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的现代潮商

2024-05-14

1. 潮商的现代潮商

潮商的代表人物,从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著名爱国金融家庄世平,到内地富豪翘楚黄光裕,马化腾,再到东南亚,欧洲不少国家的华人首富多为潮商,以及遍布海内外的潮州会馆、潮汕商会,都无不展示了这群低调神秘的潮商所拥有的强大经济实力及生命力。  各地潮汕商会  深圳潮汕商会  南京潮汕商会  上海潮汕商会  三亚潮汕商会  常住潮汕商会  绍兴潮汕商会  杭州潮汕商会  广州潮汕商会  义乌潮汕商会  苏州市潮汕商会  黑龙江省潮汕商会  山东省潮汕商会  海南省潮汕商会  福建省寿宁潮汕商会  石家庄市工商联潮汕商会  香港潮州商会  北京潮人商会  沈阳市潮汕商会  青岛潮汕商会  西安潮汕商会  中山市潮汕商会  珠海潮汕商会  广东潮汕商会  重庆潮汕商会

潮商的现代潮商

2. 潮商的介绍

潮商是潮汕商人的简称,也称“潮州商人”,指广东省潮汕地区(潮州、揭阳、汕头、丰顺和汕尾部分等地)的商人,是广义上的粤商之一,潮商是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业群落,潮商文化性格的海洋特质。潮州商帮形成于唐朝后期,兴盛于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他们是“东方犹太人”,四处漂泊,善于经商。潮商是继晋商、徽商之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著名商帮。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潮汕有着历史悠久的商贸经济活动,潮商的性格特征更多地通过商业活动表现出来,对外贸易的发展,造就了潮人的海洋个性,也浸染了潮商文化性格的海洋特质。方以及南方其它地区的多源文化复合体,潮商的文化性格特征是这种文化复合体的体现。

3. 潮商是怎么形成的

潮商
 潮商是中国古老商帮之一,其渊源可追溯至明代。但从海贩、甚至是海盗起家的历史,到历经300多年的商业创业之路,在快速创造财富的同时,打拼方式也从最初的家族式经营,转为现代化的股份制模式。 

这只古老的商帮被《乾隆潮州府志》称为“潮汕海寇商人集团”:“北与闽南泉州海寇商人集团呼应,盘踞南澳,走私贸易,与明庭抗拒。”一本近代版的《潮汕商人名录》就收编了许栋为代表的海盗。 

尽管与晋商、徽商的发迹相似,潮商也是靠长途贩运起家;但其海贩的特征也使其在商业人格上与前两者截然不同,其演绎的商业宗教也与内陆商帮大相径庭。让研究潮商的学者眼睛放亮的是,300多年的海上生涯,潮汕商帮走完“亦盗亦商”的邪路之后的200多年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拥有两次商业高潮。 

从历史上看,潮商未曾像晋商和徽商那样称霸中国商业,但在世界商业史上,潮商的全球性声誉,则远比晋商、徽商响亮的多。西方有一种说法: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而潮州人更有“东方犹太人”之美誉。 

潮商的代表人物,从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到内地富豪翘楚黄光裕,再到“福布斯”海外华人100强中的19位潮汕商人,每一个创业故事都演绎着“潮汕人会做生意”的现代神话。

潮商是怎么形成的

4. 潮商的形成历史

 粤东门户潮州府,海外交通在隋代已有一定基础。大业四年(608年),陈棱、张镇周经略琉球,就是以潮州为基础的。唐代潮州已发展成“岭南大郡”,是粤东最大城市。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汕地区。带来了闽南丰厚的经商文化。在唐朝,莆田已经成为福建重要的商业中心,莆田商帮始于唐,兴盛于明清,再兴于改革开放之后, 莆田丰厚的经商文化和能力促进了潮州经商文化的形成。宋朝潮州对外交往更趋频繁,《宋史》已有关于潮州“岸海介闽,舶通瓯吴及诸蕃国”的记载。而当时潮州笔架山窑是著名的陶瓷窑,其生产的瓷器曾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是当时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到了元时,据饶宗颐《潮州志·交通志》载:“元时三佛齐(今印尼巨港)已有闽粤人足迹。”在明代海禁政策条件下,广东的对外贸易,主要分为官府直接控制的贡舶贸易和私商经营的市舶贸易两种方式。贡舶贸易是明朝官方直接控制海外贸易的一种制度。它与明前期实行的海禁政策分不开,因禁止私人出海经商贸易,迫使海外各个国家不得不依仗朝贡贸易的唯一渠道。市舶贸易即是私商在广东港口或出海同外商进行的贸易。私商贸易在明初和中期被视为非法贸易。明中叶以后,随着贡舶贸易的日益衰落,“广东民多挟大舸入海,与夷市”,“有力则私通蕃船”,并已成为普遍现象。连豪门之家蹑足于此者也不乏其人。张燮《饷税考》曰:“成、弘之际,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如人阴开其窦,而人不得收其利权……至嘉靖而弊极矣”。(《东西洋考》   尽管与晋商、徽商的发迹相似,潮商也是靠长途贩运起家;但其海贩的特征也使其在商业人格上与前两者截然不同,其演绎的商业宗教也与内陆商帮大相径庭。从历史上看,潮商未曾像晋商和徽商那样称霸中国商业,但在世界商业史上,潮商的全球性声誉,则远比晋商、徽商响亮的多。 与晋商、徽商红顶商人不同,明代严厉的海禁,使依赖海上贸易的不少潮州商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再加上内部对暹罗大米的巨大需求让不少商人铤而走险,走上武装船队对抗朝廷之路。其中几股被朝廷称为“海寇”的海上大型武装势力,就有张链,吴平,林凤,林道乾这样的潮汕人。明代的谢杰在《虔台倭篹》一书中写道:“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人、漳人、宁绍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由海商之事观之,若病于海禁之过严。”

5. 潮商的历史沿革

《清稗类钞》农商类潮人经商篇载:“潮人善经商,窭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毡衾以外无长物。受雇数年,稍稍谋独立之业,再越数年,几无不作海外巨商矣。尤不可及者,为商业之冒险进行之精神。其赢而入,一遇眼光所达之点,辄悉投其资于其中,万一失败,尤足自立;一旦胜利,倍蓰其赢,而商业之挥斥乃益。”  《潮州府志》载:“潮民力耕多为上农夫,余逐海洋之利,往来乍浦苏松如履平地.…其舶艚船则远达各省,虽盗贼风波不惧也。”清著名学者蓝鼎元的《潮州海防图说》曾论及潮人的活动区域:“潮郡东南皆海也,左控闽漳,右临惠广。春夏之交,南风盛发,扬帆北上,经闽省,出烽火、流江,翱翔乎甯波、上海,然后穷尽山花岛,过黑水大洋,游奕登、莱、关东天津间,不过旬有五日耳。秋冬以后,北风劲烈,顺流南下,碣石、大鹏、香山、厓山、高、雷、琼、崖,三日可历遍也。外则占城、暹罗,一苇可杭,噶罗吧、吕宋、琉球,如在几席。东洋日本,不难扼其吭而捣其穴也。”

潮商的历史沿革

6. 潮商和温商的历史以及发展历程。

潮汕商帮 
  潮汕人以敢拼敢闯、勤劳、聪明、善于经营闻名于世,先于温州人享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美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外的潮籍商人,《清稗类钞》有一则《潮人善经商》的记述:“潮人善经商,窭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毡衾以外无长物。受雇数年,稍稍谋独立之业,再越数年,几无不作海外巨商矣。” 
  【影响】: 
  潮汕人的商业传统深厚,商业才能比较高,商业势力十分强大,在广东省内各个角落和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很多潮汕人在从事商业活动,而港澳、东南亚以至全世界的许多大商人也都是潮汕人或后裔。全国的珠宝、音像、电子配件、小商品、玩具等的贸易很大比例都为潮汕人掌控,而广东省内各地很多产品的批发和零售市场也都是潮汕人所控制。 
  【特征】: 
  不是靠与官府勾结来赚钱,而是靠善于互通有无来获得利润。不像晋商、徽商一样靠勾结官府、垄断生意来获取利润,而是靠很强的洞察力和生意头脑来实现超前的利润,特别是以海上贸易为主,不但无依靠而且风险很大。 
  货如轮转而非囤积居奇。海上贸易和互通有无的生意方式决定了不能拖延时间,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入货出货。 
  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商业信用。潮人所从事贸易多具高利润、高风险特性,促使潮商较早地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商业伙伴关系,这就需要高度的协作精神和和良好的商业信用。 
  具有很强的艰苦奋斗、向外开拓进取、抓住时机果断决策的精神。 精打细算,极善经营。 
  另外潮商还具有儒家气质,不但讲求信守道义的商业道德,而且事业有成往往不忘贡献社会。而且经商时“打分打厘”,行善时却往往一掷千金。  浙商
  浙商为中国古代四大商帮之一。浙商包括湖商和宁波商帮。18世纪,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与上海口岸的开放更是为浙江商人提供了历史舞台。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商群体对上海近代化的演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宁波帮不但在国内,在国际上也留下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有人给予宁波帮“无宁不成市”的评价。现代宁波帮更是涌现了船王包玉刚和香港董建华之父董浩云等代表。  首先,无论晋商、徽商,其本质都是官商;而浙商是“民商”。晋商与封建政府紧密相连的关系;徽商的“商而优则仕”的思想都注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与内在动力的局限性。而浙江经济从本质特征上说,是一种“民本经济”。所以,“浙商”与“晋商”,“徽商”的区别,前两者如果可以称为“官商”的话,“浙商”应该可以称为“民商”。

7. 潮商的海外文化

随着贸易与被迫移民的关系,始于宋元,至明清大量潮人拥入东南亚各国,亦积极投身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开发。越南的潮人大量地开垦荒地,种植水稻、蔬菜、菠萝、椰子、龙眼和葡萄等多种作物,并且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居民,促进当地生产技术的提高。他们还积极地经营机器碾米、纺织、化工、造纸、大米出口,以及进出口贸易等产业。在这些产业中,华人资本占60~80%,其中潮人资本占华人资本的四分之一以上。(杨群熙著《潮人在越南》)海外潮人的的联翩拥入泰国,已将一股异质商业型文化注入泰国文化系统中来。潮剧被介绍到泰国的历史据说已有300多年。它不仅已融入泰国主流社会,而且融入了其上层社会,并且登堂入室地进入了泰国的遢罗宫廷,受到王室贵族们的青睐。据说泰国的母旺感猜仓皇宫,就建有一座戏台,供王室观赏潮剧(《潮人在泰国》)在新加坡,演出潮剧的场所更多,如新加坡怡员园戏院、哲园戏院、同乐戏院和永乐戏院。(《潮人在新加坡》)这些地方已成为潮人“乡坊之音”的场所。显而易见,有亲和力的潮剧因子已渗入东南亚各国戏剧文化之中,并对当地的文化起着补阕作用。资料表明,越南华人所办的华文报纸,就多达40余家,如潮人郑武在河内开办的《中华日报》、《时代报》和《南亚日报》;潮侨张永福和闽侨陈楚楠等在新加坡创办的《图南日报》、《南洋总汇日报》和《中兴日报》等。这些报刊不仅促进了新加坡报刊业的发展,亦孕育、催生了新加坡的华文文学。如新加坡先后出现的《荒岛》、《洪荒》和《新航路》等20多种华文文学报刊,开辟了华文文学的重要园地。而潮人在新加坡直接参与从事的华文文学创作,他们所创作的小说、新诗、散文、文学评论等作品,更是直接推进了华文文学浪潮的兴起

潮商的海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