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福王重达300斤他真的被煮成肉汤了么

2024-05-17

1. 历史上的福王重达300斤他真的被煮成肉汤了么

  这个在历史上是没有记载说他被煮成了肉汤,而且当时的李自成还想要吞掉他的财产所以说是不会虐杀他的。 
  福王朱常洵跟他的封号一样,很有福气,其一生骄奢淫逸,御女无数,妻妾成群,而且对百姓盘剥寡恩,在其治下苛捐杂税繁重,从而积下万贯家财,自己体重更是高达300多斤。
  看起来明朝是气数已尽,当年如果万历皇帝坚持要立朱常洵为太子,以他这个败家子的秉性明朝同样是要玩完,有可能灭亡的时间还要快。
  
   福王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而且差一点就成为了太子。 
   
  但是因为当时的制度原因,所以他最终还是没办法成为太子,就算是皇帝和贵妃都非常喜欢他,但是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而一直以来当时的制度都是立长子。
  所以就算是皇帝喜欢他,但是朝廷当中还有那么多大臣,因此他最终也只能够成为一个王爷,皇帝和贵妃都觉得亏欠了自己的这个儿子,所以基本上每年朝廷的俸禄有一大半都进入到了他的口袋。
  
   他但是非常有权力而且还爱搜刮民脂民膏。 
  福王不仅非常有钱,还和他爹一样,也是一个大胖子,根据记载,福王重达300多斤,这个体型确实是有些夸张,可能他和万历都患有肥胖症,再加上他们长期骄奢淫逸,也不会去注意锻炼的问题,这就使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胖。
  
   起义军起义就是为了百姓谋福利,所以他们肯定会抓福王的。 
  况且为了要抓住福王,李自成的军队也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们是没有理由放过福王,可也没有理由去残杀他,因为李自成当时真的很忙,他不仅要整合自己的军队,还要想办法去安定地方,况且他后面还要继续打天下,他可没有功夫去研究该怎么去虐杀福王,他还需要福王把那些钱财都吐出来,自然就不会去虐杀他。
   

历史上的福王重达300斤他真的被煮成肉汤了么

2. 历史上体重300斤的福王,为什么会被煮成肉汤呢?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第三个儿子,他的大半生很幸福,还真对得起福王这个封号。 福王朱常洵,那可真是享了一辈子的福,作为万历皇帝第三子的他,深受父亲宠爱,甚至想要把他大哥朱常洛踢开,立他当太子。

皇帝同意,可大臣们不同意,万历皇帝与大臣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最后万历敌不过大臣们的口水仗,只得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明光宗。
明光宗命苦啊,当皇子时不受宠,当皇帝也只当了一个月就挂了,相反,他弟弟福王那是人如封号,有福。
朱常洵被万历皇帝封到了繁华的中原之地,就藩洛阳,父亲去世后,他也识趣,只做自己的藩王。很快哥哥也挂了,两个侄子相继上位,到崇祯帝时,朱常洵的地近位那叫一个尊贵,没人敢惹他。
朱常洵又从小娇生惯养,没了政治追求,就只能终日沉湎酒色歌舞,如此铺张,自然需要大量钱财,福王对当地的剥削可以想见。

与福王的奢侈天壤之别的人王府外的黎民百姓,由于中原连遭大旱、蝗灾,起义军四起,朝廷的税收愈发繁重,奢靡的朱常洵成了百姓乃至军队眼中的肥肉,而朱常洵却一点也不担心。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洛阳城破。
民间传说中福王重达三百余斤,最终被李自成下令混合鹿肉煮成了“福禄(鹿)宴”,犒赏三军。
其实这只是传说罢了,正史并无福王被煮掉的记载,而清朝一向遍地起义军,如果有这事,《明史》中不应该没有任何痕迹。

按《明史》记载,福王与女眷躲入郊外僻静的迎恩寺,并在此被杀,其世子朱由崧弃城逃走,日后被明臣迎立南京,即“弘光政权”。
而《大明福忠王圹志》已经出土,按其记载,朱常洵是被起义军处死的,死后尸体仍存,没提到被烹杀。
综上,福王朱常洵没被煮成肉汤。

3. 历史上300斤的福王,最后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福王是指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第三子朱常洵,其生母是万历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因此万历皇帝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也十分宠爱,而且想为他改变祖宗的定制,废除长子朱常洛(后来的明光宗 )的太子之位,而改立他为太子,但受到百官阻挠,未能成功,史称“国本之争” ,万历无奈之后不再早朝,因而有了历史上唯一一位28年不早朝的皇帝。

     朱常洵被立太子失败之后的第四年,被册封为福王,就藩至今天河南洛阳。因未能成功立其为太子,万历皇帝感觉有所亏欠,对其恩宠不断,因此把他养成了一个不知民间疾苦,沉迷酒色之徒。在河南洛阳,他不管封地内百姓所受的饥荒、自然灾难等,只管自己享受,将自己吃成了一个大胖子,有史料记载说他有重大360斤,此外还不断收刮百姓,导致民不聊生,百姓对怨声载道。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了洛阳,抓获了福王朱常洵 。历史上野史里记载过“福禄宴”一事,就是李自成捕获了朱常洵 ,认为他富有天下,但在饥荒之时,却不愿赈济灾民,天理不容,就让人把他洗干净,又杀了几只鹿,把福王和鹿一起放到一口大锅里给煮了,分给众人吃。因此有传闻认为福王被煮成肉汤了。但这是真的么?

  目前没有在任何正史上发现有对福王被被煮成肉汤了这件事的记载,但却在1924年于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南约500米处出土了福王朱常洵的圹志,上面记载了福王的一生,最后他的结局是与城俱亡,并不是被煮成肉汤了。因此福王被被煮成肉汤了这件事,应该只是民间传说,不能为信。

历史上300斤的福王,最后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4.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下场如何?


5.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一些比较喜欢历史的人,对于这个角色应该是并不陌生了,那对于他到底是不是被煮成了肉汤,也是网友们比较好奇的一件事情,如果这是真的事情的话,那他可以说是明朝最后结局最悲惨的一个宗室了,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这个福王。

福王是明神宗的第3个孩子,不过他却是备受宠爱的一个,因为他的母妃是神宗最宠爱的郑贵妃,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比较流行长子继承家业这件事情,尤其是在古代,祖制就是长子承父业,明朝也是如此,而因为明神宗非常的宠爱福王就想让福王越过自己的哥哥成为太子。

不过神宗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朝堂上也是有一些大臣还是比较死板的,对于祖制非常的推崇,哪怕自己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福王依旧是神宗最疼爱的儿子,在长子被册封太子的时候,也是将朱常洵封为了福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大家应该都知道,而福王在藩地上生活的也是非常的奢靡,大肆的搜刮钱财,可以说弄得民不聊生,当然也并不只是他一个人这么做很多的藩王都是如此,也是因此有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甚至最后还是成功了。
起义军在攻破了洛阳之后,也是抓到了在逃跑中的福王,而那个时候很多百姓已经没有粮食和吃了,大家应该都知道,其实很多闹饥荒的时候,都有一些吃人肉这些事情的发生。
而且我们从《明季北略》《明史》这些史料中也能发现蛛丝马迹,虽然说很多的史书都是私人所著,被称为野史,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野史记载的那些内容是比较残忍的,才不会被承认,所以福王被农民起义军抓住后,那些人看着藩王胖成这样,生气到将他煮成肉汤也不是不可能。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6.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郑贵妃时不时的在万历耳边吹吹枕边风,万历倒是心动了,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可那些头脑清醒的大臣们不干了,他们不断的上书请求万历早立太子以正国本。挡不住朝臣汹汹众口的万历干脆把立储之事搁置不管。万历这种不顾祖制的行径,遭到了多数正直大臣的批评。尽管万历曾“一怒而斥谏官十一人,朝士莫不骇叹”,但前仆后继的批评者依然络绎不绝。最后在漫长的“国本之争”中身心俱疲的万历不得不妥协,就这样,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朱常洛终于在这些朝臣的努力下被立为太子。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为了对朱常洵失去太子之位的补偿,万历封他为福王,把他的封地封在离京城较近的洛阳。明朝有制,皇子成年后必须离京前往封地,但万历舍不得这个宝贝儿子,朱常洵成年后又把他强行留在身边。朱常洵一日在京,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就一日不安稳,结果又是在朝臣们的一番据理力争的努力下,直到朱常洵29岁,万历才在“恋恋不舍”中让他就藩洛阳。

朱常洵就藩洛阳后,万历给了他超乎想象的赏赐,上等良田两万顷,费银30万两修建福王府,将四川的盐税、茶税变现为福王的私房钱,每一年供应他1300引的淮盐,他把这些官盐公然放在自己在洛阳开的商铺售卖……就这样,就藩洛阳的朱常洵在父皇的庇护宠爱下,在洛阳过着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富贵生活。万历死后,光宗、熹宗皆待他不薄,他在洛阳封地,除了尽情享受荣华富贵,几无远大理想可言。《明史》记载:“常洵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当时的河南,旱涝有年,蝗灾不断,赤地千里,民有菜色。而且河南连年兵祸不断,士兵们吃都吃不饱,连军饷都拿不到,就是这样,福王还只顾着自己享乐,尽情挥霍父皇、侄儿给他留下的巨额财富。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李自成率大军围攻洛阳城,结果洛阳城在里应外合之下被顺利攻下,城破时,严重肥胖的朱常洵好不容易缒城而下,藏匿于城外的迎恩寺,第二天却被农民军抓获。与朱常洵一同被抓的,还有曾告诫过他的吕维祺。吕维祺劝告福王“殿下保住名节,勿使受辱”,但福王并没有勇气自杀殉国。

朱常洵应该是史上死的最惨的王爷了。朱常洵被抓后,李自成代表农民军将他狠狠地呵斥一番,随即派人宰了几头梅花鹿,而后像杀猪一样,将朱常洵扔在热水锅里烫洗一遍,洗剥干净,剁成肉块,放上作料,和鹿肉混在一起炖成了下酒菜与众将士一同分享,美其名曰“福禄(鹿)宴”。而后一把大火将富丽堂皇的福王府付之一炬,因为王府实在太大,大伙连烧了三天三夜。关于福王遭到李自成的“烹食”,正史并无记载,但在明、清很多书籍(尤以《明季北略》所述广为流传)上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以李自成之为人,此事当不假。

7.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福王朱常洵,那可真是享了一辈子的福,作为万历皇帝第三子的他,深受父亲宠爱,甚至想要把他大哥朱常洛踢开,立他当太子。

皇帝同意,可大臣们不同意,万历皇帝与大臣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最后万历敌不过大臣们的口水仗,只得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明光宗。
明光宗命苦啊,当皇子时不受宠,当皇帝也只当了一个月就挂了,相反,他弟弟福王那是人如封号,有福。
朱常洵被万历皇帝封到了繁华的中原之地,就藩洛阳,父亲去世后,他也识趣,只做自己的藩王。很快哥哥也挂了,两个侄子相继上位,到崇祯帝时,朱常洵的地近位那叫一个尊贵,没人敢惹他。
朱常洵又从小娇生惯养,没了政治追求,就只能终日沉湎酒色歌舞,如此铺张,自然需要大量钱财,福王对当地的剥削可以想见。

与福王的奢侈天壤之别的人王府外的黎民百姓,由于中原连遭大旱、蝗灾,起义军四起,朝廷的税收愈发繁重,奢靡的朱常洵成了百姓乃至军队眼中的肥肉,而朱常洵却一点也不担心。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洛阳城破。
民间传说中福王重达三百余斤,最终被李自成下令混合鹿肉煮成了“福禄(鹿)宴”,犒赏三军。
其实这只是传说罢了,正史并无福王被煮掉的记载,而清朝一向遍地起义军,如果有这事,《明史》中不应该没有任何痕迹。

按《明史》记载,福王与女眷躲入郊外僻静的迎恩寺,并在此被杀,其世子朱由崧弃城逃走,日后被明臣迎立南京,即“弘光政权”。
而《大明福忠王圹志》已经出土,按其记载,朱常洵是被起义军处死的,死后尸体仍存,没提到被烹杀。
综上,福王朱常洵没被煮成肉汤。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8. 历史上重达300斤的福王,真的被煮成肉汤了吗?

300多年前,在中原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一件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

在攻陷洛阳之前,尽管李自成有起义农民军数万人,但多是河南饥民,战斗力相当低劣,其战斗骨干仍是其旧部约六七百人。之所以其能夺取洛阳,并非其力战之功,在于明军因得不到军饷而哗变。但是,李自成部在攻克洛阳后,收编了约3千名明朝正规军,实力有所扩充,特别是战斗骨干的数量大增。此外,李自成部队还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可以说,李自成在洛阳所获得的军力和财富的增长,是其像问鼎天下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_然,洛阳的陷落,不过是李自成通向他短暂如流星一般的帝王之路上的小小点缀,而洛阳陷落后所发生的一件被后人大事渲染的骇人事件“起义军活煮分食福王朱常洵”。

这一事件的悲剧主人公朱常洵《明史》有传,他是明代太祖皇帝洪武帝朱元璋第十一世孙,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皇三子,思宗崇祯帝朱由检之叔父,南明第二代皇帝福王朱由崧之父。福王朱常洵因其母郑贵妃得宠于神宗,郑贵妃曾挖空心思想废掉朱常洛的皇太子地位,使朱常洵成为神宗万历皇帝的帝位继承人,经过政治较量,郑贵妃的阴谋虽未得逞,但因子以母贵的原因,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让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朱常洵封藩洛阳“享有大国,著声藩辅”,地位十分显赫。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三月二十四日,朱常洵就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由于朱常洵接受了明神宗大量赏赐,加上历年来横征暴敛,财宝无数,“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

福王朱常洵大婚时,万历皇帝一下子抛出三十万两巨款;给朱常洵在洛阳所修的王府,花费白银二十八万两,超过祖制规定的十倍;朱常洵“就藩”时,万历一下子赐了上等良田四万顷。有了这样巨大的财富和如此众多的特权,朱常洵还不满足。他在洛阳,与民争利,“官校藐法,横于洛中”,中使四出,“驾贴捕民,格杀庄佃,所在骚然”。

几十年过后,福王朱常洵的好日子到了头。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阳,福王朱常洵仓皇缒城而出,逃到城外一座破庙中潜藏,第二天被起义军抓获。

后世野史曾绘声绘色的记录下了这一惨剧的经过:

福王被捉后,以亲王之尊跪爬在李自成面前,汗流浃背,乞求李自成饶他不死。李自成不为所动,他当众斥责福王朱常洵:“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发分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命左右把他拉下去,先痛打了四十大板,打得血肉横飞之后,再一刀枭首,将头颅示众。至于那三百多斤的躯体,李自成也充分利用,“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剔去毛发,拔掉指甲,又杀掉几只鹿,放在一起炖了几大锅,摆酒开宴,名叫“福禄酒会”。

而另一有关李自成起义军“吃福王朱常洵”的说是这样的:

洛阳城破后,福王朱常洵被生擒活捉。贪生怕死的朱常洵一见到李自成,就体如筛糠,一个劲地叩头乞求饶命,李自成端坐殿上亲自审问朱常洵,怒斥道:你身为亲王,富甲天下。在这如此饥荒之年,不肯拿出毫厘赈济百姓,你真是个奴才。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后,将他的头砍下,挂在洛阳城门上示众,农民军还把他的尸体剁成肉酱,杂以鹿肉下酒,称福禄酒,以解心头大恨。

这个版本的“福禄酒”虽然没有上个版本那么骇人听闻,但也足够让后来人寒毛直竖,背心发凉。

这两个有关福王朱常洵之死的故事流传极广,而且影响深远,以至于不见正史的“福禄酒会”成了众口铄金的可信野史,被后人口口相传,录入各种民间“实录”。

但1924年在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南约500米处出土的明朝福王朱常洵圹志,却打破了这个长期被人们信服的福王死后,尸体被做成“福禄酒”宴席的传统说法。

“明福王朱常洵圹志”墓志现收藏于孟津县龙马负图寺。志高、广各79厘米,厚10厘米,楷书,21行,满行25字。四边线刻飞龙纹,撰文者为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盖为_顶,篆书“大明福忠王圹志”。

关于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洛阳城的日期及处死福王朱常洵的经过,《圹志》明确写道:“大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贼数万攻陷府城”。这是李自成攻克洛阳的具体日期,志中所称“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刚肠浩气,虽死犹生”等美化福王的内容云云。

而据《明史》载:当时“河南连年大旱,蝗虫成灾,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肥(福)王,洛阳富于大内,援兵过洛阳者喧言: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方家居闻之,惧以利害告常洵,不为意。(明崇祯)十三年冬,李自成连陷永宁、宜阳。明年正月,参政王荫昌帅众警备,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将入,赐归加礼,越数日,贼大至攻城,朱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缒而出,用予入贼营。夜半,绍禹亲军从城上呼贼相笑语,挥刀杀守堞者,烧城楼,开北门纳贼,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

需要指出的是,朱常洵被起义军处死是必然的。因为他平日恃仗是皇帝的至亲,到处兼并土地,“中州腴不足,取河南、湖广益之”。并整日沉湎于声色之中,“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广大农民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在李自成起义军压境之际,又誓死抵抗,当官兵和贼军里应外合,攻克洛阳后,福王藏匿在迎恩寺内被搜出捉拿。第二天,在城西周公庙内,由李自成主持处死。同时处决的还有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河南知府亢孟桧等。

根据《明史》的文字和《圹志》的实物的记载,显然与朱常洵被活活煮成人肉汤的稗官野史不符,也就是说,第一个“超残酷版福禄酒”宴会是杜撰的故事。

又从福王朱常洵圹志“祭葬从优,一切丧礼视诸藩倍”,及以“大明崇祯十六年正月初八日,葬邙山之原”,以及《明史》本传载福王被杀后,“两承奉伏尸哭,贼摔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桐棺一寸,载以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