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

2024-05-14

1. 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4年,北京师范学院创建。1960年,华北人民大学哲学系、政教系并入。1962年,北京工农师范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并入。195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升格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1960年,北京艺术学院创建。1961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并入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专科学校部分并入。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相继创建。1979年,体育系分出,恢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1980年,北京外国语学校并入,三校合并,定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1985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划入北京联合大学,定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北京第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并入。 2011年12月,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与该校学前教育专业组成学前教育学院。 2014年4月,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首都师范大学;同年11月,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

2. 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以及前身

学校始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首都师范大学。
  1954年北京师范学院创建
  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并入北京师范学院
  195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升格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
  1960年由北京艺术学院 1961年由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并入北京艺术学院
  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与外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创建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创建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创建
  197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创建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合并组建北京师范大学分校
  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外语职业师范学院)等24所分校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3. 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以及前身

 学校始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首都师范大学。
  1954年北京师范学院创建
  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并入北京师范学院
  195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升格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
  1960年由北京艺术学院 1961年由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并入北京艺术学院
   
  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与外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创建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创建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创建
  197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创建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合并组建北京师范大学分校
  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外语职业师范学院)等24所分校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以及前身

4.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管理学院秉承交叉融合、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改革为动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院现有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五个本科专业;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管理、创新创业管理两个辅修专业;六个本、专科继续教育专业;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信息化理论与技术三个二级点,下设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与智能决策支持等八个研究方向;公共管理(MPA)、国际商务(MIB)两个专业硕士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与数学科学学院合作),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辅修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办学模式。

学院搭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公共管理案例库、社会保障仿真实训、信息系统开发、企业管理沙盘模拟、电子商务模拟、学生创新与创业等实验和实训平台,与诸多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巩固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教学科研、创业实践基地。学院现有教师62 人,其中专任教师49 人。7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80% 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项目,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完成了一批横向课题项目,经费到位达1000 余万元。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知名高校就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等内容签订合作协议,与加拿大的阿卡迪亚大学签署了本科生“2+2”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就业状况良好,毕业生就业单位专业对口率高,每年平均有15%-20% 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学院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培育,鼓励本科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组建“创新训练营”,通过组队参赛、案例库建设、实体项目孵化、创业辅导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成果显著。为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管理素养和学习能力,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功底,很好地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技能,从2018 年开始,管理学院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公共管理类统一招生。大学一年级期间,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实行分层教学,统一学习公共管理类基础课程。一年级末,根据学生意愿,在学院统筹安排下,分流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

5.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有什么历史沿革?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原北京师范学院于1955 年设立的政治理论教研室,经过几十年的传承、积淀和发展,学院已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传统,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党政、司法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学院下设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哲学四个系( 其中哲学系隔年招生,本年不招生),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取得新进展、新成绩和新突破。
政法学院现有教职工77 人,其中教授17 人,副教授27 人;博士生导师9 人,硕士生导师36 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57 人。学院是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涵盖哲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四个一级学科。现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共计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哲学、法学、政治学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共计1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以“崇德求真,知行合一”为院训,以“正直、诚毅、日新、博达”的学生品格为培养目标,着力打造优质的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倡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广泛阅读和社会实践,形成浓厚的“勇于探索钻研、乐于担当奉献”的学院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有什么历史沿革?

6.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7 年12 月,是在原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基础上建立的。历史系创建于1954 年,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先生、宁可先生、戚国淦先生等第一代教师是历史系的创建者。60 多年来,经过四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历史学学科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历史学院是首都师范大学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高等教育经典教材和国家名师的院系。历史学院具有鲜明的教风和学风,已成为国内外一流水平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型学院。根据2017 年发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我院世界史为A-,中国史为B+,考古学为B 级。三个学科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历史业院系中稳居前十名之列。
学院拥有历史学资料中心、历史博物馆,及多处师范、考古和文化遗产实习基地,一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个教育部文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一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设置历史学(师范)( 北京市一流专业)、历史学(基地班)( 北京市一流专业)、世界史(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考古学、文化遗产(本专业于2015 年成为经教育部审批的全国唯一该领域特设专业)五个本科专业。拥有世界史(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史(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个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点。2018 年,历史学(世界史、中国史)入选首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联合共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0 人(含6 名外籍教师),其中教授34 人、副教授27 人;教师中32 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28 人具有学术型硕士生导师资格。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1 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2 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 个,省部级教研团队十余个。学院国际交流发展迅速,目前已经与法国巴黎高师、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伊阿华州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国学院大学、日本中央大学、日本新大学等签订有合作办学协议,每年都有学生赴欧美和日本留学、访学。目前,我院拥有全日制本科生443 人(含2 名留学生),硕士生331 人,博士生140 人,博士后14 人。办学六十年来,我院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数千名,既有党政军高级干部,又有一大批活跃在高校和中学历史教研第一线的教师和专家学者。在校本科生屡获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07——2019 年,310余名本科生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98% 以上被“双一流”高校录取。

7.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有什么历史沿革?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原北京师范学院于1955 年设立的政治理论教研室,经过几十年的传承、积淀和发展,学院已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传统,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党政、司法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学院下设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哲学四个系( 其中哲学系隔年招生,本年不招生),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取得新进展、新成绩和新突破。

政法学院现有教职工77 人,其中教授17 人,副教授27 人;博士生导师9 人,硕士生导师36 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57 人。学院是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涵盖哲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四个一级学科。现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共计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哲学、法学、政治学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共计17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以“崇德求真,知行合一”为院训,以“正直、诚毅、
日新、博达”的学生品格为培养目标,着力打造优质的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倡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广泛阅读和社会实践,形成浓厚的“勇于探索钻研、乐于担当奉献”的学院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有什么历史沿革?

8.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7 年12 月,是在原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基础上建立的。历史系创建于1954 年,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先生、宁可先生、戚国淦先生等第一代教师是历史系的创建者。60 多年来,经过四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历史学学科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历史学院是首都师范大学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高等教育经典教材和国家名师的院系。历史学院具有鲜明的教风和学风,已成为国内外一流水平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型学院。根据2017 年发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我院世界史为A-,中国史为B+,考古学为B 级。三个学科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历史业院系中稳居前十名之列。

学院拥有历史学资料中心、历史博物馆,及多处师范、考古和文化遗产实习基地,一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个教育部文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一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设置历史学(师范)( 北京市一流专业)、历史学(基地班)( 北京市一流专业)、世界史(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考古学、文化遗产(本专业于2015 年成为经教育部审批的全国唯一该领域特设专业)五个本科专业。拥有世界史(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史(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个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点。2018 年,历史学(世界史、中国史)入选首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联合共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0 人(含6 名外籍教师),其中教授34 人、副教授27 人;教师中32 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28 人具有学术型硕士生导师资格。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1 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2 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 个,省部级教研团队十余个。学院国际交流发展迅速,目前已经与法国巴黎高师、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伊阿华州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国学院大学、日本中央大学、日本新大学等签订有合作办学协议,每年都有学生赴欧美和日本留学、访学。目前,我院拥有全日制本科生443 人(含2 名留学生),硕士生331 人,博士生140 人,博士后14 人。办学六十年来,我院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数千名,既有党政军高级干部,又有一大批活跃在高校和中学历史教研第一线的教师和专家学者。在校本科生屡获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07——2019 年,310余名本科生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98% 以上被“双一流”高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