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行八陉

2024-05-14

1. 什么是太行八陉

陉,即山脉中断的地方。 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薄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延袤千里.百岭互连的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千峰耸立.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太行八陉
  第一陉为轵关陉。轵,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轵关陉在济源县西十一华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   
    第二陉是太行陉。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三十五华里处,陉阔三步,长四十华里。沿陉北上太行,在山西省晋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关名曰“太行关”。又称天井关,雄定关。形势雄峻,素称天险。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   
    第三陉白陉。在河南辉县西五十华里处。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开封.,东可向大名进击,北可窥安阳,邯郸,是个可攻可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第四陉为滏口陉。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晋的孔道。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   第五陉是井陉。井陉为古关名,又称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井陉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第六陉,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   
   第七陉是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山岭有紫荆关,也称子庄关。宋时称为金陂关,元、明以来始称紫荆关。其地峰峦峭峙,仄陉内通,是达山西大同的军事要隘。   
   第八陉即为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古名军都山,军都陉有关曰居庸关,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又称军都关。北齐称纳款关,唐曰蓟门关。其地层峦叠嶂,形势雄伟,悬崖夹峙,巨涧中流,奇险天开,古称要隘,。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什么是太行八陉

2. 太行八陉什么意思

”太行八陉“的意思是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
东晋末年郭缘生在《述征记》中载: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
第四滏口陉,对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太行陉,阔三步,长四十里。
”陉“的意思:
1、山脉中断的地方。
2、灶的边缘:灶陉(灶边承器之物)。
太行八陉是哪八陉:
1、轵关陉。
轵关陉的起始在济源县西十一华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纵横家苏秦论天下形势时,曾有“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的说法,语中的轵道就是轵关陉。
2、太行陉。
太行陉又称太行道,南起河南焦作沁阳,北接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是著名的“兵要首地”、“商旅通衢”。
3、白陉。
白陉即孟门陉,在山西省陵川县东约三十公里处,是太行八陉中目前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茶马古道。
4、滏口陉。
滏口陉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晋的孔道,自古便为重要隘口,直探华北大地。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
5、井陉。
井陉在今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那里的地势“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所以被称为井陉。井陉道连接着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6、飞狐陉。
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是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蒙古大草原间的要隘,还是关内通往关外的重要孔道。
7、蒲阴陉。
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山岭有紫荆关。这条通道在古时就是一条现成的进军路线,北方高原的骑兵,南下大同,经此可直逼河北内地。
8、军都陉。
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是太行八陉中最短的。其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许多王朝的兴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行八陉

3. 太行八陉的介绍

陉,音xíng,即山脉中断的地方。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干河等等,于是形成几条穿越太行山的峡谷。晋郭缘生《述记征》载: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二州之界。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陉,对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

太行八陉的介绍

4. 太行八陉怎么读

太行八陉读tài háng bā xíng。陉,音xíng,即山脉中断的地方。
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自南而北有:沁河、丹河、漳河、滹沱河、唐河、桑干河等等,于是形成几条穿越太行山的峡谷。
东晋末年郭缘生在《述征记》中载: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今属河南府济源县,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两陉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陉,对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太行陉,阔三步,长四十里。

现状:东汉末年,曹操讨伐袁绍余部,行进白陉入上党(今晋东南),路经羊肠坂道,写下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苦寒行》,诗中写道“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古道之艰险难行,可见一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中写道:“太行之路能摧车。”明王世贞《适晋记行》中说:“车行太行道,如浮沧海、帆长江,身居危险之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今的“太行八陉”已被公路、铁路变成了通途,昔日的军事关隘已成为经济建设的大动脉。

5. 太行八陉的各陉简介

第一陉为轵关陉。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三晋等诸侯国连通都城洛阳的要道。轵,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轵关陉的起始在济源县西十一华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轵关陉的最后一关为现侯马市南的铁铃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第二陉是太行陉。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三十五华里处,陉阔三步,长四十华里。沿陉北上太行,在山西省晋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关名曰“太行关”。又称天井关,雄定关。形势雄峻,素称天险。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第三陉是白陉。在山西省陵川县东约三十公里处。是太行八陉中目前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茶马古道。如今栈道上还留存着多处马蹄印,古道总长五公里,宽2米,由七十二拐和古栈道两部分组成。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开封,东可向大名进击,北可窥安阳、邯郸,是个可攻可退可守的军事要地。 第四陉为滏口陉。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晋的孔道。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第五陉是井陉。井陉为古关名,又称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井陉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第六陉是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第七陉是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山岭有紫荆关,也称子庄关。宋时称为金陂关,元、明以来始称紫荆关。其地峰峦峭峙,仄陉内通,是达山西大同的军事要隘。第八陉即为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古名军都山,军都陉有关曰居庸关,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又称军都关。北齐称纳款关,唐曰蓟门关。其地层峦叠嶂,形势雄伟,悬崖夹峙,巨涧中流,奇险天开,古称要隘。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太行八陉的各陉简介

6. 太行八陉的现状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中写道:“太行之路能摧车。”明王世贞《适晋记行》说:“车行太行道,如浮沧海、帆长江,身居危险之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今的“太行八陉”已被公路、铁路变成了通途,昔日的军事关隘已成为经济建设的大动脉。

7. 非常道:太行八陉

太行山脉南起王屋山,北接燕山,绵延400多千米,最高峰海拔3000多米,素有“天下之脊”的美称,又有“得太行者得天下”的说法,足见其重要性。
  
  
 太行山脉是个天然屏障,在地理上分隔了山西和河南、河北,八百里太行,绕行的路途实在太远了,所以很久之前古人就在山间寻找通道,并命名它们为“陉(xíng)”。
  
 
  
 “陉”意思就是山脉中断的地方,太行山中有很多陉,最著名的有八个。“太行八陉”最早记载于晋代郭缘生的《述征记》,但实际上很多“陉”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使用,是实实在在的兵家必争之地。
  
 
  
  
 了解这些群山深处的古道,对于阅读史书时理解战争行军路线有很大帮助。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太行八陉都是怎么走的。
  
 
  
  
 轵关陉西达山西侯马(春秋时晋国国都“绛”)东达河南济源(春秋战国时的“南阳”地区),是连通晋豫两地的重要通道。这里的“轵”指车轴的端部,意思是道路窄到只能同时过一辆车。
  
 
  
 上图红线为大家普遍认同的路线,但关于轵关陉的路线是有争议的,比如 历史 地理专家王尚义认为,这条路很难走通,而沿着沁河(古称“少水”,黄河支流)河谷更合理些,也就是上图中绿色虚线位置。
  
 相关事件:战国时代长平之战等。
  
 
  
 太行陉最具文化气息的一陉,其中的一段“羊肠坂道”引无数古代名人都在此留下诗句,据说多达两百首。
  
 
  
 太行陉南起河南沁阳(春秋战国时称“南阳”地区),途径碗子城、星轺驿、天井关等,到达北端的山西晋城(古称“上党”地区)。
  
 相关事件:战国时代长平之战等。
  
 
  
 白陉南起于河南辉县孟门,沿着磨河谷地的峭壁上开凿出一条石栈道,经过双底村转向西北,“七十二拐”提升高度400余米,在山中穿行经陵川县到达山西壶关(古称“上党”地区)。
  
 相关事件:春秋时代齐国伐晋,战国时代长平之战等。
  
 
  
 
  
 滏口陉是太行八陉中地势起伏最平缓的一陉。东起于滏阳河(古称“滏水”)发源地的山口,因而得名。抵达清漳河谷后向上游,至涉县后西行,经黎城,到达山西潞城(古称“上党”地区)。
  
 
  
 太行陉、白陉、滏口陉最终都抵达上党郡,所以在上党郡内又可连通。
  
 相关事件:战国时代长平之战,东汉曹操伐高干等。
  
 
  
 井陉是八陉中最主要的通道,可从今天的石家庄直通山西太原。同时也是最复杂的一陉,内部由很多隘道组成网络,所以有些位置不像图中画的这么简单。
  
 根据资料,主要路线由井陉西行至桃河入山处,可分为两条,一条经娘子关,另一条经固关、平定,两条路线又在阳泉汇合,继续沿桃河上游河谷穿行,到太原盆地。
  
 
  
 井陉上现存有秦始皇古驿道,相传秦始皇病死沙丘,灵柩就经此运送回咸阳。
  
 相关事件:秦伐赵之战,楚汉战争中韩信的背水一战,唐代安史之乱等。
  
 
  
 飞狐陉位于小五台山南侧,由河北蔚县(春秋战国时有“代国”)经飞狐口、黑石岭到涞源。再向东延伸经拒马河(古称“涞水”)上游河谷、紫荆关到达河北易县(春秋战国时有“燕国下都武阳”)。
  
 
  
 也有专家认为飞狐陉仅是蔚县到涞源这一段,而由涞源到易县的这一段该是下边我们要说的太行第七陉“蒲阴陉” 。
  
 相关事件:宋辽岐沟关之战等。
  
 
  
 蒲阴陉的路线争议最多,有专家认为“飞狐陉”和“蒲阴陉”其实是两段陉合成一条完整的通道,也就是我们上条所说的路线,北段叫做“飞狐陉”,南段叫做“蒲阴陉”。
  
 也有人认为蒲阴陉就是“灵丘道”,沿着唐河(古称“呕夷水或滱水”)河谷,连通今天的山西灵丘和河北顺平。这种说法的依据是,此路线位于蒲阳河(古称“蒲水”)之南,符合古人“水的南面为阴”的命名规则,亦即蒲阴陉得名于此。
  
 
  
 根据著名 历史 学家严耕望所著《唐代交通图考》,涞源其实是个交通枢纽,五道并出,分别通向易县、保定、定州、灵丘、蔚县。由于最初记载太行八陉的郭缘生并没有明确路线,所以也难怪说法多。
  
 因此连专家都确定不了的问题,我们也完全没必要纠结。
  
 
  
 军都陉南起南口,北经居庸关、八达岭到河北怀来,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北京的重要门户。
  
 
  
 
  
 战国时期军都陉一带属燕国,设有居庸塞。
  
 相关事件:金灭北宋,蒙古灭金等。
  
 
  
  
 
  
 地图绘制网站:发现中国(www.ageeye.cn)。
  
 本篇地图地址:https://www.ageeye.cn/map/58868/

非常道:太行八陉

8. 太行八陉大同有几陉

什邡市的避暑胜地很多,最适合的有川西的神宝沟景区、红枫岭、红峡谷。它们不仅是什邡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夏季非常凉爽的地方。三个景点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5℃,非常适合避暑!
申宝沟位于什邡市华英镇石门东村6组。神宝沟景区植被茂盛,群山环绕,溪水飞溅,清凉壮观,是避暑的天然氧吧。景区内有数十个形态各异、美险的瀑布。山前景色多变,徒步可以享受氧气和鲜花。后山适合小孩子玩。
川西红枫岭位于德阳市什邡市红白镇白果坪村,距成都98公里。植被覆盖率很高,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景区环境优美,有500亩枫叶和海景。尤其是秋天,满山红枫摇曳,层林染霜,落叶如火。这里的秋色特别耀眼。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