t²/4+√3t

故有:
S=√3(2-t)²/4  (1≤t<2)
=-3√3t²/4+√3t (0<t<1)

7. 初二数学

1。已知直线 l 与直线y=2x+1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说明x=2,代入得y=5;与直线y=-x+2的交点的纵坐标为1,说明y=1,代入得x=1;综上,所求直线经过(2,5)和(1,1)两点,设所求方程:y=kx+b,得到两元一次方程:5=2k+b,1=k+b 解得k=4,b=-3,故解析式y=4x-3
2。因为是正比例函数所以经过原点(0,0)代入0=0+m平方  ,故m=0
3.设直接解析式为y=kx+b,代入两点,得:2k+b=-1,-3k+b=4得k=-1,b=1,故所求为y=-x+1,见附图
4.由已知得2x+1≥0,x-1≠0得x≥-0.5,x≠1,进一步得到x的取值范围:x≥-0.5且x≠1

初二数学

8. 初二数学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 =(a+b)2 
a2-2ab+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 
①项数:三项 
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 
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m +n)•(a +b). 
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八)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