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股票上市制度更好,为什么?

2024-05-16

1. 哪种股票上市制度更好,为什么?

哪种股票上市制度更好,为什么?
四、大势情况:如果大盘当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涨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况下,大盘破位下跌对主力和追涨盘的心理影响同样巨大,主力拉高的决心相应减弱,跟风盘也停止追涨,主力在没有接盘的情况下,经常出现第二天无奈立刻出货的现象,因此在大盘破位急跌时最好不要追涨停。
而在大盘处于波段上涨时,涨停的机会比较多,总体机会多,追涨停可以胆大一点;在大盘波段弱势时,要特别小心,尽量以ST股为主,因为ST股和大盘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涨幅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抛压。如果大盘在盘整时,趋势不明,这时候主要以个股形态、涨停时间早晚、分时图表现为依据。
五、第一个涨停比较好,连续第二个涨停就不要追了

理由就是由于短期内获利盘太大,抛压可能出现。当然这不是一定的,在牛市里的龙头股或者特大利好消息股可以例外。

哪种股票上市制度更好,为什么?

2. 股票发行制度主要有哪些

从各国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股票发行监管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上额度管理和指标管理属于审批制,通道制和保荐制则属于核准制。 

1、审批制: 

从“额度管理”到“指标管理” 

审批制的行政干预程度最高,适用于刚起步的资本市场,由于在监管机构审核前已经经过了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选拔”,因此审批制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要求不高,只需作一般性的信息披露,其发行定价也体现了很强的行政干预特征。 

在资本市场建立之初,股票发行是一项试点性工作,哪些公司可以发行股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需要有一个通盘考虑和整体计划,也需要由政府对企业加以初步遴选。一是可以对企业有个基本把握,二是为了循序渐进培育市场,平衡复杂的社会关系。再者,当时的市场参与各方还很不成熟,缺乏对资本市场规则、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的深刻认识,因此,实行额度管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为了扩大上市公司的规模,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1996年新股发行改为“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指标管理办法。同时,为了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发行股票,改革后的监管政策明确要求,股票发行要优先考虑国家确定的1000家特别是其中的300家重点企业,以及100家全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56家试点企业集团,并鼓励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发行股票并上市。 

2、核准制: 

从“指标管理”到“通道制”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审批制的弊端显得愈来愈明显。第一,在审批制下,企业选择行政化,资源按行政原则配置。上市企业往往是利益平衡的产物,担负着为地方或部门内其他企业脱贫解困的任务,这使他们难以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无法实现股东的愿望。第二,企业规模小,二级市场容易被操纵。第三,证券中介机构职能错位、责任不清,无法实现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第四,一些非经济部门也获得额度,存在买卖额度的现象。第五,行政化的审批在制度上存在较大的寻租行为。 

由于审批制明显阻碍了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因此,1999年实施的《证券法》对发行监管制度作了改革,其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务院证券管理机构依照法定条件负责核准股票发行申请。”2000年3月6日,《股票发行核准程序》颁布实施,标志着核准制的正式施行。 

核准制是证券监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股票发行条件,对按市场原则推选出的公司的发行资格进行审核,并做出核准与否决定的制度。核准制取消了由行政方法分配指标的做法,改为由主承销商推荐、发行审核委员会表决、证监会核准的办法。核准制最初的实现形式是通道制。 

核准制取代审批制,反映了证券市场的发展规律,表明一家企业能否上市,已经不再取决于这家公司能否从地方政府手中拿到计划和指标,取而代之的是企业自身的质量。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转变,体现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证券监管思路的变化,表明中国的证券市场监管逐步摆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束缚。因此,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绝不仅仅是从计划分配制向委员会举手的形式上的突破。” 

3、核准制的优化: 

“保荐制”代替“通道制” 

通道制下股票发行“名额有限”的特点未变,但通道制改变了过去行政机制遴选和推荐发行人的做法,使得主承销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股票发行风险,并且获得了遴选和推荐股票发行的权力。通道制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第一,通道制本身并不能真正解决有限的上市资源与庞大的上市需求之间的矛盾,无法根本改变中国资本市场深层次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第二,通道制带有平均主义的色彩。只要具有主承销资格,实力再强,手中项目再多,也只有8个通道,规模再小,也不少于2个通道。这种状况下,大小券商的投行业务有分散化的倾向,这导致投行业务中的优胜劣汰机制难以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不利于业务的有效整合和向深度、广度发展。第三,通道制对主承销商的风险约束仍然较弱,不能有效地敦促主承销商勤勉尽责。因此,通道制只能是中国股票发行制度从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初期的过渡性措施和阶段性产物,它依然带有计划干预的影子。 

核准制下的实质性审核主要是考察发行人目前的经营状况,但据此并不能保证其未来的经营业绩,也不能保证其募集资金不改变投向,更不能在改变投向的情况下保证其收益率。中国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当年,或者上市后一年内出现亏损或业绩大幅下滑(即媒体所称的“变脸”)、募集资金变更等现象,有些上市公司内部运作还很不规范,存在比较多的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为了在现有框架内最大程度地发挥核准制的作用,系统提高中国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中介机构对于发行人的筛选把关和外部督导责任,促使中介机构能够把质量好、规范运作的公司推荐给证券市场,中国证券监管部门正在引入保荐代表人制度,变“关口式监管”为“管道式监管”。 

保荐人制度的引入将试图通过连带责任机制把发行人质量和保荐人的利益直接挂钩,使其收益和承担的风险相对应。保荐人对于行业和公司价值判断的专业水平及工作作风,将对其保荐绩效和业务收益形成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如果保荐人督导不力,在保荐责任期间出现严重的大股东、董事或者经理层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等现象,保荐人将承担连带责任。所以,保荐人为了减少上市公司行为不规范而给自身带来督导不力的连带责任风险,其必须十分重视对大股东的资质和诚信进行充分调查,同时,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方式(比如签定协议)以对大股东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3. 你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制度变革是什么?为什么?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有哪些?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5月9日“五一”节后首个股市开盘日,证监会就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4家试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标志着政府开始着手解决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是我国证券市场独有的现象,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本市场在探索中前进的必经之路。 
一、股权分置成为了我国股市发展的障碍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国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占74%。虽然股权分置在证券市场建立初期具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成熟,股权分置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这一问题随着新股发行上市不断积累,对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我国股市价格悬空,蕴涵系统性风险,影响投资者信心。股权分置格局下,股票定价除包含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还包括三分之二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对于单个公司来说,由于其大部分股份不能流通,致使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易于受投资机构操纵,股价波动较大和定价机制扭曲。 
2、客观上形成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分置”。公司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缺乏共同利益基础。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而非流通股股东对此并不热心,二级市场的股价对其经济利益而言并无直接关系,其真正的利益关注点在于资产净值的增减,这样就使得二级市场的股价与企业的业绩不相称的现象时有发生。 
3、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由于国有股权不能实现市场化的动态估值,所以形不成对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增强资产增值能力的激励机制,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以国有股份为主的非流通股转让市场是一个参与者有限的协议定价市场,交易机制不透明,价格发现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顺畅流转和估值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国有资产转让过程中,只有让市场定价才是杜绝腐败,维护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最有效方式。 
二、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对股市的影响 
作为上市公司则应该把重点放在合理的配售方式上,能够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中小股民的利益,使广大投资者对市场有信心,只要有了信心市场就会稳定,良好的政策在稳定的市场上才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企业在最初用来补偿A股股东的部分利益,必定在今后的市场融资中得到补偿,只要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减小,投资者信心没有受挫,那么随之而来的牛市才会使仍然在上市公司手里的部分股票升值。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两个事实:一是对于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国家有必要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掌握对其的绝对控股权,这也就是说,尽管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实现了国有股可以全流通,但大部分国有股不会进入市场买卖的,更不会给市场造成压力;二是,由于目前我国上证股指已经跌至1000点附近,比2000年的最高峰缩水50%以上,上市公司市盈率也有了大幅下降,所以股价下降空间已非常有限,相信本轮冲击将很快结束并且不会使市场造成动荡。 
三、从长远看,将有利于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从微观上,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营机制。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将改变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取向不一致的公司治理状况,有助于巩固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基础,促进上市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减少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成本。同时,有利于高成长性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增强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信心。当然,要真正实现预期的公司治理目标,还需要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高管人员的诚信建设,积极发挥独立董事作用等诸多方面的有效配合,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从宏观上,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是稳定市场预期,完善价格形成基础,为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创新创造条件,谋求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评价改革得失要看其实施过程是不是符合“三公”原则,运行机制是不是体现了市场规律,改革成果是不是体现为资本市场功能的更有效发挥。赋予国有股、法人股流通性,使国有控股股东面临股权方面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改革国有资本的经营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的效率,这对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有直接的作用,这种作用将会提升二级市场的股价。 
总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恢复资本市场的固有功能,即价格发现功能和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市场约束功能。同时,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也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资本市场创新和国际化进程。

你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制度变革是什么?为什么?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有哪些?

4. 1,你认为中国目前的证券(股票)交易制度设计存在哪些问题?请你列举出来并谈谈

T+0到现在都没有开通
涨跌停限制过于死板
股指期货等开户门槛过高

5. 对散户来说!T+0和T+1制度,到底哪种交易制度更适合散户?知道的请说说

权证和期货是有期限的,不能长期持有,到期如果不拿出大量资金行权,就是一张废纸,没有任何价值,所以炒权证和期货就是一种对赌。而股票是有价值的,可以长期持有。当你在低位买入一个股票,升了5个点以上,突然出现大量抛单,如果你在当天能够卖出,你是否卖出?如果是T+0你一定会卖出,但是T+1你一定卖不出,但主力就可以卖出,因为主力有卖出的筹码,所以T+1只对散户有限制,而对主力没有限制作用。主力可以做到高抛低吸,而散户就不能,买入了只能等第二天,如果第二天行情不好,来个低开,原本有赢利的又变成亏了,所以T+1对散户来说绝是对不公平的。如果实行T+0的制度,股市出现爆涨爆跌的现象就会少很多,股市回归理性投资就不远了。

对散户来说!T+0和T+1制度,到底哪种交易制度更适合散户?知道的请说说

6. 公司股票上市有哪些基本途径?股票上市会对公司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公司上市的途径一共有2种。
1.首发股票上市(IPO上市) 。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向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证券管理部门经过审查,符合发行条件,同意公司通过发行一定数量的社会公众股的方式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市。
2.买壳上市。指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买入一个已经合法上市的公司(壳公司)的控股比例的股份,掌握该公司的控股权后,通过资产的重组,把自己公司的资产与业务注入壳公司,这样,无须经过上市发行新股的申请就直接取得上市的资格。
(A) 拥有上市公司身份的好处

(1)  新的直接融资通道

企业不仅可以在上市时筹集一笔可观的资金,上市后还可以再融资筹集资金用企业的股票进行兼并、收购等,公开上市是企业最具吸引力的长期融资形式,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资本的需求。香港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另外,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亦会降低。。

(2)       上市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理清公司自身发展战略,务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2.1)    上市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企业必须提高运作的透明度,提升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水平,使得企业从一个“草莽企业” 、“家族公司” 逐渐演变为现代企业。

(2.2)      
企业改制上市的过程,就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公司治理、实现规范发展的过程,企业改制上市前,要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估企业优势劣势,找准定位,使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化,改制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专业机构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清产核资等一系列过程,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3)      
为符合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可能会引进外部董事、战略投资者,这些外脑和资源可以为公司所用,而且也能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监督和保护。

(2.4)      
公司上市后要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其他法律要求,这些都会增加公司运营的透明度,有利于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3)       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在客户、供货商和银行心目中的地位。

公开发行与上市具有很强的品牌传播效应,公开上市对企业的品牌建设作用巨大,直接提升了公司的行业知名度,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由于上市公司的运作是相当透明的、运营是受到监管的,比运作不透明、运营不受监管的非上市公司更让人放心,所以,客户、供货商和银行会对上市公司更有信心。公司将更容易吸引新客户,供货商更愿意与你合作,银行会给予更高的信用额度。

(4)  上市使得公司对员工更有吸引力

在交易所上市将使企业对高素质的雇员(如首席执行官)产生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公司招聘到满意的高级人才。另外,上市后,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对员工更有吸引力,这有助于吸引并保留最有才干的员工。而当公司向优秀的管理雇员提供股份红利计划,公司的效益将与企业管理者利益联系在一起,提高员工的干劲。

(5)  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

对于业绩优良、成长性好、讲诚信的公司,其股价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不仅能够以较低的成持续筹集大量资本,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而且可以将股票作为工具进行并购重组,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实力,增强公司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通道。

(6)  对上市公司老板的好处

(6.1)      
可以去掉私人担保。

(6.2)    投资者的退出机制。如果老板不想继续经营公司,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出售股份的方式直接退出,而现时上市公司的壳价,在市场上是有异常的吸引力。

(6.3) 方便股东的财产管理-通过设立家庭信托基金。

(6.4)      
股东接触的层面得到提升。

(6.5)      
增加股东资产的流动性。上市后股东可以通过证券市场交易增加资产流动性。

(6.6)      
降低了老板经营风险。公司的经营风险随着股份的分散而被大众分摊,而不再是老板独自承担所有的经营风险。

(6.7)       财富双重增长效应。

(6.8.1) 第一是账面收益:举例: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之前,总股本是3亿股,总资产是10亿元,总负债6亿元,净资产为4亿元,预计下一年度的盈利能力为2亿元。你持有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此时,你的原始投资价值为——4亿元*50%=2亿元。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上市后,发行了1亿股股票,按照市场20倍市盈率来计算,也就是每股盈利——0.5*20,发行价是每股10元,募集资金10亿元,此时,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市值为——总股本*每股价格=4亿股*10元/股=40亿元(资产在上市前的4亿飞升到上市后的40亿),这时候你持有的股票账面价值一下从2亿元上升到15亿元,这就是企业上市带来的账面上的收益。

(6.8.2)
第二是资本性增长收益:即原始投资人可以转让股票的方式为自已带来利润,举例:你在股票市场价格达到每股15元的高位,减持股票2000万股,获得现金3亿元,而按照你的原始投入,2000万股仅仅投入了2,667万元,你获得现金收益达到了2.7亿元,按投资收益率来衡量,投资收益达到了10倍(从投入的2667万元飞跃为2.7亿元)。

---------------------------------------------------------------------------------------------------

(B)  公司上市的弊处:

(1)  信息披露使财务状况公开化

公司的管理层尤其要意识到,随着公司的公开上市,公司需要及时披露大量有关公司的信息,同上市公司还须公布与公司业绩相关的确定信息和部分预测信息。另外,公司的上市无疑会引发对公司、公司业绩以及董事的进一步详细调查,董事会要为更加频繁的媒体曝光做好准备,曝光的内容主要涉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战略,同时董事会还要及时公布有关公司最新发展情况的信息,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信息。

因此,一旦上市,企业就要在一个透明的环境下运营,上市后则完全暴露在投资者的目光下,因受公司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需考虑是否适应高透明度的运营。

(2)  股权稀释,减低控股权

股票意味着产权和控制权,它赋予投资者投票的权利,从而使投资者影响公司决策。企业一旦上市,其重大经营、管理决定,例如净利润保留、增资或兼并,都需要股东在年度会议上通过。所以,上市后,执行董事会在做战略决策时也就不能只按自己的意愿,而是要首先获得大股东的许可。这意味着在上市后老板对企业控制力有所减弱。

(3)  被敌意收购的风险

一旦上市,企业就更容易遭到敌意收购,因为公司的股票是自由买卖的,这意味着可能有一天,你的公司被其他公司突然收购及接管。

(4)  股价的不理性及异常波动可为企业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上市后,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影响到公司股价的表现,反过来,公司股价的一些不正常波动也可能为其自身经营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成为拖垮一个企业的导火索。

(5)  上市的成本和费用高

除了进行首次公开发行和入场交易的费用外,还有一次性的准备和改造成本及上市后成本,(如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甚至,有时还会发生诉讼,如果产生投资者赔偿,那成本就更高。上市后,股票就成了一种产品,像其他有形产品一样,同样需要企业去维护。这两项工作将会占用企业资源。而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不当行为如果给投资者造成损失,那诉讼成本和赔偿费用都会十分可观。

(6)  先付费用,但企业不一定能成功上市

公司一旦计划上市并开始实施,即需要先向法律顾问、保荐人、会计师支付部分费用,此部分费用无论上市成功与否都会发生。另外维持上市公司地位亦会增添其他费用。

(7)  对上市公司老板的坏处

公司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老板的个人生活也会受到影响,个人隐私易被社会曝光。

(8)  商业信息可能被竞争者知悉

每个上市公司都需要披露大量的信息,处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重大信息进行披露。包括财务信息,重大合同,股本变化等,这样一来一些不便公布的商业信息也被公开,一旦被竞争者知悉,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7. 公司上市后对员工有什么好处吗?整个公司的制度会不会更加规范?

上市公司通俗的说就是公司的股票对外公开发行,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自由交易,以此来面向全社会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这种公司制度的好处是资金来源广泛,因为非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方式只有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和面向公司内部发行的股票,而上市公司可以利用社会的力量来募集资金。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其发展潜力是非上市公司不能比拟的,公司有发展自然就可以给好的员工提供优越的发展平台,员工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自己的发展,这也是最大的好处。

公司上市后对员工有什么好处吗?整个公司的制度会不会更加规范?

8. 股票市场的注册制到底是什么?会给股市带来哪些影响?

注册制大家都有些陌生,虽然2019年科创板实行注册制,A股市场已经进入注册制时代,但很多股民还没明白注册制的真正含义,注册制到底是什么?
注册制到底是什么?注册制就是指股票发行的其中一种制度而已,A股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主要有三种,最初的审批制,主板当前的核准制度,科创板的注册制。
注册制的意思就是指公司或者企业根据股票发行的各项规定进行依法申报,只要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进行申报。当公司申报之后,待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并并且采取实质性审核,最终确定公司或者企业是否给上市。

举例子
假如根据注册制股票发行规定,每年净利润达到1000万,营收达到1亿,总资产10亿元以上。
其实有两家企业想通过注册制上市,A公司已经符合这三项规定,而B公司由于净利润达不到1000万,不能通过注册制发起上市申请。
注册制给股市带来哪些影响?注册制给股票市场确实会带来巨大影响,当然注册制对A股市场长久发展来看分析,注册制对股票市场利大于弊,总体会带来以下几大影响。
1、减少股票发行工作量,提高效率
为什么说注册制会给股票发行减少工作量,提高股票发行效率,可以让更好更优质的公司或者企业成功上市。

因为注册制对股票发行规定是硬性条件,可以让一些不达标的公司和企业知难而退,这样把部分公司和企业拒之门外,让优质的公司和企业节约时间,更迅速的上市募资。
2、促使A股迈向更成熟的脚步
A股是发展中市场,很多股市制度还不成熟,还不完善,还需要慢慢地完善,慢慢地成熟起来。
最典型的是注册制,这是成熟股票市场的发行制度,而咱们A股已经进入注册制时代,逐步会放开注册制的,从而说明A股确实迈向成熟的脚步,逐步跟成熟股票市场接轨了。
3、对股市最大影响是抽血
随着A股科创板注册制以来,新股发行数量明显增加了,而随着创业板也试点注册制,这样会让更多的公司和企业上市。

选择注册制上市的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公司或企业,上市募资金额很大。所以这些公司或企业每上市一家新股,就要从A股抽一笔资金。股市里面资金就这么多,没有新血液注入,股市的资金慢慢地被抽离,很难雄起来。
总结分析
股票市场注册制就是一个股票发行制度而已,建议大家别对这个制度太敏感了。虽然这个股票发行制度对短期有影响,但对股票市场长期是有很大利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积极应对和接受这个股票发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