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经费的法律管理

2024-05-14

1. 什么是教育经费的法律管理

为了加强对普通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严肃财经纪律,提
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财经方针
政策和法规,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使用教育经费。 

  第三条 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安排教育经费预算,应根据地方财力,
逐步实行定额加专项的办法,以保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
在安排所属单位和学校预算时,须认真执行勤俭办学的方针,实行“经费
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自求平衡”的原则,学校有权统筹安排使用
教育经费。 

  第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定编、定员管理。要压缩非教
学人员的比例,教学人员的增加要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对超编人员
和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要抓紧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安排。
要进一步整顿中小学民办教师队伍,今后各地不再增加新民办教师,擅自
吸收的必须限期清退,逾期不退的,追究领导者责任,财政部门不予列支
。 

  第五条 各地用于教育事业的专项补助费,财政部门应会同教育部门
安排下达,做到专款专用。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对专项补助费的使用,
加强监督和检查,逐步建立和健全资金使用责任制和追踪反馈制度。由于
受时间或其他条件限制,当年未用完的部分,需报经财政部门同意后作结
转处理,不得虚列支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串项使用时,须经教育行政部
门商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什么是教育经费的法律管理

2. 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管用吗?

  关于花钱也无济于事这一
点倒是有一些非常惊人的证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就一直坚持认为,拨给学校的教育经费的数额与其效果并不�在密切的联系。通常采用多元回归
分析的研究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研究人员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引入了大量变量,然后确定究竟是哪个变量在起作用。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要确定如果不考虑其他因
素,投入的教育经费的数额是否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何种影响。研究结果大致是这样:如果钱是花在东北部的学校上,这些学校的学生主要是较富裕的白人家庭的孩
  很明显,只向学校投入一定数额的?育经费本身并不会对教育产生任何影响。法官们有时要求社区向家境贫寒的孩子和家境富裕的孩子就读的不同学校划拨同样
型的例子发生在堪萨斯城。司法要求大幅增加学校的经费。学校用这些钱兴建了奥运会规模的游泳池,最先进的科学实验室,并发给每名学生一台电脑。结果是:学
习成绩没有丝毫的进步。钱本身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尤其是当经费的管理人能力不足或出现贪污行为的时候(就像某?大城市里发生的那样),增加教育经费就
更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另外,在发达国家中,每名学生教育支出的多少与学生们参加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测试的得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这也证明了钱本身
并不能提高学习成绩。一些得分很高的国家人均教育支出还不到中位数,一些人均教育支出超过了中位数的国家得分却较低。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钱一点作用也没有。在后面的章节里你会发现能够证明通过增加穷人和少数族裔人的教育经费来改善教育质量的蛛丝马迹。

3. 职工教育经费如何使用?

职工教育经费如何列支  
 1 可以列支。
 
 2 提取时:借:管理费用—— 职工教育经费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
 
 结转时:借: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怎么提取  
 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现在都不用预提了,据实列支,只要分别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和2.5%就行了。 而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上缴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比例是多少  
 会计制度的要求是1,5%
 
 企业所得税的要求是2.5%
  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分录  
 按你们的工资标准,先提职工教育经费。或者,直接按发生额做账务处理。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怎样扣除  
 问:2007年度末,公司应付职工教育经费的账面余额为5万元(该金额为2007年度计提且未实际使用,在2007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已作了纳税调整并补缴了税款);2008年度,公司计提了15万元的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开支职工教育经费6万元,到2008年度末,公司应付职工教育经费的账面余额为14万元,请问: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时,该如何作纳税调整(2008年度的工资薪金总额为622万元)?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五条关于以前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规定,对于在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企业不再计提职工教育经费,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对2008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因此,贵公司2008年应先使用以前年度已提未用的职工教育经费5万元,另本年实际发生的1万元职工教育经费因未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另已计提未实际使用的14万元应做纳税调增处理。
 
 新企业所得税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汇总)
 
 新会计制度与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薪支出与应付职工薪酬配比
  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怎么做账  
 借:管理费用-教育经费 贷:现金
 
 如果平时有计提,则直接计入 借:其它应付款-教育经费 贷:现金
  学历教育能否由职工教育经费列支?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1、上岗和转岗培训;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该文件同时规定,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因此上述支出不同于规定范围内的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对此不应混淆。财建[2006]317号同时规定,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列支与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的规定。另据财税[2006]88号文件规定,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福利费?  
 企业所得税法有明确规定
 
 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如果没有培训费,也可以。但是最好让它有,否则你就会放弃权利,从而导致多缴纳所得税。
 
 这些东西只是“费用”,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多发生,也可以少发生。只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在一定比例内,可以抵扣一部分。
 
 别听楼上的sha比
  职工教育经费问题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职工教育经费是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单位职工不但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集体福利的权利,还有接受岗位培训、后续教育的权利,为此需要一定的教育经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也是单位的一项流动负债。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进行核算。

职工教育经费如何使用?

4.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与使用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建 〔2006〕317号)规定:“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一、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具体列支范围包括:1.上岗和转岗培训;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二、经单位批准或按国家和省、市规定必须到本单位之外接受培训的职工,与培训有关的费用由职工所在单位按规定承担。三、经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所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四、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五、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六、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七、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支出。”

5. 如何提高教育经济的经费使用效率

新机制以其清晰的思路,在短短一年内取得了广泛的共识。这一思路是: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长效保障新机制。具体说,新机制突出了如下三个要点:1.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经费主要由公共财政负担,这是保障公平就学机会的基本手段。针对教育经费总量不足的现实,我国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在公共财政中的优先地位,切实发挥了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和保障系统,通过合理地划分财权与事权,从体制设计上保证财政资金的投入,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对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在穷国大教育的背景下提升公共财政资金效率和良好社会效益的重要战略举措。在这次改革中,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具体项目包括:(1)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3)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4)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据测算,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十一五”期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其中中央新增1254亿元,地方新增928亿元。这些资金的注入,将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长期有效的保障,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2.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在数年前我国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在投入方面不对称的财权和事权,导致了教育经费分担与投入保障机制的不合理,长期以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整体发展迟缓的体制性根源。尤其在税费改革之后,财政收入重心上移,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大约50%左右,比重显著提高。再加上省级财政的收入,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60%,而县、乡财政收入比重一般只在15%左右,但却承担了大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义务教育投入中严重缺位,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不作为”表现。据统计,2004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拨款为132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教育补助专款约为150亿元左右,仅占全国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的11.31%。这种政府间财力与义务教育事业责任的不对称,使脆弱的县级财政负担沉重,许多县的财政因此成为“吃饭财政”、“赤字财政”,义务教育投入欠账十分严重,最终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十分迟缓。如果不改革现行的行政、财政体制,尽快建立起相对均衡化的一般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那么经济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将不断持续下去,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与县乡财政的困难最终将断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为此,这次改革从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入手,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资金的总体安排上,体现了“中央拿大头”的原则。对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资金,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中,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分担比例,中西部地区为5:5,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给予适当奖励。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的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这一机制初步达到了财权与事权的相对契合,同时也使公共财政恢复了它为义务教育等公共事业服务的本来功能。3.实行了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中,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走出了一个重心逐步上移的发展轨迹,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逐渐得到加强。传统上,乡镇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教育管理主体由乡镇政府上移到县级政府,经费来源从以农民为主转向以财政为主,主要由地方财政在中央核定的财力范围内自主安排经费。2005年全面废除农业税后,县级财政收支及义务教育收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义务教育支出占县级财政支出的大头,挤占了对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工业经济、支农等方面的投资,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特别是“农业五税”被取消之后,农村义务教育筹资渠道狭窄单一,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日益暴露其弊端。2006年国务院确定实施新机制以后,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由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省以下各级政府应承担的经费,制定地方各级政府的具体分担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中央和地方各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落实到位。同时,推行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资金支付管理等制度,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财务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3新气象: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转折编辑新机制实施以来,不仅有效减轻了千百万农民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济负担,而且引发了教育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期。表现在:1.新机制高扬教育公平旗帜,保障了农村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总体偏低,许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主要来自于向学生收取的学杂费,农民负担十分沉重,上不起学成为辍学率长期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新机制从免除学杂费入手,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城乡差距,体现了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这既是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据统计,2006年西部地区春季学期落实免杂费资金近40亿元,惠及488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另据测算,在西部地区,仅免学杂费这一项,平均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如果是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小学生平均减负210元,初中生减负320元;而既享受免费教科书,又享受生活费补助的贫困寄宿生,小学生平均减负510元,初中生减负620元。新机制有效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矛盾,因贫辍学的问题从制度上得到了有效缓解。据统计,实施新机制头一年,西部地区就约有20万名辍学的孩子重新返回校园,多年来一直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控辍”难题终于有了破解的答案。2.新机制强化了政府职责,完善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履行好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公共职能,让公共财政地覆盖广大农村,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方向,也符合新版义务教育法关于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由各级政府共同分担的要求。这一改革举措有利于增强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财政拨付的公用经费的及时到位,保障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使得治理农村学校乱收费有了制度保障。实行新机制之后,绝大部分农村学校除了代收课本费和住宿生住宿费外,其他方面都是“零收费”,农村中小学校长终于可以走出纷扰多年的经费困境,腾出的精力来抓学校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新机制增强了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统筹能力,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区域不平衡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城乡发展的差异正在逐步扩大,而且人均收入的省际差异也在呈上升趋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水平、大面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问题。在这次改革中,国家在资金安排上体现了“中央拿大头”的原则,多数省在安排本省承担的份额时也突出了“省里拿大头”的政策,提高了中央及省级政府的统筹能力。另外,国家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分地区、分步骤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按照要求,2008年将达到各省制订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这首先使同一省域内的农村中小学经费投入水平达到基本均衡;2010年达到中央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最终达到全国范围的基本均衡。这既弥补了传统上各地因杂费标准不一带来的经费省际差异,基本上做到了公用经费在区域间的均衡,又大大提高了农村学校的经费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责任不明确、总体保障水平偏低、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为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三、新举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入快车道 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紧迫,只有统筹规划、扎实推进,才能确保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真正落实到位。1.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和推进改革进程。为使这项改革扎实推进,中央及地方都加强了组织和领导工作。2006年3月,成立了高规格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务委员陈至立担任组长,教育部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财政部部长助理出任副组长,中宣部、中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监察部、人事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公室设在财政部、教育部,各有一名副部长兼任公室主任。随即,实施新机制的西部各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部试点地区也相继成立了省、市、县三级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和相应事机构,具体负责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全国各省都完善了组织领导机构,一些省级政府由“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公室主任则由教育、财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兼任,这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提供了健全的组织保障。2.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强化资金管理制度。在新机制格局中,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本省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应承担的经费,确保中央和地方各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落实到位。省以下地方政府按照中央及省级政府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按照省级政府确定的经费项目和分担比例落实分担责任,并加大对财力比较薄弱的县区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省、市和县财政部门都要开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专户,用于中央、省级、市和县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的支付管理,防止资金被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确保免收学杂费补助资金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按时直接拨入财政专户。3.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这项改革措施的核心在于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建设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细化支出内容。同时,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各项支出,防止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同时,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以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只收取课本、作业本代收费和寄宿生的住宿费,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从而杜绝“一面免费、一面收费”的现象发生。4.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机制下,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快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停止义务教育学校等级评估,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积极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5.强化监督检查制度,扩大新机制的社会影响。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政策,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各级人民政府要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的落实情况,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切实做到公开透明。要向全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党的这一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寻求的共识和理解,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如何提高教育经济的经费使用效率

6. 如何做好学校经费预算管理

   对公用经费的预算不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更是学校后勤管理的大事,不容忽视。公用经费使用前必须进行预算,使用中严格地按预算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把“预算”看着法律化的文献。公用经费的整个使用过程要接受学校全体师生的监督,特别是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下面是我整理的如何做好学校经费预算管理,欢迎阅读和参考。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教师的意识中预算是财务人员与财政的事,只要财务人员到财政编制预算时,不要算错了,造成老师工资发不下来就行。这已是过去的老黄历了,现在就不一样了。
    财政不仅保证了人员的“吃饭”,还保证了学校的建设与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财政称之为公用经费),而且数目还不小,过去向家长收学杂费时,每年每生200元,现增加了两倍。这些钱“用在哪里”、“怎么使用”已不再是财务人员的事了,而是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的职责。这笔经费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正常运转与今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改革成功与失败的问题。
     二、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 
    俗话说:“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这句话道出了预算的'重要性,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现代人呢。每一座学校都应该专门成立预算编制小组,校长或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每年的年初就要组织学校的财务、总务、教务和教师等人,进行周密的考虑,结合学校的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综合安排各项支出,实事求是地编制出公用经费的全年预算。
    在编排预算时,一定要谨慎、周密,思前顾后,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校财务人员先拿出往年的参考数据,并分析其合理性;各科各室的负责人拿出来年的经费申请;
    总务根据往年的数据,汇总各科各室的申请,编排全年的日常支出,保证正常的运转开支外,还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增加投入,增添设备。不能贪图方便、省事,简单地重复上一年的预算或以上一年的年终会计报表为基础,作简单的修改,使预算流于形式。最后预算须经教师会审议通过。
    对总务主任和后勤人员来说,“增添设备”的预算是一项崭新的内容,每年要添置或更换哪些设备,不仅要有经费的预算,还要计划到型号、数量以及价格,必需填写财政的政府采购预算表,年初没预算,年中财政就不批了。
    总之,中小学校编制的预算,内容要全、数据要实、科目要细,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把有限的财力合理地用在学校运转、建设、发展之上,充分发挥学校财务与后勤管理的保障作用。
     三、严格地执行预算 
    预算具有权威性与严肃性,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收支预算项目和科目执行,不可以随意地更改和调整。学校的预算也理应如此,预算方案一旦在教师会审议通过,就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的文件,它规定了学校可以怎么用钱,哪些方面可以用多少,不能像过去那样“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作为学校的后勤人员,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就该老老实实地按预算执行,不移用,也不超用,要真正做到“预算就是法”。如果遇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须经校长批准,教师会审议通过。
     四、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 
    为了确保公用经费不被截流、挪用、挤占,要加大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为此,学校应建立监督管理体制,做到预算执行情况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学校监督管理体制就是指中小学校的全体师生应共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活动与经费的使用情况。事前监督,就是对学校预算编制、审议的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目的在于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事中监督就是对学校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的经常性监督检查。事中监督是预算监督的核心环节,目的在于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挪用,也不超用。学校的财务、民主理财小组就是事中监督的执行者。
    事后监督就是对执行结果进行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总结学校预算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学校可将年度的预算、接待费、差旅费、月报表等张贴在学校的公示板上,接受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监督。
    同时,欢迎民间力量和组织参与对中小学校经费预算执行的监督,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的监督效能,确保完成预算监督的任务,同时保证预算执行到位。
    学校的所有经费都来之财政的拨款,每一分钱都来之纳税人的奉献,所有与之相关的管理者、师生、家长都应珍惜这份资源。作为学校的财务及后勤管理人员更要谨慎地编制预算,严格地执行预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7. 教育经费的经费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了教育经费投入。1980年全社会教育投资总量仅为114.15亿元,到2000年则增加到了3849亿元。“九五”期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累计达到14941亿元,比“八五”时期全国教育经费总额增长了1.48倍,平均每年增长15.4%;全国教育总经费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了连续5年增长的态势,全国教育总经费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3.22%提高到2000年的4.3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从1995年2.41%提高到2000年的2.87%;人均教育经费增长高于人均GDP增幅50个百分点。(二)教育经费投入方式逐步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明确提出了与国情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基本适应的教育指标,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经费投入的国家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中国教育经费仅由国家财政投入所带来的不足问题,中国逐步实现了由过去单纯的政府投资,向由国家、社会、外商、学校、集体与个人多元投资方向的转变,从而使得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教育经费总支出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有了明显提高。(三)教育经费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了充分了解各级教育经费的供需状况、监督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规范并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合理使用有限的学校资源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我国政府及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及法规。并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拨款机制,加强教育专项经费项目管理和学校的财务管理,均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一)教育经费投资总量不足尽管中国加大了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教育经费总规模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看,中国教育投入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从相对数来看。按照衡量教育投资规模的国际指标———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和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教育投资规模:我国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由“六五”期间的2.77%下降至“八五”期间的1.95%,而与此相对照,这一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为5.2%、低收入国家为3.6%、中低收入国家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5.2%、高收入国家为5.5%。2、从平均数来看。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大幅度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支出,但由于各类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却以更大幅度的比例增加,从而导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人均GNP的比重仅为11.28%,远低于发展中国家1992年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说发达国家超过20%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的严重性。(二)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失衡世界多数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一般呈现出宝塔型结构,即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优先满足初、中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但中国目前在初、中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将本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量投资在高等教育领域,使得中国高教投资比重偏高,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发达国家,造成教育经费错置、基础教育薄弱,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这种失衡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也与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目标极不适应,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偏低我国不仅教育经费总量不足,而且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办社会现象普遍,挤占了学校本已十分有限的教育经费开支。中国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存在着学校办社会现象,尤其是高等学校,一般都拥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高中,这种学校办社会现象,造成中国学校后勤职工占教职工的比例过大,后勤支出占了国家教育经费的很大一部分,使原本就不宽裕的教育经费更加捉襟见肘。据统计,1998年中国高校后勤职工占教职工的比例为60%左右;而日本的这一比例仅为22%。2、教育设施大量闲置,利用率低。前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号召下,各级地方政府掀起了一阵改建、扩建中小学校舍的高潮,但随着适龄入学儿童数量的减少,许多刚建好的新校舍就成了摆设,结果是浪费了本已十分有限的农村教育经费资源;高等学校也同样存在着的浪费问题,如各高校除了拥有学校图书馆外,各院系都设有自己的资料室,这种分系分层次设馆,造成大量图书重复购置,使用率很低。(四)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法规难以落实虽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如《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二十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但时至今日的2003年,实际教育投入与4%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只有不到3%。又如《教育法》提出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可是有的省份由于经济因素、主观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连续好几年都达不到要求。这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经费的筹集和使用。 (一)多管齐下增加教育经费总量在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投入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国家财政应按照《教育法》的要求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公共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都高于GNP的增长速度,占GNP的比例逐步提高。1993年与1990年相比,世界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由4.9%上升到5.1%。中国中央财政应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确保《教育法》中规定的“三个增长”,即“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二)积极拓展其它筹资渠道积极拓展其它筹资渠道。在现今中国财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要想大幅度增加对教育投入,仅仅依靠国家的财力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开拓其它筹资渠道,包括个人、集体企业单位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予以资金或实物的捐赠与赠予等。(1)鼓励学校创收。应鼓励学校在完成国家指令性教育、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办学优势,大力开办各类自主收费的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增加学校教育收入。(2)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走校企联合办学的道路。国家可以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办学投资所得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措施,来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以及个人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创办私立大学和民办高校、职校,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教育经费相对短缺的问题。(3)强化对城乡教育费附加税的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是发展基础教育、扩大地方教育经费的一种税收。为了确保城乡教育费附加足额到位,其征收必须实行直收直缴,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管、用一条龙,避免漏征、漏交和挪作他用现象,对不按期完成征收任务的应从财政中扣除,直接划入预算外资金专户。(4)发行教育彩票。考虑到当前国家教育投入财力不足而财政压力又很大的背景,再加上彩票市场在中国所具备的巨大潜力。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通过教育彩票筹集教育经费的经验,发行专门的教育彩票来筹集建立专项教育投资基金。3、调整教育负担结构,合理分担公共教育经费。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老、少、边、贫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受到当地经济和财政水平的严重制约,造成教育经费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加大实施对经济落后地区为主要对象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的力度,平衡地方教育财政开支,缩小各级教育投入水平的明显差距,保证义务教育制度的真正落实。(三)科学合理地调整教育经费分配结构1、优先发展初、中等教育。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根据国外发展教育的历史经验,加强基础教育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教育经费的分配是与该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应以发展义务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阶段)为中心,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转向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现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对教育的投入必将十分有限,国家应该将这有限的教育经费重点向义务教育倾斜,提高义务教育在总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和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从而达到普及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目的,巩固义务教育成果,进而为发展后期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前提。2、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中各学科的结构比例。学科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分工、产业结构等,集中地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种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优先发展的学科和专业,使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办学效益。(四)提高有限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1、尽快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由于在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时,必然考虑到社会承受力。所以为了顺利推进这项工作,国家可以通过先拨付一定数量的扶持基金专门用于启动高校后勤产业化工作,等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采取一系列诸如减免所得税、部分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措施,推进高校后勤逐步走向社会化,最终实现高校后勤的彻底分离。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少本已十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一是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级各类教育学校的结构和规模,减少因结构和规模不当而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二是对学校内部教学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统筹配置,改变现今按院系、按层次重复设置和购买的状况,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适当提高教师的周课时量,减少富余人员,降低师生比。

教育经费的经费问题

8. 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应放在哪里?

他认为,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问题,而不是清华、北大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计划将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遗憾的是这个目标至今没能实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这有限的教育经费该如何使用,其投入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在实际操作中,有限的教育经费实际上更多地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并重点投入到了北大、清华等名牌院校。其目的,正如张保庆副部长所言,是为了支持少数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偌大中国,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这似乎让许多国人感到汗颜。于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成了无数国人的一个梦想、一个“情结”,成了我国教育奋发图强的目标所指。可是我们似乎忘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其基础和条件是什么。纵观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几乎无不出自教育发达国家,换句话说,只有教育整体发达,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较高,才可能“支撑”起一流大学,没有发达的教育整体作支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便失去了坚实的“地基”,便犹如在空中建楼阁,在沙丘上垒宝塔,最终不过是脱离实际、违反教育规律的空想。 从这个角度看,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依赖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而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又必须依赖于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个中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基础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没有发达的基础教育作支撑,高等教育便不可能发达,基础教育整体薄弱,高等教育便不可能“高”到哪里去,离开了发达的基础教育,所谓高等教育发达将同样是空中楼阁。 而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看,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发展滞后,是影响整个基础教育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国家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其重点应该是基础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其重点应该是农村的基础教育,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而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将有限的教育经费重点投入到高等院校,投入到少数几所名牌院校。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也许很重要,但是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应该比创建一流大学更为重要。在目前整体教育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要求少数几所高校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未免显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甚至有“拔苗助长”之嫌。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却一个“情结”,更不是为了赢得一份不切实际的荣耀,而是要着眼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只有整体教育水平提高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里才会自然而然有中国高校的一席之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