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退市风险大的说法?

2024-04-29

1. 美股退市风险大的说法?

一、美股退市风险大吗?
  其实在美国市场上,股票退市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要注意到美股市场上退市并不等于破产,也不等于股票完全退出流通。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是否建立完善的上市及退市机制是判断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完善的退市机制有助于保证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并发挥股市优胜劣汰的功能。
  通常来说,在公司私有化退市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发布公告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以特定价格回购市场上所有的流通股,从而使上市公司从交易所摘牌,变为私人公司。
  私有化收购通常是溢价收购,收购价通常会比股票市价高出10%左右。
  那么私有化退市对持股人意味着什么呢?以美股市场上常见的要约并购为例,如果你持股的公司即将被要约并购,你接受要约,即代表同意以要约收购价出售当前的持仓。
  如果你接受的是一个现金收购要约,你将会在收购完成后收到现金,并不再是收购公司或是被收购公司的股东。而如果你接受的是一个换股收购要约,你将在收购完成后收到收购方公司的股份或是新发行股份,同时代表你成为收购公司的股东或是合并后的新公司股东。
  需注意如果你是一名散户投资者,错过或是拒绝要约收购可能意味着手中股票的流通性越来越小,因为市面上流通的该公司股票越来越少,当该股票不再继续在交易所交易时,你可能会难以将手中的持仓变现。
  虽然私有化提供的要约收购价相比股票市价通常会有溢价,但这并不代表投资者一定会通过接受要约而盈利,因为有些投资者在最初买入持仓时投入的成本要远高于要约收购带来的收入。
  总结下来就是,如果是被并购或者私有化退市,那就恭喜你了,一般会给你一个回购价格,往往比原来的股价还高。这样的退市风险不仅没有风险,反而是好事。

美股退市风险大的说法?

2. 美股低于1美元会退市吗

会的。在a股市场上,个股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则会被强制退市,同样,根据纳斯达克的退市标准规定,持续上市的标准为最低报买价不得低于1美元,因此,美股低于1美元也可能会退市。除此之外,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个股符合以下条件也会退市:1、上市公司的有形净资产低于200万美元;2、市值低于3500万美元;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收益低于50万美元,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中的两年的净收益低于50万美元;4、社会公众持股少于50万股;5、做市商数少于2个;6、股东人数少于300个。7、其它规定拓展资料:纽约交易所退市的规定:1、股东少于600个,持有100股以上的股东少于400个。2、社会公众持有股票少于20万股,或者总市值少于100万美元。3、连续5年不分红。4、过去的5年经营亏损。5、总资产少于400万美元,且过去4年每年亏损。6、总资产少于200万美元,且过去2年每年亏损。7、其它规定在股市中,由于股价的走向取决于资金的运动。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大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股价的涨跌。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实力,采取多种方式制造虚假的行情而从中获利,因而使得股票市场有投机的一面。但这并不能代表股票市场的全部,不能反映股票市场的实质。对于股票市场上的投机行为要进行客观的评价。股票市场上的种种投机行为固然会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投机活动也是资本集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应该认识到,正是由于投机活动有获得暴利的可能,才刺激了某些投资者,使其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从而促进资本的大量集中,使货币资金转化为资本。术语开盘价:指每天成交中最先的一笔成交的价格 。收盘价:指每天成交中最后的一笔股票的价格,也就是收盘价格。成交数量:指当天成交的股票数量。最高价:指当天股票成交的各种不同价格中最高的成交价格。最低价:指当天成交的不同价格中最低成交价格。升高盘:是指开盘价比前一天收盘价高。开低盘:是指开盘价比前一天收盘价低。盘档:是指投资者不积极买卖,多采取观望态度,使当天股价的变动幅度很小,这种情况称为盘档。整理:是指股价经过一段急剧上涨或下跌后,开始小幅度波动,进入稳定变动阶段,这种现象称为整理,整理是下一次大变动的准备阶段。

3. 美股退市风险小于A股吗?

1. 我国退市制度的特点及不足


美股退市制度最为明确,A股次之,港股最为宽泛。

美股及A股市场退市标准均采取量化及非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美股纳斯达克市场更是全部采用量化退市指标,而港股市场仅采用非量化退市标准,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对于企业是否退市拥有很大的主观判断权。

从非量化指标来看,美股及港股较为相似,即强调公司运营及治理方面如财报披露、经营性资产是否充足以及公司合规守法等多方面内容;A股则主要看重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度和合法性,包括会计师审计意见、按时真实披露公司合法信息等。从量化指标来看,美股重市场类数据,A股重财务类数据。美股作为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市场,退市标准也相对市场化。

无论是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都侧重于在市值、股东人数及股价方面对退市条件做出明确规定,对财务指标规定较少;A股退市制度偏向财务指标,如净利润、净资产及营业收入等。自2001年我国证监会发布《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而正式推行退市制度至今,A股市场共有97家公司退市,其中有49家因为连续三年或四年亏损被执行退市,盈利不达标成为当前A股企业退市的首要因素。

相较而言,市场类退市指标更高频有效,而财务类指标更易控。虽然A股退市条件里亦包括收盘价、成交量等市场交易类指标,但在我国此类退市指标缺乏有效性,自2001年以来,在A股市场没有一家公司是因为股价等市场交易类原因而退市。

美股退市执行力度强,港股、A股弱。

2013年以来,美股年均退市公司达到近300家,港股仅为10余家,而A股退市企业仅为个位数。13-17年间美股退市率约为6.24%,港股约为0.59%,A股约为0.14%。

美股中退市公司大约一半是被强制退市,并且由于退市企业和IPO企业数量相当,美国上市公司家数稳定在4500家上下,保持着良性的“新陈代谢”。类比美股,虽然A股也一样采用量化和非量化标准结合的方式制定退市指标,但退市实施效果却大相径庭;类比港股,尽管A股采用看似比港股更清晰明确的退市制度,这些退市标准却执行不够充分,A股退市公司及退市率均不及港股市场。

另外,根据A股风险警示的规则,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2001年以来,A股被实施*ST或ST公司数量为779家,而被撤销*ST或ST公司数量达636家,撤销/实施*ST或ST比例达到82%,这说明超过80%的公司在实施退市及其他风险警示之后,都没有进一步被暂停上市,可见我国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仍不尽人意。

A股退市难,难在哪里?

A股市场公司上市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都相对较高,“壳资源”珍贵,公司通过各种方法来“保壳”的动机较强,而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不足助推了这一情况。

具体而言,一方面,A股退市制度有效性不足,侧重财务指标的退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逃避退市提供了可能性。例如A股退市制度规定,若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含追溯重述)则被实施*ST;若第三年仍连续亏损,则被暂停上市,这里“连续亏损”的判断依据是“净利润”。而若公司第四年仍继续亏损,则被强制退市,这里的判断依据则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规则上的不统一使得很多本应退市的公司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规避退市标准,从而一次次成为“漏网之鱼”。

2013年以来,A股以净利润为判断依据的亏损公司平均每年有269家,而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为判断根据的亏损企业每年有528家,这也意味着可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而扭亏为盈的公司比率达到50%。而美国退市制度侧重于采用市场交易类指标,投资者们实行“用脚投票”,退市指标高频且较难控,因此也更有效。

另一方面,A股退市去向单一,退市后流动性不足。对比美国,美股市场的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以及灵活的转板机制为退市企业提供了多个退市去向。美国主要证券所级别从高到低可排为:纽交所、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粉单市场(Pink Sheets)等。

例如从纽交所退市的企业,可以选择在OTC及粉单市场继续交易,纳斯达克的分层制度也提高了上市企业的流动性。而目前A股被强制退市的企业只有一个去处,就是转入流动性不足的新三板市场进行交易,导致企业不愿退市。



2. 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A股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

对比其他成熟市场,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A股低成交个股不断增加。

我们将月成交额低于全部股票月成交额中位数1/2的个股定义为低成交个股,通过统计低成交个股绝对数值与其在全部股票的相对占比来判断低成交个股的变化。回顾2005年至今历年A股市场股票的成交额表现,剔除每个月上市的新股,统计低成交个股数量。2017年之前A股的月均低成交个股数量在340只左右波动。

但是,2017年以来低成交个股数量不断攀升,截至18年7月底接近800只,是2017年前低成交个股均值的两倍有余,低成交个股相对A股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也从2017年初的10%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22%。历史上在2010年虽然也出现过低成交个股数量上升的现象,但从涨幅亦或是增速上相比,此次低成交个股数量剧增的特征和趋势更突出。

对比港股和美股市场,统计港股1998年以来的月成交额数据,逐月对全港股的低成交个股进行统计,发现香港的低成交个股逐年增多,从1998年的月均200余只不断增多上升到了2018年7月底的接近月均843只,低成交个股相对香港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从2002年的35%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37%。

美国市场与香港市场同为成熟市场,历史上低成交个股数量变化趋势却截然不同。统计纽交所上市美股1997年以来的月成交额数据,逐月对美股的低成交个股进行统计,发现美国的低成交个股保持平稳下行的趋势,从1998年的月均600余只下降到了2018年7月底的月均不足500只,低成交个股相对美股市场全部上市股票的占比也从1999年初的56%下降到2018年7月底的25%。趋势上来看,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和执行结果和香港市场极为类似。

尽管退市制度一直在完善,但是A股上市公司退市率过低,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自2001年A股启动退市制度以来,18年间沪深两市因业绩连续亏损而被退市的公司仅有97家,相比现在超过3500家上市公司的数量来讲,这个比例明显偏低。

目前,中国股市正处在快速扩容阶段,随着IPO常态化,壳价值急剧下滑,没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将逐渐被边缘化,在市场还未到达IPO家数与退市家数大体相当的局面前,低成交个股可能会继续增加。

伴随投资者结构变化,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或成常态。

低成交量个股普遍估值偏高、盈利偏低。回顾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市场上的795只低成交个股的基本情况。从估值来看,剔除估值PE(TTM)为负的股票,PE(TTM)位于0-10倍的股票仅有13只,位于10-20倍的股票有110只,位于20-30倍的股票有146只,PE(TTM)大于30倍的股票有406只,占比一半以上,低成交个股按估值分布普遍估值偏高。

从盈利上来看,2018Q1归母净利润同比小于0%的股票有309只,位于0-10%的股票有99只,位于10-20%的股票有63只,位于20-30%的股票有55只,大于30%的股票有252只,盈利增速小于0%的股票占比40%,低成交个股按盈利分布普遍增速偏低。

从投资者结构角度,当前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存在着投资者结构的差异,且市场的投资理念和风险偏好都不相同。A股散户较多导致投机性较强,一些市值小但主题概念丰富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而在港股中,占比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更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随着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增加,市场趋于成熟,中长期A股市场可能出现类似于港股成交额分化的趋势,低成交个股不断涌现或成常态。



3. 借鉴美国,A股退市制度该如何改善

退市制度指标明确化,简易化,同时保护投资者权益。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根基性制度,优胜劣汰、吐故纳新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参照成熟市场的退市制度,A股退市制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①提高市场类量化指标(股价,股东人数,市值以及市场流动性指标)在A股退市中的参与度,市场类指标最能反映市场本身对于公司的判断,高频有效且不易操控,能够体现上市公司的资质。②A股退市制度对公司前三年亏损的净利润判断口径与第四年不一致,规则上的不统一使得不少本应退市的公司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规避退市标准,应该保持财务类指标的一致性,同时简化退市制度。③严格推行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制退市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和问题,投资者利益受损也使得监管机构在退市方面束手束脚,目前的制度设计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有限的,对于因重大违法退市的上市公司,可以采取回购股份等一些强制手段补偿投资者。

退市制度作为注册制推行的前提条件,对于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优胜劣汰的前提下,资金不会因为公司的终止上市受到影响,资金在市场上能有效的集聚于优质或成长性较好的公司上,推动A股市场良性发展。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建立“梯级”转板机制。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级市场,新三板还进一步划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但实质上主板市场一板独大,其他市场也未完全发挥其功能性及特色性。对此我国应致力于进一步凸显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性,明确上述各市场的定位。

借鉴美国股市的层级结构及市场定位,我国位于第一层次的沪深主板市场应主要为大中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第二层次的中小板及创业板则服务于中小企业及创新企业,位于第三层次的新三板市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而位于第四层次的区域性市场则主要针对小型企业的场外交易。此外,要建立灵活的“梯级”转板机制,实现各层次市场间的升降互通和有效衔接。

纵观我国已有的实现升板的案例,均是从原有市场退出后再去其他板块重新申请IPO,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升板。在降板方面,我国退市企业去向单一,均放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即新三板中,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新三板摘牌数大于挂牌数就已开始。

2018年1-7月以来,挂牌企业数量除了2月正增长(24家)外,其他5个月全部负增长,分别为-24、-71、-177、-73、-66、-135家,股票交易方面,截至2018年7月底,今年前7个月,新三板股票交易金额为144.56亿元,同比下降42.77%,几乎腰斩,反映出的是新三板流动性的严重不足。未来建议退市渠道应多元化,结合降板机制,退市企业可降板至各个低层级市场。

而已退市至新三板的企业若满足一定条件可先转至新三板的基础层挂牌,如果达到一定标准再可以升至新三板的创新层,甚至升板至创业板、中小板或主板。另外,需适当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早日实现股票发行制度转向注册制。推行注册制后,公司上市进程有望加快,且难度降低,上市公司“壳资源”将不再稀缺,因此公司“保壳”的动机也会有所下降,劣质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恒生指数(HKHSI)$ $恒生ETF(SZ159920)$

$华夏恒生ETF联接(F000071)$ 蛋卷申购链接:网页链接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美股退市风险小于A股吗?

4. 美国股票退市有什么要求?

1、一般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主要有两种形式退市。第一,主动退市,即上市公司被主管经理人员或第三方私人投资集团兼并;第二,被动退市。上市公司被主管部门、机构或证券交易所除牌,停止交易。主要原因包括没有交纳年费、交易价格低于规定水平、违反交易规定或违法、破产或清算等。2、纽约交易所的退市规定,有以下情形者将被摘牌:公众股东数量达不到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因资产处置、冻结等因素而失去持续经营能力;法院宣布公司破产、清算;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达不到交易所规定的最低要求等。在公司出现退市情形时,纽交所允许公司有18个月的整改期间,18个月后,公司仍未达到持续上市标准的,才被终止交易。3、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条件是,如果某公司股票市价低于最低交易价(1美元)超过30个交易日,会向该公司提出退市警告,并限其在90天内改善公司业绩,使股票的市价回复到高于最低交易价的“可以接受”水平,否则该公司将被勒令退市。在某些情况下,纳斯达克会给上了“退市”名单的公司3个月以上的宽限期,不过前提是该公司必须证明其净收入超过75万美元,股东所持股票金额超过500万美元,或公司市值超过5000万美元。拓展资料:一、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个股符合以下条件也会退市:1、上市公司的有形净资产低于200万美元;2、市值低于3500万美元;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收益低于50万美元,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中的两年的净收益低于50万美元;4、社会公众持股少于50万股;5、做市商数少于2个;6、股东人数少于300个。7、其它规定二、纽约交易所退市的规定:1、股东少于600个,持有100股以上的股东少于400个。2、社会公众持有股票少于20万股,或者总市值少于100万美元。3、连续5年不分红。4、过去的5年经营亏损。5、总资产少于400万美元,且过去4年每年亏损。6、总资产少于200万美元,且过去2年每年亏损。7、其它规定

5. A股退市力度加大,哪些类型的公司会面临退市风险?

为了使A股市场可以发展的更加成熟,在退市力度上面也是增强了不少。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一些股票价格接近1元或者企业自身发展不好的企业,以及一些违法乱纪的上市公司,将会面临退市的风险。
一、1元退市去年12月31日,A股市场颁布了史上最严格的退市新规。在退市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一些流通性小、股价低的上市公司将会面临被强迫退市的风险。
如果按照“1元退市”的指标来看,一些股价长期徘徊在1元左右的上市公司还是很危险的。截止到3月31日,有14家上市公司的收盘价低于1.5元。这些上市公司,还是很危险的。
二、财务类指标不达标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还是不够完善。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壳”,也是经常有神操作出现。但是,上市公司如果自身的造血能力有限,退市也是早晚的事。对于一些财务指标,不理想的公司,我们最好还是远离。
三、资本市场“零容忍”上市公司在上市的过程中,其实需要支付的费用还是很多的。因为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上市公司的名头对于公司的发展还是有积极的影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会为了上市而美化公司的财务报表。有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以后,为了不触及退市的底线,也会对自己的年报进行造假。
资本市场的这样造假行为,严重的影响了股市的正常运转。这些公司一旦把发现,等待他们的命运,就会很惨了。对于一些财务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我们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警觉之心。
各位,对于A股退市力度逐渐加大这件事,你有什么不同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A股退市力度加大,哪些类型的公司会面临退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