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全文及译文(3)

2024-04-28

1. 格言联璧全文及译文(3)

 格言联璧全文及译文
                    
     【养生类】 
     二一一 
    [原文]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
    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译文]
    注意时令变化,节制饮食,这是从自己身体上驱除疾病的方法。减少嗜好情欲,戒除烦恼,这是从自己心理上消除疾病的方法。
     二一二 
    [原文]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以养肾气,常运动以养骨气,
    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译文]
    减少思虑,来调养心气;减少性欲来调养肾气;不要妄动,来调养骨气;戒止嗔怒,来调养肝气;饮食素淡,来调养胃气;减少话语,来调养神气;博鉴群书,来调养胆气;顺应时令,来调养元气。
     二一三 
    [原文]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译文]
    忧伤愁苦,就会心气滞结;忿怨愤怒,就会心气横逆不顺;惊恐畏惧,就会心气沉落不浮;拘谨固执,就会心气纡郁不释;急躁浮嚣,就会心气损耗不足。
     二一四 
    [原文]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译文]
    走路,应缓慢又稳健;站立,应端直又恭敬;坐着,应端庄又平正;说话,应低沉又和缓。
     二一五 
    [原文]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脊梁欲直,
    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译文]
    心神应该保持平静稳定,骨力应该保持活动锻炼,胸怀应该保持宽广豁达,筋骨应该保持坚强硬朗,脊梁应该保持端正平直,肠胃应该保持素淡洁净,舌端应该保持谨慎寡言,脚跟应该保持坚定不移,耳目应该保持聪明朗洁,精神应该保持正直无邪。
     二一六 
    [原文]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诵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译文]
    经常静坐思考,来收拢思想;减少饮酒**,来清理思想;摒除嗜好情欲,来修养思想;体味古人教训,来警戒思想;悟察至理名言,来明确思想。
     二一七 
    [原文]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
    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译文]
    遇宠辱而不惊则肝自宁,或动或静只要慎重则心自静,饮食有所节制则脾自安,调节呼吸少言语则肺自保全,淡泊少欲则肾气自足。
     二一八 
    [原文]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译文]
    道自安静之中得来,德于谦让之中养成,福在清俭之中积累,命于和畅之中保全。
     二一九 
    [原文]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
    天地不可一日无太和元气,人心不可一日无欢喜情绪。
     二二O 
    [原文]
    拙字可以寡过,
    缓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远祸,
    苟字可以养气,
    静字以可益寿。
    [译文]
    “拙”可以使人少过错,“缓”可使人免后悔,“退”可远离灾祸,“苟”可使人养福,“静”可使人长寿。
     二二一 
    [原文]
    毋以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译文]
    不要以虚妄的心伤害自己的本心,不要因外在的因素伤害了自身。
     二二二 
    [原文]
    拂意处要遣得过,
    清苦日要守得过,
    非理来要受得过,
    忿怒时要耐得过,
    嗜欲生要忍得过。
    [译文]
    不如意的事要能排遣,日子清苦要能守得住,无道理的事要受得住,愤怒产生时要忍耐,欲望产生时要克制。
     二二三 
    [原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
    举动知节,则悔吝少。
    爱慕知节,则营求少。
    欢乐知节,则祸败少。
    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译文]
    说话有分寸则少得罪人;行为有节制则少悔恨;爱慕有节制则要求少;快乐有节制则祸败少;饮食有节制则疾病少。
     二二四 
    [原文]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
    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译文]
    人都知道说话可以显示自己的优点,但不知说话谨慎可以培养德性;人都知道饮食可以有益生命,却不知节制饮食可以养生。
     二二五 
    [原文]
    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译文]
    热闹的场合可以锻炼心境,安静可以养心,坐时可以守心,行动时可以考验心灵,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二二六 
    [原文]
    荣枯倚伏,寸田自开惠逆,何须历问塞翁;
    修短参差,四体自造彭殇,似难专咎司命!
    [译文]
    荣枯互为倚伏,心田开合一切由己,顺与逆顺其自然,何必去问别人?长与短,四时运行,长寿或短命,一切都是自然而成,何必去怪别人。
     二二七 
    [原文]
    节欲以驱二竖,
    修身以屈三彭,
    安贫以听五鬼,
    息机以弭六贼。
    [译文]
    节制欲念,修养身心,安贫乐道,摒除机巧,都是驱逐病魔的良方。
     二二八 
    [原文]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
    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译文]
    衰败的恶果,都是强盛时不知修持而积累来的。人老后的疾病,都因年轻时不知养生而落下的。
     二二九 
    [原文]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译文]
    败坏德行的行为有许多,而酗酒必定败德;伤害生命的行为也有许多,而好色必定伤生。
     二三O 
    [原文]
    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
    鱼有水则活,水涸则死;
    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
    人有真精,保之则寿,戕之则夭。
    [译文]
    树木有根则繁茂,根腐则树枯萎;鱼有水才能活,水干涸了鱼则必死;灯有油才光亮,油尽则灯灭。人有真精神,保护则长寿,戕害则必死。
     【敦品类】 
     二三一 
    [原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译文]
    刚强纯洁的高尚人品,要在烈火般艰苦的斗争中锤炼;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必须在薄冰般险恶的环境里前进。
     二三二 
    [原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译文]
    人物以品格为重,假如存有一点卑劣污浊的思想,就不能称为顶天立地的丈夫;品格以行为为重,假如做过一件令人惭愧 的事情,也不能尊为泰山北斗的人品。
     二三三 
    [原文]
    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
    人争恃宠,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译文]
    世人不是都追求荣华的降临吗?应知:在他孜孜以求荣华时,已经蒙受尽人间的奇耻大辱了。世人不是都追求上司的宠幸吗?应知:在他苦苦倚仗宠幸时,已经沦落到人间最卑贱之处了。
     二三四 
    [原文]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译文]
    志士仁人所器重景仰的,是名声功业道德情操;凡夫俗子所追求炫耀的,是服装饰物住宅生活。
     二三五 
    [原文]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译文]
    曲意逢迎取得上司喜悦,男子汉不屑于小妾邀宠的勾当;人的本源本性尚未谙通,大丈夫仍保持纯真朴拙的心田。
     二三六 
    [原文]
    君子之事上也,也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译文]
    君子对待上司,一定是忠诚而恭敬的;接待下属,必然是谦虚而和悦的。小人对待上司,一定是奉承而献媚的;对待下属,必然是傲慢而残酷的。
     二三七 
    [原文]
    立朝不是好官人,由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译文]
    居家时不是有才德的人,入朝做官也不是好官。小时候不是一个好的学生,将来不能够成为一个有才德的人。
     二三八 
    [原文]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译文]
    读书学习的人要像闺中少女一样小心谨慎对待别人。做官之后如同过了门的媳妇,要使百姓能各有所养。年老辞官后如同慈祥的老太婆,要担负起教育后人的责任。
     二三九 
    [原文]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译文]
    贫贱时,对富贵漠然置之,他日得志一定不自矜;富贵之时,心中不忘贫贱之日,即便失却富贵心中也必无怪怨。
     二四O 
    [原文]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译文]
    在有地位的人面前不要诉说自己的卑贱,否则他会认为在要求他推荐。在富有的人面前不要说自己的贫困,否则他会认为在求他可怜。
     二四一 
    [原文]
    小人专望受人恩,受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译文]
    小人专门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后就忘;君子则不轻易受人恩惠,若受恩于人,则必定想法图报。
     二四二 
    [原文]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译文]
    以平和的态度与人相处,但贵在有坚定不移的原则。对待自己须刚正,但贵在处事圆融通达而不拘泥。
     二四三 
    [原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在别人面前受称赞,不如背后没有人说坏话;与人相处能使人获得短暂快乐,不如与人长久相往而不使对方厌恶。
     二四四 
    [原文]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译文]
    谄媚像九尾狐,灵巧像百舌鸟,可悲啊,使七尺之躯蒙羞。暴戾如三脚老虎,恶毒如两头蛇,可惜你的心已败坏。
     二四五 
    [原文]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
    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译文]
    到处卑躬屈膝,可笑你的头为什么有仇于天而又有恩于地而抬不起来?终日谋尽计算,问你的心为什么轻生命而重钱财?
     二四六 
    [原文]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
    [译文]
    富家子弟因求官位而倾家荡产,贪污的官吏因贪财而失职守。
     二四七 
    [原文]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译文]
    亲兄弟不和睦,家产像瓜一样被切开;士大夫爱钱,不读书却追逐钱财。
     二四八 
    [原文]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
    广田宅,结姻缘,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译文]
    读书人要为子孙营造福祉而不是祈求福祉。严谨家规,崇尚俭朴,教导耕田读书,累积阴德,这就是营造福祉。广积土地房屋,拉拢关系争取利益,买卖功名,这就是求福祉。营造福祉的,平淡而长久;祈求福祉的,浓郁却短暂。
     二四九 
    [原文]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费,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创办义举,济人利物,此用财也。
    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积聚珍玩,赏目悦心,此伤财也。
    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
    [译文]
    读书人要为自己的一生爱惜名誉,不应为这一生出卖名誉。治理诗书,崇尚气节,谨慎取予,严肃仪表,这就是爱惜名誉。相互竞争标榜,攀附权贵,出尽风头,不分是非,这就是出卖名誉。爱惜名誉的人清静无为,出卖名誉的人急躁而拙劣。所以读书人要管理钱财正当用途,而不是浪费金钱。救济乡亲,聘请老师教学,赈济荒年歉收,协助善行,这些是运用钱财。而花钱布置庭园,唱歌跳舞,大宴宾客,积聚宝物等,这些都是浪费金钱。善用金钱的人虽花钱但收获丰盈,伤财的人积聚多但终将倾覆。
     二五十 
    [原文]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
    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
    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译文]
    做官的人应为肩负天下重任而养身,而不是为私家小利惜身。省却嗜好欲念,减除烦恼忧虑,戒除愤怒,节制饮食,这就是养身。计较得失利益,规避辛劳哀怨,营造住宅房舍,以妻子儿女为重,这就是惜身。养身的人,不妄为而大方;惜身的人,腥膻而琐碎。
     【处事类】 
     二五一 
    [原文]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译文]
    处理难以处理的事,越是需要舒缓;对待难以对待的人,越是需要宽厚;处置非常紧急的事情,越是需要从容;处置至关重大的事情,越是需要镇定;处于遭到猜疑妒忌的艰难境地,越是需要胸中坦然,心无牵系。
     二五二 
    [原文]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
    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
    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译文]
    没有事情的时候,需要照管这颗心,小心谨慎,好像有事一样;有了事情的时候,却要放下这颗心,泰然自得,好像没事一样。没有事情能像有事一样提防,才可以平息意想不到的变故;有了事情能像无事一样镇定,才能消除事件过程中的危机。
     二五三 
    [原文]
    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盖天理无小,即人事观之,便有一个邪正,不可忽慢苟简,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
    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译文]
    在平安无事的日子里,对待小的事情,应当用对待大事一样慎重的态度去对待。因为天地间的道理不分大小,从眼前来看,都有一个邪恶和正当的界限,不能疏忽怠慢,苟且敷衍,必须辨明道理的邪恶和正当而后对待才行;等到意外事故发生时,处理大的事情,需要用处理小事一样平静的心理去处理。因为人世间的事情虽然很大,但从道理看,只有一个正确和错误的区别,不能惊恐张惶,失了主意,只要根据道理的正确和错误去处理就行了。
     二五四 
    [原文]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译文]
    对舒缓的事情,要急速解决,因为思想敏锐,往往获得成功;对急迫的事情,应沉稳处理,因为急躁忙乱,常常漏洞百出。
     二五五 
    [原文]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译文]
    不能检查反省自己的人,看不出自身毛病;不能耐心忍受麻烦的人,终究是一事无成。
     二五六 
    [原文]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译文]
    天天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
     二五七 
    [原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译文]
    必须有宽容雅量方可有高尚的品德;必须有忍耐之心性,事情才能成功。
     二五八 
    [原文]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译文]
    已往的事过去了便不再重提,现在的事做一件有一件的功劳,未来的事情省一件便省去许多麻烦。
     二五九 
    [原文]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译文]
    不懂装懂,这是最愚蠢之举;无事而自寻烦恼,这是命中福浅。
     二六十 
    [原文]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译文]
    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
     二六一 
    [原文]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闲字要从勤中得来;
    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译文]
    天下人最能享受的是个“闲”字,但是闲适要从勤俭中得到。而天下最便宜的是个“勤”字,然而勤奋是从闲暇中做出。
     二六二 
    [原文]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覆,不可琐碎;
    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覆,耐得琐碎。
    [译文]
    自己做事切不可拖泥带水反复无常及琐碎。替别人做事却不能怕麻烦不能怕反复以及琐碎。
     二六三 
    [原文]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
    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
    [译文]
    在策划别人的事时好像在策划自己的事,则思虑能周全。在策划自己的事时如同策划别人的事一样,则旁人能看清一切。
     二六四 
    [原文]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译文]
    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二六五 
    [原文]
    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
    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译文]
    置身于是非之外,评断是非才能客观;置身于利害之外,才能看清利害的变化。
     二六六 
    [原文]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译文]
    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害得失。
     二六七 
    [原文]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译文]
    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字。
     二六八 
    [原文]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来,始事而要终,定事而知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译文]
    能消除将要发生的事,遇到事情而能做弥补,事情发生后能挽救,这叫做达权,有才干。知道将来的事,做事有始有终,已成的事能知其中的变化,这叫做深思熟虑有见识。
     二六九 
    [原文]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译文]
    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二七十 
    [原文]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译文]
    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对于即将成功的事,就好像拉船上沙滩,不能少停一桨。
     二七一 
    [原文]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译文]
    用真实之心待人,事情虽然不一定成功,但过后别人看见了我的诚意;用欺诈的心肠处理事情,别人虽然一时间受到迷惑,但过后别人必然见到你的虚伪狡诈。
     二七二 
    [原文]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译文]
    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就害怕不诚心;天下没有不能干成的事,就怕立志不坚定。
     二七三 
    [原文]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
    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译文]
    与人相处,不能任性,要了解人情;行事也不能固执,要明白事理。
     二七四 
    [原文]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译文]
    看待事的可贵处在于明理,处事的可贵处在于内心公平。
     二七五 
    [原文]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
    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
    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译文]
    忙于追求天理的人,对人的欲望必定淡薄。忙于私事的人,处理公务必然粗心,追求虚饰外表的人,内在之心必定单薄。
     二七六 
    [原文]
    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
    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人,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译文]
    君子掌权临事,那么连小人都能变为君子,处在这种情况里,还不能成为君子的,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小人了;小人弄权擅事,那么一般人都沦为小人,处在这种局面下,仍然不沦为小人的,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了。
     二七七 
    [原文]
    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
    [译文]
    当官从政,首先要使民风民俗敦厚;处理事务,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七八 
    [原文]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译文]
    评论人物,应该充分肯定他的长处,宽容地谅解他的短处;办理事务,应该首先弄清它的害处,然后再衡量它的利处。
     二七九 
    [原文]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
    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译文]
    小人办事,处理的原则是私利,合于私利的就看作利,违背私利的就看作害;君子办事,衡量的标准是道义,合于道义的就看作利,违反道义的就看作害。
     二八十 
    [原文]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
    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
    只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译文]
    只要对人情世故熟悉了,还有什么大事做不到?只要天理与人心吻合了,还有什么好事办不成?如果对某一件事情不留心,那么这件事情就得不到应有的料理;如果对某一物品不留心,那么这个物品就得不到合理的安排。
     二八一 
    [原文]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译文]
    对于手中紧急待办的事情,千万不要急躁,而应沉下心,详慎周密地思考斟酌,对于已经考虑成熟的问题,千万不要延缓,而应横下心,果决神速地实施解决。
     二八二 
    [原文]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
    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译文]
    做成一件事要有缘分,抓住机遇,准确把握其轻重缓急,会使其尽善尽美;如果时运不济,抓不住机会,那么每做一事,均不得成功。
                  

格言联璧全文及译文(3)

2. 《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

 《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
                      引导语:《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原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
    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二
    [原文]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
    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三
    [原文]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
    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四、
    [原文]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译文]
    诸位到书院为何,哪里仅仅限于是搞学问和写文章,具有一种技艺与特长,便可算得上是读书成才之人;我对所追求的也不过分计较,不过就是为子为臣为弟为友,尽到五种人伦的职责,共同成为恪守礼教的正人君子。
    五
    [原文]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
    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六
    [原文]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祭虽有仪,而诚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
    战场交锋,即使列阵有方,但以勇猛为本;操办丧事,即使礼节周全,但以哀痛为本;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但以德行为本
    七
    [原文]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译文]
    旋风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能够主持好饮食家务;(只会)做文章的读书人不能够治理好国家。
    八
    [原文]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译文]
    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九
    [原文]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译文]
    什么是卓越的品行?即日常的行事;什么是德高之人?是小心谨慎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明了德义努力去做?惟有虚心学习;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十
    [原文]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译文]
    能竭忠尽孝,才能称为人。治国安邦称为学问。能平定叛乱称为人才,编织天地事物称为文章。心胸光明坦荡称为风度。万物与我一体称为仁心。
    十一
    [原文]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注释:菑畲(zī she耕耘)
    [译文]
    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树干,以学问为良田,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果实,以书籍为园林,以歌咏为音乐,以义理为食物,以著述为彩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讨论学问为累积,以先贤的言行为师友,以敬忠笃信为修持,以行善降祥为给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十二
    [原文]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译文]
    一人独处应谨慎自己的行为,预知每一心思所含的意念,严肃威仪安于天命,敬人伦以成圣贤,谨慎各种行为以成就德引,改过向善以成贤良。
    十三
    [原文]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译文]
    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十四
    [原文]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译文]
    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一,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十五
    [原文]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十六、
    [原文]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
    身虽处天地万物之后,心却不在天地万物之前;身虽处天地万物之中,而心却在天地万物之上。
    十七、
    [原文]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
    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十八、
    [原文]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十九、
    [原文]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独懔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译文]
    满口仁义道理,但内心却充满邪念,只责怪他人而从不责骂自己,这种人称为“挂榜圣贤”。只怕恶行为人所见,能敬畏鬼神,知人又知天理,这才是实际的'学问。
    二十、
    [原文]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译文]
    没有根本的气节,就好像醉汉喝醉酒打人,酒醉时很勇敢,酒醒后勇气全消,没有一点气力。没有以学问为根本的见识,就好像厨师在炉灶前面,面前光亮而背后黑暗。
    二十一、
    [原文]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译文]
    用心体会整理才能理解精确得当,所以应当沉着稳重,不然就成了口头耳边的小事,过后就忘了。事理要以典故为依据,因此必须学识广博,否则就成了随意推测,胡编乱造。
    二十二、
    [原文]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即使只有一毫粗疏的地方,就不能准确地认识事理,所以说一定要精确。不然,众说纷纭必会产生疑惑;仅存在一丁点杂念,便不能坚守事理,故而必须专心,否则在利害面前必定会经不起考验。
    二十三、
    [原文]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
    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明白而果断,识理要正直诚实而通达。
    二十四、
    [原文]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译文]
    生于古人之后而议论古人的缺点失误容易,而若处于古人的位置做古人所做的事就很难
    二十五、
    [原文]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译文]
    古时候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会放在自己身上去实践;而现在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必定想取悦别人。
    二十六、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
    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译文]
    古代的学者,为自己才学不高而担忧,就发奋学习,迎头赶上;现在的文士,为自己才学不高而羞愧,就隐满短处,避忌批评。
    二十七、
    [原文]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译文]
    眼界要开阔,就要游鉴名山大川;度量应宏大,须得熟读经史典籍。
    二十八
    [原文]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译文]
    先读经书,再读史籍,以经论史,评论古人史事,就不会与圣贤相悖;研读史籍,再温经书,以史证经,读书目的升华,决不仅为章句之学。
    二十九、
    [原文]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
    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译文]
    读经书,阅传注,就为治学打下坚实基础;看史籍,鉴古今,就使宏论滔滔切中肯綮;游山川,观壮景,就使志气凌云眼界开阔;戒嗜好,弃私欲,就使胸怀磊落一尘不染。
    三十、
    [原文]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译文]
    庭院虽小,自有赏心乐事;六经之外,更加无奇特之书。
    三十一、
    [原文]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
    阅读未见过的书,如结识好朋友,情意和洽;重读已看过的书,如老朋友相晤,叙旧联谊。
    三十二、
    [原文]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
    无思无虑,心境应当平静如水;不求冒进也不忘记,学业当如流水一般永无止境。
    三十三、
    [原文]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译文]
    用心不能杂乱,杂乱则心神恍惚不能集中;用心不要劳累,劳累则精神疲倦不能有所收获。
    三十四、
    [原文]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
    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
    内心慎防杂念,会更加机敏;眼光审慎万物,则愈加明亮。
    三十五、
    [原文]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译文]
    书桌上不能有太多的书,心中则不能少书;这就好像鱼离了水则干枯,心中没有书则无寄托。
    三十六、
    [原文]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译文]
    只要心中有远大的志向,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而心中所追求的,则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拦。
    三十七
    [原文]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译文]
    使意念沉稳,任何事理都能通达;有志发愤图强,任何难事都能成功。
    三十八、
    [原文]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译文]
    心有成见,就好像用水浇石头,水一点都进不去;对事理不能领悟,则拘泥而不变通,一点都转动不得。
    三十九、
    [原文]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译文]
    读书不体验认识,就好像闪电照物,一点都抓不到;读书不能身体力行,就像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一点用处都没有。
    四十
    [原文]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译文]
    读书贵在能有疑问,有疑问方能增进对事物的了解。
    四十一、
    [原文]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
    读书求明理,须让自己满意;与别人谈道理,须令别人佩服。
    四十二、
    [原文]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译文]
    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时光何以报父母之恩?
    四十三、
    [原文]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译文]
    戒酗酒,酗酒伤神;戒色,贪色灭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使精神郁闷;戒多动,多动使精神混乱;戒多话,多话损伤精神;戒多忧,多忧使精神郁结;戒多思,思虑多刺激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倦;戒久读,久读使精神苦劳。
  ;

3. 《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

  一、
 
   [原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
 
   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二
 
   [原文]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
 
   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三
 
   [原文]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
 
   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四、
 
   [原文]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译文]
 
   诸位到书院为何,哪里仅仅限于是搞学问和写文章,具有一种技艺与特长,便可算得上是读书成才之人;我对所追求的也不过分计较,不过就是为子为臣为弟为友,尽到五种人伦的职责,共同成为恪守礼教的正人君子。
 
   五
 
   [原文]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
 
   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六
 
   [原文]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祭虽有仪,而诚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
 
   战场交锋,即使列阵有方,但以勇猛为本;操办丧事,即使礼节周全,但以哀痛为本;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但以德行为本
 
   七
 
   [原文]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译文]
 
   旋风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能够主持好饮食家务;(只会)做文章的读书人不能够治理好国家。
 
   八
 
   [原文]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译文]
 
   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九
 
   [原文]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译文]
 
   什么是卓越的品行?即日常的行事;什么是德高之人?是小心谨慎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明了德义努力去做?惟有虚心学习;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十
 
   [原文]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译文]
 
   能竭忠尽孝,才能称为人。治国安邦称为学问。能平定叛乱称为人才,编织天地事物称为文章。心胸光明坦荡称为风度。万物与我一体称为仁心。
 
   十一
 
   [原文]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注释:菑畲(zī she耕耘)
 
   [译文]
 
   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树干,以学问为良田,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果实,以书籍为园林,以歌咏为音乐,以义理为食物,以著述为彩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讨论学问为累积,以先贤的言行为师友,以敬忠笃信为修持,以行善降祥为给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十二
 
   [原文]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译文]
 
   一人独处应谨慎自己的行为,预知每一心思所含的意念,严肃威仪安于天命,敬人伦以成圣贤,谨慎各种行为以成就德引,改过向善以成贤良。
 
   十三
 
   [原文]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译文]
 
   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十四
 
   [原文]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译文]
 
   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一,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十五
 
   [原文]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十六、
 
   [原文]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
 
   身虽处天地万物之后,心却不在天地万物之前;身虽处天地万物之中,而心却在天地万物之上。
 
   十七、
 
   [原文]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
 
   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十八、
 
   [原文]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十九、
 
   [原文]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独懔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译文]
 
   满口仁义道理,但内心却充满邪念,只责怪他人而从不责骂自己,这种人称为“挂榜圣贤”。只怕恶行为人所见,能敬畏鬼神,知人又知天理,这才是实际的`学问。
 
   二十、
 
   [原文]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译文]
 
   没有根本的气节,就好像醉汉喝醉酒打人,酒醉时很勇敢,酒醒后勇气全消,没有一点气力。没有以学问为根本的见识,就好像厨师在炉灶前面,面前光亮而背后黑暗。
 
   二十一、
 
   [原文]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译文]
 
   用心体会整理才能理解精确得当,所以应当沉着稳重,不然就成了口头耳边的小事,过后就忘了。事理要以典故为依据,因此必须学识广博,否则就成了随意推测,胡编乱造。
 
   二十二、
 
   [原文]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即使只有一毫粗疏的地方,就不能准确地认识事理,所以说一定要精确。不然,众说纷纭必会产生疑惑;仅存在一丁点杂念,便不能坚守事理,故而必须专心,否则在利害面前必定会经不起考验。
 
   二十三、
 
   [原文]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
 
   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明白而果断,识理要正直诚实而通达。
 
   二十四、
 
   [原文]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译文]
 
   生于古人之后而议论古人的缺点失误容易,而若处于古人的位置做古人所做的事就很难
 
   二十五、
 
   [原文]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译文]
 
   古时候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会放在自己身上去实践;而现在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必定想取悦别人。
 
   二十六、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
 
   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译文]
 
   古代的学者,为自己才学不高而担忧,就发奋学习,迎头赶上;现在的文士,为自己才学不高而羞愧,就隐满短处,避忌批评。
 
   二十七、
 
   [原文]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译文]
 
   眼界要开阔,就要游鉴名山大川;度量应宏大,须得熟读经史典籍。
 
   二十八
 
   [原文]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译文]
 
   先读经书,再读史籍,以经论史,评论古人史事,就不会与圣贤相悖;研读史籍,再温经书,以史证经,读书目的升华,决不仅为章句之学。
 
   二十九、
 
   [原文]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
 
   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译文]
 
   读经书,阅传注,就为治学打下坚实基础;看史籍,鉴古今,就使宏论滔滔切中肯綮;游山川,观壮景,就使志气凌云眼界开阔;戒嗜好,弃私欲,就使胸怀磊落一尘不染。
 
   三十、
 
   [原文]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译文]
 
   庭院虽小,自有赏心乐事;六经之外,更加无奇特之书。
 
   三十一、
 
   [原文]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
 
   阅读未见过的书,如结识好朋友,情意和洽;重读已看过的书,如老朋友相晤,叙旧联谊。
 
   三十二、
 
   [原文]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
 
   无思无虑,心境应当平静如水;不求冒进也不忘记,学业当如流水一般永无止境。
 
   三十三、
 
   [原文]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译文]
 
   用心不能杂乱,杂乱则心神恍惚不能集中;用心不要劳累,劳累则精神疲倦不能有所收获。
 
   三十四、
 
   [原文]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
 
   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
 
   内心慎防杂念,会更加机敏;眼光审慎万物,则愈加明亮。
 
   三十五、
 
   [原文]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译文]
 
   书桌上不能有太多的书,心中则不能少书;这就好像鱼离了水则干枯,心中没有书则无寄托。
 
   三十六、
 
   [原文]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译文]
 
   只要心中有远大的志向,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而心中所追求的,则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拦。
 
   三十七
 
   [原文]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译文]
 
   使意念沉稳,任何事理都能通达;有志发愤图强,任何难事都能成功。
 
   三十八、
 
   [原文]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译文]
 
   心有成见,就好像用水浇石头,水一点都进不去;对事理不能领悟,则拘泥而不变通,一点都转动不得。
 
   三十九、
 
   [原文]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译文]
 
   读书不体验认识,就好像闪电照物,一点都抓不到;读书不能身体力行,就像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一点用处都没有。
 
   四十
 
   [原文]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译文]
 
   读书贵在能有疑问,有疑问方能增进对事物的了解。
 
   四十一、
 
   [原文]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
 
   读书求明理,须让自己满意;与别人谈道理,须令别人佩服。
 
   四十二、
 
   [原文]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译文]
 
   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时光何以报父母之恩?
 
   四十三、
 
   [原文]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译文]
 
   戒酗酒,酗酒伤神;戒色,贪色灭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使精神郁闷;戒多动,多动使精神混乱;戒多话,多话损伤精神;戒多忧,多忧使精神郁结;戒多思,思虑多刺激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倦;戒久读,久读使精神苦劳。

《格言联璧》学问类原文及译文

4. 格言联璧的格言联璧作者

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每一条事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言有尽而意无穷,先哲的聪明智慧和无限期望尽在这联珠妙语之中。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但由于刊行紊乱,版本差异较大。

5. 格言联璧的格言联壁版本

 《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凡十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格言联璧的格言联壁版本

6. 《格言联璧》中的名言警句(精选27句)

1、       做事要留余地;责善切戒。-格言联璧
 
 2、       人身重者活力;国家重者人才。-格言联璧
 
 3、       为政行权真事业;禁贪欲大丈夫——格言联璧
 
 4、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格言联璧》
 
 5、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孩子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6、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夜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7、       尊为千圣授受真源;谨乃百年提撕紧钥——格言联璧
 
 8、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世界上最难得的兄弟。-格言联璧
 
 9、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严谨,近秋肃。-格言联璧
 
 10、       快乐的时候一定要转;说到快乐,一定要住。-格言联璧
 
 11、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格言联璧
 
 12、       莫谈失意人的得意事;在得意日不忘失意时。-格言联璧
 
 13、       父母想做什么,我继述;父母想念的,我亲厚的。-格言联璧
 
 14、       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懂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15、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是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16、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满者博闻。-格言联璧
 
 17、       丈夫的高华,只在于名气节。我丈夫只炫耀,却求诸服饰日常生活。-格言联璧
 
 18、       大事难事看责任,逆境顺境看宽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见。-格言联璧
 
 19、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迟能屈辩,逢哑而仪,秦拙于词。-格言联璧
 
 20、       读经传则根深蒂固,读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视野开阔,去嗜欲则心胸清净。-格言联璧
 
 21、       游戏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只有道德之交,才能终身。-格言联璧
 
 22、       问祖宗之泽,我的享受者是,当念积累的难度。问子孙之福,我是,要想倾覆之易。-格言联璧
 
 23、       只字必珍,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格言联璧
 
 24、       君子之事上,必忠以敬,其次,必谦以和。在恶棍的事情上,他们必须奉承,他们必须骄傲。-格言联璧
 
 25、       什么是至行?说庸行。什么是大人?说小心。为什么要上去?说下学。为什么要远去?说近思。-格言联璧
 
 26、       孩子才华横溢,不放纵自己的爱,所以不以骄败。孩子不肖,严于教,不薄于爱,所以不怨离。-格言联璧
 
 27、       聪明用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聪明越好,文学名利成其美。聪明用在邪恶的道路上,越聪明越荒谬,文学名利用它。-格言联璧

7. 格言联璧经典句

格言联璧经典句如下:
1.处有事当如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译文】做事情,要当做没有事情一样,处理大的事情,要当做处理小事情一样。这句话比喻做事情应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心态。

2.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
【译文】对于内心的欲望,如果过分的放纵,便会有所损失,因此关键在于隐忍。

 3.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古往今来,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因此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世上的所有事情。

 4.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量。
【译文】遇事一定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议论别人时,先要想想自己究竟如何。

 5.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
【译文】严格要求自己,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待人接物,须像和煦春风般温暖。

6.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从大事难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在逆境顺境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从他如何处理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看出他个人涵养的深浅;从他同众人一起行动一起休息的时候,可以看出这个人见识的高低。

 7.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译文】天地万物忌讳茂盛到极点,事情忌讳完美无缺,个人生活忌讳十全十美。

 8.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译文】谦恭退让是保护自身的最好方法,安静平和、从容不迫是处理事情的最好方法,有涵养能容忍别人是待人接物的最好方法,潇洒而脱俗是培养心性的最好方法。

格言联璧经典句

8. 【国学经典】格言联璧(2)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只一个俗看头。错做了一生人。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居子所以慎独。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热闹荣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为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人之书。
  
 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闺门之事可传。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近习之人起敬。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检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际。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否也。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乖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家坐无聊。当思食力担夫。红尘赤日。官阶不达。须念高才秀士。自首青衿。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加修持。常思杀债难偿。自不得不惜口腹。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存善念。
  
 
  
  
 以媚字奉亲。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费。以拙字免劳。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礼。以很字立志。以傲字槙骨。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以弱字御侮。以悔字改过。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俗事。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好自夸者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祗惧。无思出于能虑。大胆出于小心。平康之中。有险阻焉。衽席之内。有鸩毒焉。衣食之间。有祸败焉。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居。
  
 
  
  
 祸到休愁。也要会救。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傲僈之人骤得通显。天将重刑之也。疏放之人艰于进取。天将曲赦之也。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禅是也。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也。
  
 
  
  
 君子犹水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小人譬油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凡阳必刚。刚必明。明则易知。凡阴必柔。柔必暗。暗则难测。
  
 
  
  
 称人以颜子。无不悦者。忘其贫贱而夭。指人以盗蹠。无不怒者。忘其富贵而寿。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探理宜柔。优游涵泳。始可以自得。决欲宜刚。勇猛奋迅。始可以自新。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
  
 
  
  
 富贵如传舍。惟谨慎可得久居。贫贱如敝衣。惟勤俭可以脱卸。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贫者心常富。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干请以犯义。不若俭而全节。侵牟以聚怨。不若俭而养心。放肆以遂欲。不若俭而安性。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乐者相对待。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底相乘除。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饭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思便做。财休不审便取。气休不忍便动。友休不择便交。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力行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子之经营。
  
 
  
  
 格格不吐。剌剌不休。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恋恋不舍。忽忽若忘。各有一种情痴。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问消息于蓍龟。疑团空结。祈福祉于奥灶。奢想徒劳。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私恩煦感。仁之贼也。直往轻担。义之贼也。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有杀之为仁。生之不为仁者。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有卑之为礼。尊之为非礼者。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
  
 
  
  
 愚忠愚孝。实能维天地纲常。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倘非有英主驾驭。终必跳梁。
  
 
  
  
 知其不可为而遂委心任之者。达人智士之见也。知其不可为而犹竭力图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虽贤何补。
  
 
  
  
 摄生附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常运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脊梁欲直。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诵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气。静字以可益寿。
  
 
  
  
 毋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拂意处要遣得过。清苦日要守得过。非理来要受得过。忿怒时要耐得过。嗜欲生要忍得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荣枯倚伏。寸田自开惠逆。何须历问塞翁。修短参差。四体自造彭殇。似难专咎司命。
  
 
  
  
 节欲以驱二竖。修身以屈三彭。安贫以听五鬼。息机以弭六贼。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鱼有水则活。水涸则死。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人有真精保之则寿。戕之则夭。
  
 2014.04.06
  
 那个时候没有这本书,于是就一个字一个字写在这本厚厚的硬壳笔记本上了,怀念那将近一年的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光,从2011年暑假开始,陆续接触到各种优秀中华文化经典书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