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2024-05-15

1.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何谓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三重境界其实质就是人们认识(知)客观世界的三个阶段,三个层次,属于哲学范畴,对于学习过哲学的朋友来说,理解起来易如反掌。
1、第一阶段就是看山是山的阶段,也是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知是具体的,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馒头是馒头,看米饭是米饭,看张三是张三的阶段,这个时候,看问题是孤立的,尝不具备联系的观点。

2、第二阶段是看山不是山的阶段,也是中级阶段,是第二个境界。此阶段看事物不再是单纯孤立地看,而是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看问题的空间也增大了,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多角度多层面。
比如红军长征时,困难和敌人不再是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像雪山、草地、大渡河、金沙江都是困难、都是红军的敌人,只有战胜困难,才能取得胜利,只有战胜敌人,才能保住自己。这时,雪山不再是雪山,雪山和大渡河以及恶劣的气候都变成了红军的敌人。
比如张三、李四都是人,但是二人表现不一样,张三有可能被称之为好人,李四是坏人。再比如,有的人吃不上馒头米饭,馒头不再是馒头的问题,是我们还有一部分人还没有解决温饱和小康问题。
3、第三阶段是看山还是山的阶段,是第三个层次,是最高境界。这个阶段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探寻事物规律的阶段。不管是以雄而著名的泰山,还是以险而著名的华山,还是以高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从本质上依然都是山,都是大自然造山运动的结果,都具备山的特征。犹如张三李四一样,虽然分为坏人和好人,但本质还都是人。
认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目的是指导实践、指导工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彻底脱贫年,贫困地区其实质就是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信息不通,贫困地区脱贫就要解决四不通的问题。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解决吃饭、住房问题,就是要让贫困人口顿顿有馒头吃,天天有米饭吃。从第三个境界来说,干工作就要解决根本问题。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2. 看山是山的三种境界

看山是山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因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千年。进入这个阶段,热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3. 看山是山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1、看山是山
一个人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内心是纯洁无暇的,对待任何接触的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别人告诉你,眼前静止的叫做山,你就认识了山;远处流动的叫做水,你就认识了水。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随着你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也渐多,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便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大多数人都只达到了第二境界,就迎来了人生的终点。倾尽其一生的时间,忙忙碌碌一辈子,最后发现都没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只得抱憾终身。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原是指在佛家参禅中对禅的理解与顿悟,现在多指的是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事物的看法、理解不同。

扩展资料:

到达第三个境界时,你就要专心致力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外界和旁人所干扰,无求无欲,与世无争,面对世间俗事,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何必苦苦纠缠,浪费大把光阴,与其这样,不如豁达和坦然面对。人活的是一种心态,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看山是山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4. 看山不是山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看山不是山的三种境界是:少年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认识的主体是人,是跟着心走的。认识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实践决定认识。也就是说,人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刻化的。

人生: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何必苦苦纠缠,浪费大把光阴,与其这样,不如豁达和坦然面对。人活的是一种心态,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人生,无非是笑笑别人,再让别人笑笑而已。看尽人生百态,尝遍世间冷暖,方能活得潇洒自如。

5. 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一步一步来看。
  
 
  
 第一重:
  
 
  
 看山是山
  
 
  
 山本来是山,一个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相,这点你能确认吧?你来问问一个没有读过书,就说小孩子吧,指着一座山:小朋友呀,那是什么呀?小朋友说:那是山呀。
  
 
  
 很朴实,真实的回答,当然我这里不是代表所有的小朋友都会这么回答。
  
 
  
 这里呀,是在让大家,让我们自己明白一点:看山是山,是我们很本来,很原始,很真实的看法,比如小孩,小孩子开始是纯真的,天真的,有一说一的。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
  
 
  
 这时候我们长大了,你也长大了,我们在走到一个路上,看同样那一座山:哎呀!妈呀,这是山,哎呀妈呀,这山很深沉,这山很美,这山上有许多可以看,可以吃,可以玩的东西,我喜欢她,我爱她/我不喜欢,/我不想看到她/看到她就烦/嗨呀,我看淡了,无所谓她了……
  
 
  
 大家可以看到,此时我们看山,不只是看到了山,对吧?这点可以确认吗?看山的同时,也看到了许多其他的,比如:看到山给我们的感觉,看到了我因为山而升起的情感,这点大家可以,你可以确认吗?
  
 
  
 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的性质,因为你想看透她呀,想得到什么呀。
  
 
  
 我们继续来看第三重,这重有些关键,看到者,会看懂我下面的文字所说的。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
  
 
  
 此时,您呀,老了,(其实不一定老了)是您呀,经历了前面的两重,而突破到这一重。正如我所说的,您突破了前两重,这一重,您看山。
  
 
  
 此时,您只身一人来到小时候和年壮时老去瞧看的那座山,你觉得不知道山的哪一点那么好看,从小到大,好像永远看不完的。
  
 
  
 
  
 
  
 此时,注意,您呀,突然间,顿悟了!
  
 
  
 “我的天,我现在在看山,看到了山的表面的相,有许多的树木,高空还有鸟,山上明显还有羊群在叫,还有摩托车的声音……,我现在看山,除了看到这些,我还看到了我对自己因山的一切而生起的想法,一个个被我取舍,而我还看到了因为生起的想法而引起自己内心的波动,就是情绪,有动有静,或喜或忧或非喜非忧,人生的经历,五味杂陈,都有,此时我再看一看虚空!我一下子楞了一下!我的天,这山,这山的一切有形相,这山有形相而引起我内心的无形相,——此时为我之外和我之内的一切,包括了:我的喜怒哀乐,,,哇哇哇,和这个虚空有什么不同呢?而我没有明白升起了疑虑,再观疑虑,这疑虑和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都是我自己去定义的,观到的都是我的定义,有形上:这是山,这是羊,这是树,那是鸟,无形上:这是不好的念头,那是好的念头,那是不知道的念头 (情绪)无形上:这是因我认为好的念头而升起的感觉,那是因我认为不好的感觉,那是……无形上:我怎么不明白自己会去分别呢?(疑虑),边观边接纳,直到最后你会观到,这一切都是空,山也是空,性质为空,此时恭喜您,见性。此时,您内心明了:观山还是山。明朗起来。
  
 
  
 我的朋友,您听明白了吗?也许我说的不够明白,对大家还有一些保留心态,但是呢,我又知道,这不是一下子可以明白,而明白又是一下子的事。(关键词:头脑观念,定义,空性,性质相同,)
  
 
  
 此时,您是不是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子了呀 🤭🤭  (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有时间会看看哦,)
  
 看完的同学记得点个赞,让更多的小伙伴们看看哦[微笑][微笑]
  
 (领取福利再走吧[捂嘴][捂嘴])

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6. 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你是哪一种?


7. 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 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 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

8. “看山不是山”是种认知境界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三重境界,相信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这样的三重境界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关于学习的境界,但是它真正的来历是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师说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它的适用范围要广的多。更具体点的说是一种认识境界。
  
 学习是人生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把这样的区分扩大到更广的一些范围。会有什么样的情况?你的世界还是你的世界么?
  
 多数人有自我认识以来第一眼看到的地方是家,看到的人是家人。对这个地方这些人的定义也就成了自己的第一印象。但是当后来慢慢长大,出去开辟出自己的天地,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对这些本来早就再熟悉不过的人和物有着一种莫名的疏离或者是代沟。人们给出了各种很有道理的理由来解释这样的情况。可是我的一点不全面的见解是,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对同一件事物有了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能原来一直觉得家就是家,家人就是家人,父母兄弟姐妹就是父母兄弟姐妹。然而突然有一天,意识到他们其实并不是只有这些角色,也并不是只有和自己相处的部分。在认识他们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话,突然有一天意识到这些,感到莫名惊诧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个时候,也许会有很多不同的的际遇,有诸多不同的个人思想慢慢建立。可能会觉得家不过就是个房子,甚至会发现家里人其实没什么不可或缺。然而总体上还是要回归到,人活着这辈子图啥呢。图的还是曾经觉得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家,那个没有觉得多重要的家人。而只有在这些里才真正找到自己。
  
 这正是第一印象到开启全面了解再到后来真正明确自我所需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善的认知的过程。同样的认知过程几乎适用于对任何一件事,任何一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