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济的财政制度

2024-05-14

1. 唐朝经济的财政制度

参见:租庸调制、两税法唐初户等沿袭隋朝制度,武德初,行三等户制。 武德七年(624年)四月,唐朝颁布均田令和租庸调。唐朝廷将一部分官田设为赐田(供贵族、官吏、功臣)、公廨田(供官署)、驿田(供驿站)、屯田(供军政),而剩余田地实行均田制分配于众。均田令规定政府依户籍授田,所授田地分公私两田区,是一种公私折中的制度。人口三岁或以下为黄,四岁或以上为小,十六岁或以上为中,廿一岁或以上为丁,六十岁或以上为老。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授田一顷(公田八十亩、私田二十亩),老男和残障人授田四十亩。寡妻妾授田卅亩。和尚道士每人授田卅亩,尼姑女冠则有廿亩。奴婢、妇人及耕牛不受田地。贵族、官吏和勋官则分别按其戚亲近远、品级高低、功勋大小分配适当的私田。相较隋朝,唐朝对土地的买卖宽松了许多,但仍有严格的限制。均田制不仅有助于确保朝廷财政收入和满足上层贵族官僚对地产的需求,同时它也对唐初生产力的复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唐朝课役分徭役、正役两种。正役只征收丁男,而徭役亦征中男。徭役有杂徭、色役两种。杂徭多为地方的临时补修建筑工作。色役多为各类工匠艺活。正役包括税役和兵役。税役又有按照租庸调制收纳的正税与地税和户税两种辅助税。租庸调法是与均田制配套实行的赋役制度。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根据各地的不同生产,每年交纳绢二丈,锦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要服徭役廿日,闰月加两日。如果不想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日,免调;卅日,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可超过卅日, 这种制度精神在于政府为民置产,其因其产而缴税,即没有重征累民的问题,又可以防止兼并之风,自然是一种良制,但实行这种制度,必须满足特殊条件,社会秩序须要稳定、人口不能大幅流动、户籍与田籍又须非常清楚。 户税税额根据户内丁男多寡分成九等。唐朝前半叶,户税逐年上升,高宗朝约收户税十五万余贯,至玄宗朝已高达二百多万贯。因其税收分量之重,逃税情况普遍存在。  唐从隋制,在全国各地建造义仓,每年每亩收纳地税粟(或麦、稻)二升,以备紧急。至天宝年间,户地二税已占据唐朝税收的很大部分。武周末年均田制开始形同虚设,政治渐不以往,加上突厥、契丹连年入侵,人民逃避徭役,逃亡者渐增,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形成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这种情况导致税收人口紧缺。据统计,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一千六百九十九万零三百八十六,其中纳税人口只有两百三十七万零七百九十九,户口逃匿者越多,旧有的户口名籍,则不敷使用。唐朝的财政陷入崩溃;租庸调制度便无法继续实行。为解决财政困难,刘晏开始实行赋税制度改革,采用“疾足”来回报各地经济风景,以便稳定物价,优化税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唐朝的财政制度由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两税法沿袭过去地税和户税的形式, 按田亩的多少收地税,按户等的高低抽户税,以征收实物为主,缗钱为次,且以实物价值折算得额。 另外因为简便而且公平,后代各朝持续沿用。 但是,两税法有诸如钱重物轻等弊病,只能暂时缓解唐朝的财政收入,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官僚、地主、大商人仍利用特权手段减税、免税、逃税。 唐后期随着物价上升,两税制度对平民的剥削愈来愈严重。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拮据的局面,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政府设立盐铁使管理各地的专卖情况。结果导致物价飞腾,民怨四起,民间贩卖私盐者不在少数。而盐铁专卖制度也是黄巢之乱的直接原因之一。

唐朝经济的财政制度

2. 唐代中后期政府的理财措施

均田变成庄田,租庸调法变成两税法
两税法
七八○年(建中元年),唐德宗行两税法。要点是:(一)量出制入。(二)不分主客户都按现在居住地立户籍;不分丁男中男,都按贫富定等级。(三)商贾在所在州县纳税三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四)定居的人,分夏、秋两次纳税,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五)两税都按钱计算。(六)田税以唐代宗大历十四年(七七九年)的垦田数为依据。(七)保留丁额。(八)租庸调及其他一切科目全部废除。(九)最后加上一条欺骗民众的老手法,叫做“敢在两税外加敛一文钱,以枉法论”。

3.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做了哪些措施呢?

唐朝宰相刘宴为了能够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提升,做出了非常多的改革措施。他第1个做的措施就是改革了当时的税负制度,让百姓的生活压力大大降低,从而减轻社会矛盾。也就是因为唐朝实行的这种政策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从而让唐朝君主的封建统治更加稳固。要知道在经过安史之乱之后,阶级矛盾更加严重。唐太宗时期虽然税赋制度比较轻,但是百姓们却要承担徭役制度。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期,百姓的税赋负担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当时百姓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承受了政府双重剥削。也就是因为这些制度,让当时有不少百姓纷纷选择起义。在安史之乱之后整个唐朝政府财政严重缺乏,经常是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那些唐朝统治者为了能够让自己手中拥有一些钱财只能选择不停的压迫百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时宰相刘宴想要对现有的财政制度进行改革,减轻百姓的负担,从而让唐朝君主能够更好的统治天下。于是他首先对当时政府实行的税赋制度进行改革,让整个负担平衡化处理,从而让百姓面对的生活压力大大减小。只有百姓面对的生活压力减小了之后,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平稳发展,从而也会更加信任唐朝政府。
除此之外,他还主张恢复漕运。让整个唐朝的交通条件变得越发好了起来。当时他对唐朝君主说,只有国家实行比较稳定的货币政策之后才能让整个社会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唐朝君主听后觉得有道理,所以就采用了他的方法经过当时唐朝的这一系列经济改革,唐朝的经济总算得到了恢复。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做了哪些措施呢?

4. 唐中期财经改革的内容?

中唐时期的财政经济改革, 广开财源, 加强了 对财经工作的管理, 形成了 一套行之有效的财经纪律和制度, 对惩治贪赃枉法和偷税漏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为中唐以后的政治稳定和发展提供了经济保证。 但是, 唐代中后期政治的腐败, 则使财政经济改革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历史证明, 任何财政经济改革都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作保证, 政治腐败是永远解决不了财政经济危机的。关键词 唐朝 财政 经济改革  唐朝自 公元 775 年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 即由盛唐进入了 中唐, 战争频繁, 藩镇割据, 各自为政, 盛唐的财经政策和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于是, 一批财政经济改革家便应运而生, 对财政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惩治腐败, 广开财源, 加强财经管理工作的制约监督机制, 保证财经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提高了 财政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使唐王朝能在 “安史之乱”后, 地方割据连绵不断, 割据势力几次危及政权的情况下苟延残喘了 150 多年。 然而, 对这些财政经济改革, 史学界评价褒贬不一。 本文试图比较历史地客观地评述一下中唐财政经济改革的作用。一 开拓了财源, 增加了财政收入, 为唐王朝政治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唐中期的财政经济改革, 首先就是赋税政策的变革。 唐初, 赋税政策是租、 庸、 调制,“有田则有租, 有身 则有庸, 有户 则有调”①。自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 户籍制度遭到破坏,人民大量流亡变为客户, 各地官吏随意征收赋税, 自立名目,“民富者多丁, 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 而贫者丁多, 无所伏匿, 故上户优为下户劳。 吏因缘蚕食, 旬输月送, 不胜困弊, 率皆逃徙为浮户, 其土著百无四五”②。 这就减少了 国家的财政税收, 需要对原来的租庸调制进行改革, 避免官吏、 地主利用浮户偷税、漏税, 开拓新的财源。 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 年) 颁布新税法, 按户等纳税, 官吏按品纳税, 工商业者、 寄庄户、 寄住户、 浮户、 客户一律纳税③。 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 推行杨炎创立的两税法, 据 《资治通鉴》卷 226 载其法为: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 量出以制入。 户无主、 客, 以见居为簿; 人无丁、 中, 以贫富为差; 为行商者, 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 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居人之税, 夏秋两征之。

5. 唐中期财经改革的内容

刘晏主要是利用商品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他熟悉商情,在他看来,到处有增加收入的门路:“自言如见钱流地上”(《刘晏传》)。刘晏认为“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食货志四》)。盐是人们的急需之物,因此,税于盐价,使盐利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项目。这一理财特点,被史家赞为“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刘晏传赞》)。刘晏的经济思想接近于西汉的桑弘羊,他的理财办法比桑弘羊有新的创造,但所涉及范围则要狭小得多。
  理财以养民为先,刘晏把赋税的增加建立在户口增加的基础上。他认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他的增加赋税收入的办法,不是单纯依靠增税,而是通过实行有利于人民休息的政策,以促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使税源得以扩大。刘晏改革转运制度,采取雇佣劳动的办法,就是一项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的措施。
  在赈济贫民问题上,刘晏有独特的主张,他不赞成进行无偿的赈给。他认为“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赈给”(《新唐书·刘晏传》)。因此在发生灾荒时,他除了及时进行减免赋税和必要的贷放外,主要是利用常平法,在灾区出卖粮食,收购其它杂货,运往别处出卖或留给官府自用。他认为这样做既不会造成国用的不足,又能使“下户力农”得到实际好处。

唐中期财经改革的内容

6. 唐代前期后期财政体制的转变

[得意]在中国古代财政史上,唐代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唐代前期实行的“统收统支”体制,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法制规范相当齐备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后期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地方财政收支挂钩,成为真正意义的一级财政主体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前后期实行的不同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拟略论唐代前期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基本内涵,以及该体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摘要】
唐代前期后期财政体制的转变【提问】
[得意]在中国古代财政史上,唐代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唐代前期实行的“统收统支”体制,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法制规范相当齐备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后期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地方财政收支挂钩,成为真正意义的一级财政主体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唐代前后期实行的不同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拟略论唐代前期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基本内涵,以及该体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回答】
唐朝前期“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利大于弊。唐朝前期经过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到开元之治,律、令、格、式等各类法制建设取得空前进展,各级政府机构运转比较顺畅有效,吏治长期比较清明,农业经济从隋末唐初的凋敝逐渐发展至天宝年间的空前繁荣,社会秩序从隋末唐初的动乱趋向长期比较安定。唐朝前期国家治理取得的这些显著成效,与建立“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并且长期有效地运行是分不开的。【回答】
唐朝后期财政政策体质:1、主动利用商品经济的规律指导经济工作。这绝非有意拔高。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刘晏以前的封建统治者和经济改革家,包括汉代著名的桑弘羊,基本上是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动利用商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特别是借助民间的商品经济力量发展生产,刘晏是第一人。刘晏形成这种思想,也不是偶然的,主要来自他几十年做地方官期间对唐朝经济状况的深入的调查了解,和他对历代经济改革、理财工作的研究。从中也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回答】
2、富国而不敛民的指导思想。刘晏在经济改革中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他懂得财政收入的根本前提在于发展生产、安定人民生活,而反对单纯聚敛,他所做的只是在民众能容忍的范围内为国家谋取大利。史称,刘晏“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他自己也说“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这个意思就是要休养生息,给人民一个安定生产、生活条件,让农家能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这是把财政建立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的一种合理的思想,有别于单纯财政观点。他从农村增加税收,不是靠加重农民的负担,而是靠增加农村户口废品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而取得。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他举办常平,调剂民食,稳定粮价,既防止谷贱伤农,又防止谷贵伤民。也正是在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上,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安定农民的生活,保护农业生产,培养税源。财政、商业政策已被他作为扶植生产发展的积极手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减轻农民负担。这和传统的轻徭薄赋相比,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步。这一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回答】

7. 唐朝对经济体制进行哪些系统的改革?

唐朝实行了更为合理的均田制、租庸调制。以“租”而论,西汉为“三十税一”,唐朝则降为“四十税一”,汉制更役一年一个月,唐朝的“庸”不过二十天,府兵制下农民甚至不须卫戍京师,兵役负担更轻,唐朝还规定“庸、调”皆可视收成好坏予以减免。所以唐之租庸调制更体现了中央政府轻徭薄赋的理念。结果,农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正如杜甫《忆昔》诗所描绘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些做法更加体现了中央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经济的理念。“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时代全国连年丰收,农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无疑发展了唐帝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保证封建国家的统一富强和长期稳定,为从事边疆经营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

唐朝对经济体制进行哪些系统的改革?

8. 唐王朝在可增加财政收入有怎样的做法?

唐王朝为增加财政收入,垄断食盐贸易,严禁私人贩运,违者治罪,对武装反抗的私盐贩处以死刑。但由于盐价过高,私运有利,实际上武装贩盐的商人大有人在,他们具有同官军进行武装斗争的经验。唐朝后期盐价逐渐提高达几十倍,广大群众困于高估,有的只好"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