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是二战让大英帝国黯然失色,而使美国创造了辉煌呢?

2024-05-13

1. 为什么说是二战让大英帝国黯然失色,而使美国创造了辉煌呢?

众所周知,整整打了6年的二战,从欧洲打到亚洲,从大西洋打到太平洋,先后卷入战争的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席卷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共伤亡军民9000多万人,损失5万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大战。最终以德、意、日战败而告结束。
然而,经过这场大战,有的国家一贫如洗,像战败的德国、日本,有的大发战争横财,一跃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像美国、苏联,有的国土险些沦丧,势力范围被占,从战前的头号世界霸主到战后沦为世界二流国家,这就是英国。

英国在二战之前殖民地遍布全球,是名符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是战后成为一流大国的美国、苏联都十分忌惮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是,经过二战德国的重创,以及美国从中整治讹诈,让大英帝国黯然失色,从此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光彩。而美国却矫矫不群,创造了辉煌,成为独一无二的大国。
战争初期,这个傲慢的大英帝国多少还是有一些轻敌的。当它与法国还幻想让德国把吞下的波兰吐出来的时候,德军就打了过来。最初英法联军还没怎么当回事,认为有英法联军在,量它德国也闹不出太大的事来。然而让英法没有预料的是,德国三下五除二就把法国巴黎拿下了,让法国处在了“亡国”状态。
同时,以世界霸主自居的英国也遭受重创,在德国突入法国腹地之后,它在比利时一线构建的防御,陷入了两面夹击的状态,为此英国人不得已来一个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数十万英国将士狼狈地逃回了本土。然而德国并没有收手,组织大量战斗机和轰炸机飞越英吉利海峡,对英国本土的重要设施进行狂轰乱炸,不仅使英国的工业一度陷入半瘫痪状态,而且让英国本土有不保之忧。

与此同时德国、意大利、日本开始对英国鞭长莫及、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动起手来,非洲的殖民地被德意联合攻占,亚洲的则被日本疯狂进攻。
这一招实在是够狠,让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随着二次世界大战快速走向崩溃,而加拿大、澳大利亚,凭此而迅速崛起,印度也实现了政权独立,后来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最终导致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变成如今的英联邦。这是后话。
这样一来,英国本想从众多殖民地筹款的计划就泡了汤。仗已经打了一年,国库开始拮据,资金流即将面临断裂。怎么办?没钱,仗就打下去了,为使英国本土不至于被德国人占领,英国开始向美国求援。
然而,美国就像一个精明的投机商人,却有自己的盘算。对于大英帝国美国忌惮已久。二战一爆发,美国从不相信德、意、日能成什么大事,也不担心徳国会最终胜利,或者苏联会扩张,它惦记的是战后大英帝国的实力。英国的求援让美国找到了消弱和讹诈英国的机会。

对于英国的求援罗斯福多少有些不信,因为世界头号大国的家底子还是很厚实的。但罗斯福还是表示,一定相助,但叫起难来。因为有《约翰逊法案》和《中立法案》,美国不能直接援助英国。如果着急,有一个快速的办法,那就是英国人卖掉持有的美国主要工业公司的股份。
1941年3月,美国国会讨论《租借法案》的关键时刻,罗斯福通知英国,必须马上把一些最重要的企业股份卖给美国人。其实,这等于逼迫英国跳楼大甩卖。此刻的世界霸主英国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服从。其中在英国被迫出售的企业中,有一家美国人最感兴趣的公司,叫“美国人造纤维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造丝企业,是英国科特奥兹纺织帝国在美国的超级赚钱机器。就这样的一个公司,美国只给了5400万美元,而后转手就在市场上卖了6200万美元。这只是美国讹诈英国资产的冰山一角。

美国把《租借法案》用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倒卖英国在西半球军事基地,还是以“驱逐舰换军事基地”,美国还是向英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了飞机坦克军舰,以及生活必需品。正是因为这样,英国才顶住了德国的进攻,没有被德国没打垮。
其实,美国的目标就是要肢解英国,从对欠债国家的不同做法上就可见一斑。对像意大利、德国这样的轴心国美国都有较大减免和投资,而只对英国格外苛刻,格外吝啬,因为美国就是要弄垮英国。这让二战后原本没有多少殖民地的美国,为了打开全球市场,同时也掀起了殖民地独立浪潮,让英国终成孤家寡人,再也找不回昔日傲慢,彻底臣服在美国的脚下。所以有人说,二战让大英帝国黯然失色,使美国矫矫不群,创造辉煌到至今!

为什么说是二战让大英帝国黯然失色,而使美国创造了辉煌呢?

2. 美国独立与大英帝国衰落

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都属于英联邦.国家元首都是英国女王  英联邦 (The Commonwealth) 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慑于日益高涨的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调整了同原英帝国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1926年“英帝国会议”的帝国内部关系委员会提出,英国和已经由殖民地成为自治共和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是“自由结合的英联邦的成员”,“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唯有依靠对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统一在一起.  加拿大是一个民主国家,政体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元首是英国女王。政府的每—个行动都是以女王的名义执行的,但权力却是来自于加拿大的人民。  1867年,“联邦之父”们在起草宪法时,将行政权归于女王,并且根据英国宪法的原则管理国家。这意味着所建立的是一个责任政府,它的内阁必须向众议院负责,众议院则必须向人民负责。 当女王不在加拿大时,她的权力由总督(Governor General)代理行使。现在的总督无一例外都是加拿大人。在一般情况下,加拿大总理提议的人选均被女王任命为总督,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由内阁提议总督人选。  澳大利亚联邦是一個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女王就是国家元首,总督是女王的代表。但是事实上君主是象征性的。行政权力由一個选举产生的內阁控制,总理是內阁的領导人。总理一般还是众议院多数党領袖。  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之一,采用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  新西兰是一个民主议会制国家,为国际学生、新移民和旅游者提供安全的政治环境。英国女王也是新西兰国家元首,她目前由总督代为行使权利。政府每三年举行一次选举。年满18岁的新西兰公民或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居民都具有合法的选举和被选举权。全国目前有国家党、工党两个主要党派。  纽芬兰是加拿大海域最早被发现、最早被占领的地方,(19)虽然在1713年乌得勒支条约中被划归英国,(20)但英法以及英美关于纽芬兰捕鱼业的争执纠纷在整个19世纪中一直未停。纽芬兰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在经济上对英国十分重要,尤其对于英国船只运输业和捕鱼业的重要性更为显著。17世纪“不列颠贸易委员会”甚至曾一度认为,在财富和安全上,纽芬兰的重要性大于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的总和。(21)为了保持对纽芬兰渔业的绝对垄断地位,从17世纪30年代起,英国曾采取各种措施,设法阻止向那里移民。1775年“帕利塞法案”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了这些规定。凡从英国港口出航,并由英国人驾驶的英国船只,在去纽芬兰捕鱼时,都可得到国家财政补贴。没有英国政府正式批准,所有船只不得载运旅客。为了防止船员在纽芬兰上岸定居,在从英国出航前,船员必须预交返航抵押金。1775年英国议会还制定一个“限制法案”,禁止美国新英格兰参与纽芬兰渔业贸易。这个法案类似1774年制定的“魁北克法案”。后者是为了阻止十三殖民地居民向阿巴拉契亚山以西扩展,而前者是为了阻止十三殖民地居民沿大西洋岸向东北方向扩展。在美国独立运动步入高潮时,英国之所以采取惩罚性的“限制法案”,目的是为了打击新英格兰同纽芬兰的贸易。可是,当时纽芬兰的食品,如面包、面粉、牲畜等物品很大程度上仰仗新英格兰供给。面包和面粉至少一半来自十三殖民地,而来自上、下加拿大或新斯科舍的极其有限。(22)新英格兰还几乎垄断了纽芬兰同西印度群岛的航运业。新英格兰船只由西印度群岛运回甜酒、蔗糖和糖蜜,从纽芬兰运出鳕鱼。大部分在纽芬兰从事捕鱼业的船只是由新英格兰建造的,其中也包括英国的船只。1774年有不下170只船从波士顿、纽约、塞勒姆和费城等港进入纽芬兰港口,其中主要是圣约翰港。可见,上述“限制法案”使新英格兰和纽芬兰双方都遭受很大损害。尤其纽芬兰缺乏食物,居民饥饿难熬。但根据英国航海条例,英国船只不许直接从外国运送粮食到纽芬兰,所以只能在不列颠帝国范围内寻找食物,但帝国范围内可有余粮供应的地方并不多,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纽芬兰有许多人活活饿死。1776年英军被迫放弃了波士顿、新英格兰后,粮食又得以运往纽芬兰。因为英国海军扼住纽芬兰的咽喉,而它又远离美国,不能逃避英国海军的阻截,所以纽芬兰人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极力避免同美国发生政治接触。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英国不许英属西印度群岛和纽芬兰同美国进行贸易往来,但英国本身无力向西印度群岛和纽芬兰供应粮食,遂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外国(指美国)可以直接运进粮食,但须由不列颠船只载运。至18世纪末叶,纽芬兰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它同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关系已经确立。它自己也拥有一支船队,出航地点大多是纽芬兰港口,而非英国商站。固然这支船队很少横跨大西洋,但与西印度群岛和北美大陆来往频繁。圣约翰港成为同西印度群岛贸易的中心。与西印度群岛贸易的加强以及与加拿大联系的增长,使纽芬兰产生了一批新的商人队伍,从而打破了西欧各国对纽芬兰贸易的控制。(23)在18世纪90年代,纽芬兰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西欧战争有关。1792年反对法国的战争爆发后,从英国到纽芬兰运鱼的船只急剧减少,同时进口食物的价格增涨了,从欧洲购买食盐也增加了困难,可是纽芬兰本地的渔业却繁荣起来。虽然运鱼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道被切断,但运往美国以及在美国公布“1807年禁运法”之后运往西印度群岛的鱼的数量却大大增加了。欧洲反拿破仑战争的年代,正是纽芬兰大商人振兴经济的时机,但纽芬兰的一般居民在食物价格增涨和干鱼价格下跌的两重挤压下,生活十分艰苦。在1815年欧洲战争结束后,法国和美国这两个渔业竞争对手重新出现,但这时纽芬兰本地渔业已经确立,并紧紧地由本地人控制,足可与昔日对手相匹敌。同时,纽芬兰的人口也迅速增加,由1785年的1万人增至1815年的3.5万人。到1824年英国才给纽芬兰以殖民地地位,8年后又建立了代议制政府。 直到1949年纽芬兰和拉布拉多半岛才成为加拿大的一个省。

3. 德国和美国是如何在不到半个世纪就追上大英帝国的?

‍‍从国家制度上来讲。英国、美国和德国都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制度不见得一定是民主的(比如德国的二元君主制就远远谈不上“民主”),但它保障了工商业资产阶级能够获得其在之前较难获得的国家话语权,从而保证自己的权益,推动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甚至有时是战争,一战的爆发,与德国容克们的鼓动不无关系)。从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来看。三国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识字率水平。而在技术上,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可谓是遥遥领先(相对比,法国在第二帝国时期,才完成工业革命,实现了全面的工业化;而德国可能还要到统一之后),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已迎头赶上,英国反倒稍有些落后,并没有站在工业革命的第一梯队,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大部分重要发明,大都出自美德科学家和发明家之手,且德国极其重视科技的作用,甚至大规模使用技术间谍这样的非常规手段获取技术。在资源方面。英国固然有本土的煤矿和广阔殖民地提供的资源,美国在其广袤领土上,重要资源也丝毫不缺,而德国鲁尔区和萨尔区的煤铁资源,完全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何况还可以通过进口来获取资源。人口。在其他方面,美德都已至少是不逊色于英国了,人口数量便成为了二国超越英国的决定性因素。二国在19世纪人口增长都极为迅速(美国还有大量移民的优势),一战前夕(1913年),美国人口达到9651.2万,在西方列强中仅次于俄国(而俄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国民素质低下,科技水平极低,社会及政治制度落后,国内各种矛盾又很激烈,难以将其人口优势最大限度上转化为发展优势),而德国紧随其后,人口达到了6697.8万,而此时英国本土人口只有4600万,同时法国人口增长极为可怜,仅有3979万人口(考虑到18世纪末,法国人口大概占到了欧洲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个排列顺序,与各国当时的工业水平是基本吻合的。大量的人口意味着更多劳动力和更大市场,以及战时更多的兵员,美德已在其他方面赶超英国,又具有先天的人口优势,其国力超越英国自是必然之势。


‍‍

德国和美国是如何在不到半个世纪就追上大英帝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