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税收收入分析

2024-05-13

1. 如何加强税收收入分析

做好税收分析工作要统筹协调好宏观与微观、全面与重点、定性与定量以及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的关系,不断拓宽分析思路,创新分析方法,促进税收分析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既要搞好宏观分析,又要搞好微观分析。宏观分析要围绕税收经济宏观特征进行,围绕税收与经济总量的关系、税收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等内容做好有关经济税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特别是有关分行业、分税种、分类型宏观税负的分析,为微观税收分析提供依据;微观分析要从企业、行业、税收资金运转各形态、各环节等角度入手,对照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宏观分析资料,把分析工作延伸到具体行业和具体企业,找出具体问题,查出具体原因,掌握了解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增减变动和企业自身行为对税收产生的影响,最终体现在以分析促管理、以管理促增收上。

  (二)既要搞好全面分析,又要搞好重点分析。作为县级国税机关,全面分析要将全县税负水平与全市、全省税负平均水平、本县税负水平与兄弟县(市、区)局税负水平以及所辖各分局之间的税负水平相比较,摸清底数,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重点分析要注意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抓住影响本县税负水平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对其经营状况、税负水平及一系列财务指标进行测算分析,消除管理“盲区”,解决重点问题,实现管理增收。

  (三)既要搞好定量分析,又要搞好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是研究经济税收的数量方面,把握数量界限,提供数量依据。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解释数量的含义,对事物的性质做出判断。一方面,经济税收的变化情况是通过数据反映的,数据是否真实,直接影响税源分析工作的成败,不真实的数据还会造成误导,这就要搞好定量分析。另一方面,要做到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必须既要注意了解税源变化的实际情况,又要注意文字表述的真实性,既要有定性说明,又要有定量作证,要以真实的事实资料证实税源变化发展趋势,这就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

  (四)要统筹协调好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的关系。在日常税收分析工作中要结合企业进货情况、产品产量、产品成本、销售情况、税收核算、利润等分析内容,综合运用基期对比分析、行业对比分析、指标逻辑关系推断分析等方法,通过同一户企业历年指标水平纵向对比和同一行业指标水平的横向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相关指标的变化原因及税源的发展趋势,存在疑点的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评估,通过税收分析发现问题,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原因,问题严重的要及时移交稽查部门立案查处,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净化纳税环境。

如何加强税收收入分析

2. 浅谈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

税收分析是指税务机关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经济税源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税收政策执行及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估和预测,为编制税收计划、完善征管措施、开展纳税评估以及实施税务稽查提供依据。税收分析对加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整个税收工作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强税收分析,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当前,税收分析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探讨如下:
一、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观念认识、知识水平等的局限,在税收分析方法和手段、分析内容和分析基础资料等方面,没有跳出就数字论数字、就分析开展分析的僵化模式,对税收分析工作存在很多误区,极大地影响到税收分析的效果和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存在单纯收入任务意识,认为只要收入完成,就一好皆好,缺乏对税收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分析重视不够,税收分析制度落实不够,平时往往只是专注于任务完成,把税收分析当作应付上级一时之需的工作,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税源变化等方面很少进行专门分析,只是偏重于企业缴足税就可以,导致组织收入工作被动,无所适从。
(二)税收分析质量不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计会部门提供的税收分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计划管理、进度分析的层面上,不能与经济有效结合,分析的指标体系不完整,运用的指标口径不规范,导致整个分析空洞,抽象,质量不高,与实际脱离,不能满足税收分析工作的需要。
(三)税收分析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税收分析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税源调查分析,需要对经济指标、经济税源发展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等进行长期积累。但是部分计会部门仍然习惯于过去简单的数据对比分析,对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经济、政策及征管因素揭示不深、不透,有的甚至根本不愿触及,不愿意从深层次上找原因,导致税收分析成为数字统计,对比的汇总资料,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四)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计会部门满足传统的报表汇总,缺乏一些既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很强的税收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数理统计知识及经济理论知识的专业分析队伍。人员素质与开展科学的税收分析工作的内在要求越来越不适应。
二、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措施
当前,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不断深入,税收分析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税务部门所关注,各级领导对税收分析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发挥税收分析的积极作用,要做到六个结合:
(一)税收分析与宏观的经济税源变化相结合。目前,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如果脱离了宏观的的经济形势,不注意加强对税收政策变化情况的研究,忽视对重点地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税收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就难以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内在原因,税收分析就不能较准确、客观反映税源的变动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对税源有连动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计会部门在分析写作时,要注重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收的影响,要对其进行总量、构成、发展趋势分析,预测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源变化的相应影响;要注重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变化对税收的影响;新税收政策措施对税收的影响等等,要做到跳出税收,分析税收,只有这样,税收分析才能反映实际情况,才能对组织收入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二)税收分析与税收计划管理相结合。通过税收分析,确保税收计划科学、合理、准确。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根据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现行税收政策以及客观税源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测算、规划与控制。通过对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掌握历史时期税收弹性和税负水平,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税收经济动态,找出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测定未来税收发展趋势,为制订合理的税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在全面把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财务信息等情况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结构状况和税源质量,从而为预测纳税人税收形势提供依据。
(三)税收分析与新综合征管软件的数据运用相结合。随着全区新综合征管软件的运行全面铺开,各项数据资料实现了自治区级集中和共享,为税收分析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计会部门要充分利用综合软件提供的平台,认真采集相关数据,认真梳理内外部各项数据,研究数据间的关系,加强对各类数据的综合运用,利用计算机对大量的经济税源和税收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分类整合、综合对比,产生及时、准确、全面的税收分析报告,真正把数据变为会说话的分析。要根据纳税人税务登记状态的变化情况的信息,对辖区内的纳税人的税收收入进行分析和预测,要着重分析企业合并、分立、破产、注销、停业和外出经营等情况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四)税收分析与税收征管相结合。税收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经济税源的分析监控,掌握真实的税源状况,判断征管的质量,进而提出有效的征管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税收分析,揭示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征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相关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微观税收分析,利用大量的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或者通过必要的征管措施,实现收入的应收尽收。
(五)税收分析与培养高素质的计会队伍相结合。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提升税收分析能力是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根本保证。建立一支既懂经济理论知识、税收业务知识,又熟悉经济税源情况变化、熟悉统计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税收分析队伍,才能保证税收分析工作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宏观经济掌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训,多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长短期培训结合等形式,加强对基层税收管理员的系统培训,同时要积极推广优秀的税收分析,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不断开拓分析思路,切实加强税收管理队伍建设。
(六)税收分析与部门协作配合相结合。税收分析是一项技术性、时效性、针对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和信息沟通。

3. 浅谈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

税收分析是指税务机关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经济税源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税收政策执行及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估和预测,为编制税收计划、完善征管措施、开展纳税评估以及实施税务稽查提供依据。税收分析对加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整个税收工作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强税收分析,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当前,税收分析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探讨如下:
一、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观念认识、知识水平等的局限,在税收分析方法和手段、分析内容和分析基础资料等方面,没有跳出就数字论数字、就分析开展分析的僵化模式,对税收分析工作存在很多误区,极大地影响到税收分析的效果和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存在单纯收入任务意识,认为只要收入完成,就一好皆好,缺乏对税收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分析重视不够,税收分析制度落实不够,平时往往只是专注于任务完成,把税收分析当作应付上级一时之需的工作,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税源变化等方面很少进行专门分析,只是偏重于企业缴足税就可以,导致组织收入工作被动,无所适从。
(二)税收分析质量不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计会部门提供的税收分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计划管理、进度分析的层面上,不能与经济有效结合,分析的指标体系不完整,运用的指标口径不规范,导致整个分析空洞,抽象,质量不高,与实际脱离,不能满足税收分析工作的需要。
(三)税收分析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税收分析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税源调查分析,需要对经济指标、经济税源发展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等进行长期积累。但是部分计会部门仍然习惯于过去简单的数据对比分析,对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经济、政策及征管因素揭示不深、不透,有的甚至根本不愿触及,不愿意从深层次上找原因,导致税收分析成为数字统计,对比的汇总资料,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四)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计会部门满足传统的报表汇总,缺乏一些既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很强的税收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数理统计知识及经济理论知识的专业分析队伍。人员素质与开展科学的税收分析工作的内在要求越来越不适应。
二、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措施
当前,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不断深入,税收分析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税务部门所关注,各级领导对税收分析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发挥税收分析的积极作用,要做到六个结合:
(一)税收分析与宏观的经济税源变化相结合。目前,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如果脱离了宏观的的经济形势,不注意加强对税收政策变化情况的研究,忽视对重点地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税收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就难以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内在原因,税收分析就不能较准确、客观反映税源的变动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对税源有连动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计会部门在分析写作时,要注重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收的影响,要对其进行总量、构成、发展趋势分析,预测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源变化的相应影响;要注重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变化对税收的影响;新税收政策措施对税收的影响等等,要做到跳出税收,分析税收,只有这样,税收分析才能反映实际情况,才能对组织收入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二)税收分析与税收计划管理相结合。通过税收分析,确保税收计划科学、合理、准确。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根据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现行税收政策以及客观税源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测算、规划与控制。通过对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掌握历史时期税收弹性和税负水平,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税收经济动态,找出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测定未来税收发展趋势,为制订合理的税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在全面把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财务信息等情况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结构状况和税源质量,从而为预测纳税人税收形势提供依据。
(三)税收分析与新综合征管软件的数据运用相结合。随着全区新综合征管软件的运行全面铺开,各项数据资料实现了自治区级集中和共享,为税收分析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计会部门要充分利用综合软件提供的平台,认真采集相关数据,认真梳理内外部各项数据,研究数据间的关系,加强对各类数据的综合运用,利用计算机对大量的经济税源和税收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分类整合、综合对比,产生及时、准确、全面的税收分析报告,真正把数据变为会说话的分析。要根据纳税人税务登记状态的变化情况的信息,对辖区内的纳税人的税收收入进行分析和预测,要着重分析企业合并、分立、破产、注销、停业和外出经营等情况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四)税收分析与税收征管相结合。税收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经济税源的分析监控,掌握真实的税源状况,判断征管的质量,进而提出有效的征管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税收分析,揭示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征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相关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微观税收分析,利用大量的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或者通过必要的征管措施,实现收入的应收尽收。
(五)税收分析与培养高素质的计会队伍相结合。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提升税收分析能力是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根本保证。建立一支既懂经济理论知识、税收业务知识,又熟悉经济税源情况变化、熟悉统计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税收分析队伍,才能保证税收分析工作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宏观经济掌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训,多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长短期培训结合等形式,加强对基层税收管理员的系统培训,同时要积极推广优秀的税收分析,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不断开拓分析思路,切实加强税收管理队伍建设。
(六)税收分析与部门协作配合相结合。税收分析是一项技术性、时效性、针对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和信息沟通。

浅谈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

4. 收入分析怎么写


5. 浅谈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

税收分析是指税务机关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经济税源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税收政策执行及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估和预测,为编制税收计划、完善征管措施、开展纳税评估以及实施税务稽查提供依据。税收分析对加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整个税收工作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强税收分析,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当前,税收分析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探讨如下:
一、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观念认识、知识水平等的局限,在税收分析方法和手段、分析内容和分析基础资料等方面,没有跳出就数字论数字、就分析开展分析的僵化模式,对税收分析工作存在很多误区,极大地影响到税收分析的效果和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存在单纯收入任务意识,认为只要收入完成,就一好皆好,缺乏对税收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分析重视不够,税收分析制度落实不够,平时往往只是专注于任务完成,把税收分析当作应付上级一时之需的工作,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税源变化等方面很少进行专门分析,只是偏重于企业缴足税就可以,导致组织收入工作被动,无所适从。
(二)税收分析质量不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计会部门提供的税收分析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计划管理、进度分析的层面上,不能与经济有效结合,分析的指标体系不完整,运用的指标口径不规范,导致整个分析空洞,抽象,质量不高,与实际脱离,不能满足税收分析工作的需要。
(三)税收分析方法简单,内容单一。税收分析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税源调查分析,需要对经济指标、经济税源发展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等进行长期积累。但是部分计会部门仍然习惯于过去简单的数据对比分析,对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经济、政策及征管因素揭示不深、不透,有的甚至根本不愿触及,不愿意从深层次上找原因,导致税收分析成为数字统计,对比的汇总资料,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四)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计会部门满足传统的报表汇总,缺乏一些既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很强的税收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数理统计知识及经济理论知识的专业分析队伍。人员素质与开展科学的税收分析工作的内在要求越来越不适应。
二、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工作的主要措施
当前,随着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不断深入,税收分析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税务部门所关注,各级领导对税收分析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发挥税收分析的积极作用,要做到六个结合:
(一)税收分析与宏观的经济税源变化相结合。目前,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动的因素日趋复杂,如果脱离了宏观的的经济形势,不注意加强对税收政策变化情况的研究,忽视对重点地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税收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就难以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内在原因,税收分析就不能较准确、客观反映税源的变动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对税源有连动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计会部门在分析写作时,要注重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收的影响,要对其进行总量、构成、发展趋势分析,预测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源变化的相应影响;要注重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变化对税收的影响;新税收政策措施对税收的影响等等,要做到跳出税收,分析税收,只有这样,税收分析才能反映实际情况,才能对组织收入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二)税收分析与税收计划管理相结合。通过税收分析,确保税收计划科学、合理、准确。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根据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现行税收政策以及客观税源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测算、规划与控制。通过对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掌握历史时期税收弹性和税负水平,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税收经济动态,找出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测定未来税收发展趋势,为制订合理的税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在全面把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财务信息等情况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结构状况和税源质量,从而为预测纳税人税收形势提供依据。
(三)税收分析与新综合征管软件的数据运用相结合。随着全区新综合征管软件的运行全面铺开,各项数据资料实现了自治区级集中和共享,为税收分析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计会部门要充分利用综合软件提供的平台,认真采集相关数据,认真梳理内外部各项数据,研究数据间的关系,加强对各类数据的综合运用,利用计算机对大量的经济税源和税收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分类整合、综合对比,产生及时、准确、全面的税收分析报告,真正把数据变为会说话的分析。要根据纳税人税务登记状态的变化情况的信息,对辖区内的纳税人的税收收入进行分析和预测,要着重分析企业合并、分立、破产、注销、停业和外出经营等情况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四)税收分析与税收征管相结合。税收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经济税源的分析监控,掌握真实的税源状况,判断征管的质量,进而提出有效的征管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税收分析,揭示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征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相关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微观税收分析,利用大量的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或者通过必要的征管措施,实现收入的应收尽收。
(五)税收分析与培养高素质的计会队伍相结合。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提升税收分析能力是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根本保证。建立一支既懂经济理论知识、税收业务知识,又熟悉经济税源情况变化、熟悉统计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税收分析队伍,才能保证税收分析工作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宏观经济掌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训,多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长短期培训结合等形式,加强对基层税收管理员的系统培训,同时要积极推广优秀的税收分析,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不断开拓分析思路,切实加强税收管理队伍建设。
(六)税收分析与部门协作配合相结合。税收分析是一项技术性、时效性、针对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和信息沟通。工作中,要打破计会部门单一的报表汇总、分析写作,要逐步建立上下级计会部门之间、本部门计会、征管、税政、稽查等部门协调配合,明确职责,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机制,确保分析质量的提高。

浅谈如何做好税收分析工作

6. 税收分析的介绍

税收分析是指税务机关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经济税源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税收政策执行及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评估和预测,找出引起税收增减变化的原因,揭示影响税收收入进度的因素,预测税收发展的趋势,为编制税收计划、完善征管措施、开展纳税评估以及实施税务稽查提供依据。税收分析工作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是保障税收职能实现,提升征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环节。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手段,税收分析在收入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助手作用。随着地税组织机构扁平化、税收管理科学化、税收征管工作精细化的不断深入,对税收分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