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究竟可以获得哪些办学自主权?

2024-05-23

1. 高校究竟可以获得哪些办学自主权?

4月27日,教育部公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印发自主审核单位名单的通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所高校被确定为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

通知指出,一是每年都可自主增列和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二是高校按本单位规定的程序完成审核后,可直接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不再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复审。三是高校有较大的学科设置权,既可自主设置学科目录规定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还可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按一级学科管理。

此前,高校开设新的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基本过程是高校申请—主管部门组织初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复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公布(1986年以前由国务院批准)。从1995年开始,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和批准,硕士点由地方、部门或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统一规定的办法组织审核、批准。硕士点审批权下放,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学位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悉,经过此次改革,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程序将更加简化,响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速度更快,开辟了设置交叉学科的新渠道,对学校内涵发展的驱动也更强。来源:光明日报

高校究竟可以获得哪些办学自主权?

2. 高等学校依法享有哪些自主权

高等学校依法享有的自主权有:
1、招生自主权。
2、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
3、教学自主权。
4、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的自主权。

5、开展对境外科技文化交流的自主权。
6、进行内部机构设置、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和调整津贴和工资分配的自主权。
7、财产管理和使用的自主权。
补: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定义
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办学目标依法享有的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学科研等活动的资格和能力。

3. 高等学校依法享有哪些自主权

一、高等学校依法享有的自主权有:1、招生自主权。2、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3、教学自主权。4、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的自主权。5、开展对境外科技文化交流的自主权。6、进行内部机构设置、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和调整津贴和工资分配的自主权。7、财产管理和使用的自主权。二、高等学校自主权的定义: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办学目标依法享有的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学科研等活动的资格和能力。三、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高等学校对受教育者有进行学籍管理、奖励或处分的权力,有代表国家对受教育者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职责。高等学校与受教育者之间属于教育行政管理关系,受教育者对高等学校涉及受教育者基本权利的管理行为不服的,有权提起行政诉讼,高等学校是行政诉讼的适格被告。高等学校依法具有相应的教育自主权,有权制定校纪、校规,并有权对在校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违纪处分,但是其制定的校纪、校规和据此进行的教学管理和违纪处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必须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案原告在补考中随身携带纸条的行为属于违反考场纪律的行为,被告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但其对原告作出退学处理决定所依据的该校制定的第068号通知,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法定退学条件相抵触,故被告所作退学处理决定违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包括:财产的自主权、制订规划权、专业设置权、招生自主权、教学管理权、自主设置内部机构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八条 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 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高等学校依法享有哪些自主权

4. 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东南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逯长春:  自由会让大学开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
  我国许多大学都有很长的办学历史,然而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却不高。也就是讲,办学的历史和学校的学术地位并不完全成正比。所以,关键是办学和管理的机制。学术是自由的学问,大学应该享有自由。政府应该相信大学,学术自由并不会使大学丧失民族性和国家性,相反,它会让大学开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北师大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范时杰:  寻求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校治理模式
  从改革经验和历史规律来看,大学的发展趋势是在学术科研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挥高等学校作为独立主体,在外部监督、协理机制完善的大环境中,充分发挥高校内部主体的自由权,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学生。
  我们现有体制和运行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与不足,不仅仅是在制度上,而且在理念和价值上,都应打破禁锢,直面问题。面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形势,为了创造我们高等教育的辉煌明天,我们必须坚持教师主导、民主治校、民主管理、学生本位的建校理念和开放性、国际性、公益性的办学宗旨,分析我们自身的特点、优势与劣势,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进行我们自己的改革创新。
  青岛滨海学院刘志明:  增强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自主权
  目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走的都是国家审批之路。同时,专业结构大体统一、相同专业教学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是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方面的共同局面。民办学校在这一专业设置机制下,和公立大学面目相似,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出现了两个严重不适应,即不能适应市场多元化的人力资本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现在,学生信息量大,自我意识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差异性和特质性更成为市场追求的东西。
  民办高校应进一步获得自主选定专业、设定专业课程、选择专业教学内容及编写相关教材的权利。从专业及课程选择和设定上来说,应当以民办高校及其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界专家为核心,共同选择和设计民办高校的校本课程,丰富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内容,强化民办高校的特色建设。

5. 论述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途径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路径如下:
1、加强部门协同,确保放权到位。
围绕《高等教育法》规定的七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加强部门协同,确保放权到位。
具体来说,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支持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培养需要的学生;支持高校特色办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支持高校自主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扩大高校人事管理权限,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创造更好条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扩大高校管理使用财产经费权限,发挥经费最大效益;扩大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2、坚持放权与监管同步。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要坚持放权与监管同步,避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在加大放权力度的同时,政府要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拨款、信息服务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确保放而不乱。
高校要相应地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高校章程建设,加强学术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不断健全自主权有效行使的自律机制。要强化社会对高校的监督,通过深化校务公开、完善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成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专业机构实施评估等手段,确保高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国家政策是保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必须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努力构建政府、高校、社会新型关系,更好地发挥高校办学主体地位,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论述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途径

6.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途径包括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途径如下:
要管、办、评分离,要实现职能转变,不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是什么都放权不管。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有试验,一步步走才能走得稳。
管、办、评清手樱分离,要十分慎重。学科评估如果交给第三方评价来做,如何实施,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如果根据这个机构的评审结果拨付高校经费,那么,这么大的权力谁来监督,会不会滋生腐败问题?薯雹在没有答丛成熟的配套政策下,这样的放权是冒险的。

简政放权的路径:
第一步要遵法治,必须依法简政放权,什么权力收上来,什么权力放下去,这些要有法律依据。如果行政部门放掉了法律赋予的责任,也是一种违法。第二步是转责任,在放权的同时要加大监管,审批权下放,监管权加大。第三步是精人员,放权之后,事少了,人员也可以减少了,政府就小了。

改革要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相结合,不能操之过急。中国这条船太大了,情况复杂,绝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今天就希望明天发生变化。教育改革是渐进式改革,不能有大起大落,更不可用“休克疗法”,只管起飞,不管降落,而是需要渐进式的、管用的、配套的综合改革。

7.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途径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途径有:

1、加强部门协同,确保放权到位。
围绕《高等教育法》规定的七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加强部门协同,确保放权到位。
具体来说,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支持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培养需要的学生;支持高校特色办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支持高校自主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扩大高校人事管理权限,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创造更好条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扩大高校管理使用财产经费权限,发挥经费最大效益;扩大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2、坚持放权与监管同步。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要坚持放权与监管同步,避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在加大放权力度的同时,政府要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拨款、信息服务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确保放而不乱。
高校要相应地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快高校章程建设,加强学术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不断健全自主权有效行使的自律机制。要强化社会对高校的监督,通过深化校务公开、完善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成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专业机构实施评估等手段,确保高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国家政策是保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必须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努力构建政府、高校、社会新型关系,更好地发挥高校办学主体地位,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途径

8. 高校办学自主权会扩大吗?

全面放权校长,从出发点上确实不错,减少地方行政干预,对学校教育利好。如此,各种迎检工作,可能会减少,有利于学校正常教育秩序进行。
      
现在,三天两头的各种检查,确实使学校吃不消。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学,但目前不得不面对应付各种检查,经常填各种各样的表,投各种各样的票等,让老师身心疲惫。
教育全面放权,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正常趋势。但摆在大家面前的是,如何监督管理校长过大的权力。

监督校长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校代会。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需要校代会通过才执行。但不少老师也说,他们学校的校代会很少开。即使召开,教代会也是流于形式。各种制度会前基本没有征求老师的意见,领导已经拟定好,然后让大家投票。投票通不过就不散会,有的老师饿得受不了或有急事也不得不举手同意通过。
      
绩效考核也事关教师的大利益。也有文件规定绩效考核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可有的老师抱怨,他们学校的年终绩效考核,往往得最多的是学校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和一线老师的考核差距达到五六千,严重打击一线教师工作积极性。但没办法,考核标准是学校领导层制定的。
      

教育教学的自主权,扩大学校的人事工作自主权,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这三个学校最关心的权力,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权力,应该做到应放尽放。对于这个重磅消息,很多老师都表示担忧,质疑声也不断。
教育最重大的冲突是日常教学和考试的冲突,这个意见并没有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所以,这些意见并不会导致活力产生,而是给学校带来新的困扰,穿旧鞋走老路,由于旧鞋穿惯了,也节省时间,现在又来一个新鞋,还要学一套穿新鞋的方法再走老路,真的是很花费时间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