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房地产储备啥意思

2024-04-28

1. 报告期内房地产储备啥意思

新增供应量是新房 区别于二手房 销售备案量是指做了网签备案的在售房 备案储量是房管局网上备案的在售房数量 认购量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认购存量指已被购买或自建并取得所有权证书的房屋

报告期内房地产储备啥意思

2. 多家机构预判楼市正迎来拐点

平安证券认为,中国尚未进入加息周期,但严厉的房地产市场政策叠加折扣利率向上调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冲击将较明显,前期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已进入调整周期。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信号相当于进一步确认宽松周期结束。从过去美国和日本经验看,历次房地产泡沫破灭过程中,货币收紧都是至关重要的条件。此外,过去政策托底房地产或将成为历史。一方面,各地严格执行限购政策,限制房地产住房信贷,房地产成交量大规模缩减;另一方面,一线城市开始严格限制人口流入,各地“两会”期间一线城市纷纷提出2020年人口的控制线。这意味着一线城市房地产需求未来将不会再大幅增加,房价(包括一线城市)将可能迎来长周期拐点。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双重压力影响,今年楼市仍会面临较大压力。2017年新房市场成交量可能随供应增加有所回升,但二手房成交不乐观,整体价格已步入调整期,今年楼市将以震荡波动为主。该负责人同时指出,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将会渐渐显现,节后投资需求应有所收敛,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节后楼市成交量回升。
也有房地产资深表示,按照目前基础货币发行量和外汇储备对比来看,央行在货币市场的收缩完全不足以对冲货币泡沫,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货币超发对房价的影响仍较大。
该人士表示,部分城市楼市量价齐跌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其一,2016年四季度各大热点城市的调控政策陆续落地,对市场需求面造成较明显的抑制;其二,热点城市地方政府对新房备案价格的控制;其三,受春节传统淡季影响。三大因素叠加造成量价齐跌的现状。受调控影响,预计热点城市2017年楼市成交量将缩水至2014年水平,价格缓慢上涨趋势并不会明显改变。
东兴证券分析师认为,2017年将成为此轮房地产繁荣周期的拐点,但地产行业并未没落,仍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大城市即大都市圈进程快速发展背景下,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前瞻性的规划将为房地产行业开辟新的发展路径。虽然2016年可能是行业销售顶峰,但2017年可能成为房价的高点,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行业总体规模仍有望保持在十万亿元以上。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2-0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3. 高中政治题用需求法则解释: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

 判断: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目前房价高与需求旺(量价齐升)并存的局面,这与需求法则不矛盾。
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的本身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价格上涨需求仍然旺盛,主要是由于其他非价格因素造成人们对住房需求旺盛的。
其他因素可能有:
A.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对于住房面积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
B.消费者对房地产价格形成上涨预期,现在购买,可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
C.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市民化,形成对住房的刚性需求。
D.通胀预期形势下投资渠道不多、投资投机性需求旺盛、房地产开发商炒作等等

高中政治题用需求法则解释: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

4. 房地产是什么?


5. 房地产--土地储备

现在买地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般有大量的土地储备代表企业有雄厚的资本。
同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大量的土地储备代表企业将会有很多项目可以运作。
之前因为地价上涨太快,很多企业都是抢地,地价比房价还高,有土地储备就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但现在房地产遇冷,土地流拍现象较多,也有很多实力并不雄厚的在高价位上拿了地的企业也许挺不过这一段。为了保住资金链不断裂可能会卖地去渡过难关。

房地产--土地储备

6. 2017年商品房销售量价多不多?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2017年商品房销售量价刷新中国楼市记录。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首破16亿平方米,达1694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7%;商品房销售额也首次突破13万亿元,达133701亿元,增长13.7%。在商品房销售创新高的背后,是全国百强房企凭借品牌、城市布局以及投资能力优势,销售业绩录得大幅增长。
近期各标杆房企陆续公布2017年全年销售业绩,各大开发商的排序已落定。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底,销售规模突破千亿元的房企数量增至17家。其中,碧桂园、万科和恒大三家龙头房企的销售金额均突破5000亿元,分列前三:碧桂园全年累计完成销售金额5500.1亿元,同比增长78%。万科和恒大分别实现销售金额5239亿元和5131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
除三大龙头房企外,融创、保利、绿地、中海、龙湖、华夏幸福、华润、绿城、金地、新城、招商、旭辉、世茂和泰禾的业绩规模也突破了千亿元。至此,2017年千亿房企数量达到17家,超过2016年的12家。其中,龙湖、新城、招商蛇口、绿城、旭辉、世茂和泰禾为新晋,而2016年还在千亿房企俱乐部的大连万达,由于大力度进行“去房地产化”转型,跌出千亿阵营。

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百强房企的业绩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祥生地产以超过200%的业绩增长率“加冕”增速最快的开发商。“2017年祥生总销售金额达619.6亿元,仅用3年就将销售额从100亿元大幅提高到600多亿元。”祥生控股集团总裁赵红卫说。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在“相信2018: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上分析称,“2017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楼市成交量在全国销售总量中占比超过60%。因此,掘金三四线楼市是百强房企2017年的重要议题,多数开发商重点布局的是一线城市需求外溢的三四线城市,以及有特色小镇概念支撑的三四线城市。三四线楼市成交火爆成就了标杆房企的靓丽业绩。”
“不少开发商认为三四线城市风险大,趁着一轮行情‘割韭菜’,这是对城镇化的片面理解;还有些开发商认为库存高的城市没活力,地价贵于房价就认为未来房价还会涨,仍对住宅产品的迭代存在惰性。”祥生集团副总裁陈弘倪认为,开发商应从“造好房子”转型为“造好生活”。
丁祖昱表示,2017年在各地调控持续加码的政策环境下,行业份额集中度更强,向大型品牌房企靠拢,中小房企生存空间日益逼仄。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已占据房地产市场的“半壁江山”:前100强房企的市场集中度高达55.5%,比2016年同期增加10.7个百分点。其中,前10强的市场集中度达24.1%,较2016年提升5个百分点。
“销售金额突破千亿元是一个里程碑。”丁祖昱认为,“未来标杆房企的数量将越来越少,但是房企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继续“留在牌桌上”,目前未跻身千亿军团的前50强企业均提出将在2018年冲击千亿大关。在“千亿计划”的刺激下,标杆房企正积极增加土地储备规模。
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倪建达在“易居沃顿第六期研修班”上表示,在房地产行业,很多企业都是用现有和未来的资本购买资产,然后把这些资产在未来出售形成利润。未来百强房企之间发生收并购的概率将不断增大。中小房地产商若不想被大企业收购,出路要么是联合体量相近的企业做整合,要么是依靠金融企业,这样虽然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股权,但不会失去行业话语权。
中国人多,房子也需要。

7. 梧州2014年房地产量价走势图

2014年-2015年7月,梧州房价一直保持稳定微降的态势,全市均价4300-4500元/㎡,去掉最高单价丽港华府9897元/㎡和最低单价红岭小区2387元/㎡,大部分成交在4500元左右。
其中,西堤路板块属于梧州的“豪宅区”,以丽港华府、山海观、卡地亚、地王广场(河东西江路)等为代表,其中丽港华府均价5800-6500元/㎡成为梧州“豪宅”标杆,山海观5600-5800元/㎡排名第二,卡地亚5500-5700元/㎡位列季军,值得一提的是河东原汽车客运站地块的“地王广场”均价保持在5600-6000元/㎡,部分高楼层单价达7500-8000元/㎡,以单体楼无小区配套的商业体住宅楼能卖到这么高的价,实在令人惊叹,这最合理的解释便是其位处梧州市老城区,交通商业配套江景吸引了一帮40后50后60后“老梧州”坚守老城区梦从而买单所致。
第二阶梯是新兴路板块,以灏景·玥城、旺城广场、海骏达花园、神冠豪都、巴黎春天等为代表,均价最高位旺城广场4800-5500元/㎡(主要得益于其裙楼大商场大润发超市,繁华就在家门口),其次神冠豪都4500-5200元/㎡,值得一提的是灏景·玥城性价比不错,刚需产品35-45万/套总价吸引大批客户入市。
第三阶梯是红岭板块,这是一个大盘林立、价格战异常激烈的区域,以三祺城、红岭小区、中铁玫瑰湾、彰泰·玫瑰园、亨利玫瑰城等为代表,价格从4500元/㎡打到2500元/㎡,并且还在继续肉搏中……

梧州2014年房地产量价走势图

8. 近10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为什么持续猛增

一、供求因素
自1998年开始推行住房改革政策以来,我国逐步取消福利分房,推行住房市场化,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自然离不开其供求因素。
(一)供给因素
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特点、土地供应的限制,致使房地产供给有限,在住房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房价上涨。
1. 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特点,致使房地产供给有限,跟不上同期需求。一个楼盘的开发时间一般需要3~5年,动辄上亿元资金。这就使房地产供给需要较长的时间,供给有限,跟不上同期房地产需求的增长,也成为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2. 土地供应的限制,致使房地产供给有限。房地产开发多集中在城镇或城镇周围,要占用大量优良的可耕地,这就往往与中国“18亿亩耕地不动
摇”的政策红线相冲突。加上农地的征用与补偿,国有土地的招标拍卖,耗时耗力。
3. 房地产业具有半垄断性质,房地产开发商往往变相减少住房供应,囤积提价。为了维持垄断利益,房地产开发商往往通过捂盘、捂地等手段,变相减少住房供应,加剧了房价上涨。
(二)需求因素1. 居住需求
我国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每年都有大量劳动人口进入城市,这些新进人口都会形成对所在城市的住房需求,并带动对配套服务设施及商住楼的需求,房地产的价格上涨空间大。
我国保障房制度起步较晚,保障房建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发挥影响房地产市场供求的作用,一些不具有购房能力的中低收入者,在市场房租过高的情况下,被迫加入购房大军。
2004~2011年间,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尤其是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是收效甚微,反而出现了“越调控、越暴涨”的奇特现象。一些本来不急于改善住房的居民提前购房,出现了房价多年持续上涨形成的“恐慌性购房大军”,甚至出现了一些家庭购房户主为未成年人的现象。这些过于提前、超前的房地产消费行为,变相加大了房地产需求。
2. 投资与投机需求
除了房地产的居住性消费需求外,中国还存在庞大的对房地产的投资与投机需求,这也助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由于缺乏多元的投资渠道,大量社会闲余资金涌向房地产业。近10年里,中国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不断上升,推动房价上涨,进而再次导致投资需求上升,形成了房价上涨与投资需求上升加速循环的现象。
同时,投机需求膨胀是推动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直接诱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下滑,国内资金缺乏合适的实体经济投资领域,大量转投价格不断上涨的房地产经济。个人储户在存款负利率情况下,也通过较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流入房地产经济。
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增发货币并长期保持接近零利率的低利率,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二、宏观经济因素
(一)货币超发的通货膨胀背景,形成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与诱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稀缺下房地产天然的增值性容易吸引资金流入,诱发房地产价格上涨。居住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与企事业发展相关的生产条件和办公条件的改善,也直接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人们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历来就存在着乐观的预期。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时期时,许多非房地产企业和私人投资者大量投资于房地产,推动了房地产市场交易的火爆。
2. 长期通货膨胀会形成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一国经济高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高通胀。中国这10年经济高速增长,通货膨胀自然是“水涨船高”,加上缺乏有效对抗通胀的市场经济手段,房地产不断升值,吸引愈来愈多的投资人进入房地产市场,更是推高了房地产的价格。而我国市场调控手段目前不很健全,很多时候仍然惯性地选择行政命令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如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这些行政调控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被扭曲,其效果大打折扣。
3. 金融监管不力,致使宏观调控容易造成过度放贷。金融机构过度放贷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助燃剂。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房地产价格长期持续上涨的必要条件,没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配合,就不会有房地产价格长期上涨。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出口开始下滑,实体经济生存艰难。在利益驱使下,金融业开始转向房地产业,加大了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园区开发等房地产相关业务的地方融资平台、开发商和购房个人放款,并将这部分贷款作为高收益、低风险的优质资产。实际上这些贷款是长期性的具有房价波动风险的贷款,银行运用的却是银行储户的短期存款,这就形成了银行信贷资产的期限错配——短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银行业对房地产业长期的资金投入,客观上助推了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二)金融业规避贷款监管,助推房地产在充足资金支持下硬挺提价
2010年政府出台针对房地产经济调控的有关信贷政策后,金融业为了逐利,维持原有房地产贷款
的到期续贷,采用银行理财金等金融创新业务来规避有关政策及金融监管,透过银行表外业务间接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变相发放房地产业务贷款,形成了目前庞大的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三)一些不法房地产业者通过各种手段变相提高房价
一些房地产业者,利用理财业务、信托业务规避监管机构对房地产业的金融监管,同时,采取“阴阳合同”、虚假宣传、预售制下实际交工质量下降、增大公摊面积等建筑面积计算猫腻、捂盘、囤地、抬高老楼盘附近新购用地价格等手段,抬高已建楼盘的售价。甚至不惜出重金雇佣“经济学家”、媒体知名人物出面为房地产价格上涨辩护,为房地产业逃避政府监管出谋划策。
三、制度因素
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还存在一些制度性因素,现有土地制度为房地产土地供应制造了障碍与寻租空间。农地不能直接入市,农民的土地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土地财政”的空间。除此之外,制度因素还有以下问题。
(一)缺乏个人房地产税收制度,大量不规范的税费政策,造成房地产需求旺盛,房地产成本与价格不断上升
房地产的取得、交易、流转环节税费较多,这些税费往往被转嫁给购房者,而在持有房产方面的税种缺乏,不利于打击炒房交易,无法长期有效地抑制房价非正常上涨。
欧美国家实施比较完善的房地产法律法规,实行土地私有制,承认个人合法的土地及房产所有权,土地及房产供给充足。在这些国家,房地产行业是竞争性行业,居民可以自由进入房地产行业,不存在非常暴利的情形,即使是2001~2005年房价高涨时期,房地产业的收益率仍然低于高科技行业及金融业的平均收益率。同时,欧美国家实施房地产保有税制、房地产转移税制。这些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加大了房产的持有成本和转让成本,使得房地产,特别是民用住宅类的房产炒作空间压缩,投资空间有限,房地产上涨空间受限。目前虽然美国房价已经跌落至历史低点,但高额的物业税却成为挡在购房团面前的大山。
(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推高了土地价格和房价
在分税制背景下,地方财源减少,工业欠发达地区,更是财政窘困,土地财政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财源。2008年经济增速回落,地方财政更加依赖土地财政。于是出现了执行中央政策不积极,或者变相出台抵消政策效力措施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调控政策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长期缺乏的保障房制度建设,也迫使那些本应该进入保障房的阶层,被迫进入商品房购房大军,增加了房地产需求,助推了房价上涨。
(三)目前对房租的调控措施及租房者的权益保护措施缺乏,致使房租不断飙升,迫使一些没有购房能力、本来打算长期租房的中低收入被迫加入购房大军
我国收入分配差别大,在目前缺乏有效投资渠道的情况下,部分高收入人群争购黄金地段的高端住房,抬高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而且,房屋租赁市场不规范,缺乏租金上涨的调控机制,对租户权益无法保护。在房价上涨时期,出租人往往选择卖房或提高租金,使原本打算租房居住的个人难以承受,而选择购买住房。
(四)房地产业承载的特殊功能,迫使城市居民承受高房价
我国房地产业承载着一种特殊的功能——居民户籍及社会共同服务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居民户籍往往与住房捆绑,与相关居民生活福利捆绑,如购买汽车等要求当地户籍、购买自有住房才能真正落户,子女才能在自有住房区域内的公办学校入学;个人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当地户籍人口才有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就业、教育、医疗等,都与户籍挂钩,从而间接与与自有住房与房地产相关。这就等于说,自有住房与政府对居民进行社会管理捆绑,出现了自有房屋的居住功能与居民社会管理功能的捆绑。在当今城镇化加速的情况下,迫使一些来城市谋生、原本租房的中低收入阶层,在尚缺乏社会保障的形势下,为了获取城市户籍与城市公共福利而购买高价的商品房。
与中国相对比,欧美国家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与保障制度,个人有在国内完全的自由迁移权和平等的受教育权,不需要通过购房来取得居住、落户和社会保障及社会公共服务(如子女教育)资格,大大降低了对自有房产的需求。
四、社会因素
除了上述供求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外,中国房地产价格10年持续上涨还存在着社会因
素。
(一)对住房的消费习惯与社会心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安居乐业”的生活理念与信条,对拥有住房的安定感要求非常强烈。社会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也迫使年轻人早早进入购房大军。
(二)房地产的社会财富分配效应助推房价上涨
房地产的社会财富分配效应,迫使中国一些不具有购房能力的居民为了积累财富而通过贷款购房来做投资,这也推高了房价。房地产作为抗通货膨胀的保值品和增值投资品,在高通货膨胀时期会形成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加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差距拉大。在通货膨胀持续和房价长期上涨的情况下,拥有一套或多套自有房产,就意味着自有财富快速上升,而没有房产的阶层面对不断高企的房价,自有货币资产快速贬值。这种分配形势加剧了中低收入者的恐慌心理,而超越自身购买能力去贷款买房来做投资。
(三)房地产价格上涨带来的受益群体增多并多元化,形成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与民意博弈,加大了政府调控难度
房地产资产的社会财富分配效应,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有房阶层或抗房价调控阶层,政府调控政策的效力大减。在通货膨胀时期,高收入阶层,以至中低收入阶层也因有无房产、房产多少而形成不同的的群体。有房或多房阶层,尤其是大量举债购房的群体,急切盼望房价继续上涨来实现自身的财富积累,往往抵触中央控制房价的政策。
高房价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首先,高房价引发“房奴”、“蜗居”、“蚁族”、“鼠族”等社会现象,导致社会问题突出。其次,高房价会挤压一般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不利于刺激内需。第三,高房价下房租(包括住宅租金、厂房租金和商铺租金)高企,会提高民众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会吸引大量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流入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削弱本来就因出口不振而疲惫的制造业,带来社会资源错配问题。第四,房价持续上涨,会继续使有房者财富越来越增值,财富越来越多,无房者储蓄越来越贬值而财富不断缩水,越来越买不起房,使社会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达成共识,通力合作,有力调控房地产,打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循环怪圈,使房地产价格回归正常水平,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政府应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与政策措施,去除房地产本不应有的社会管理功能与公共福利职能,完善宏观调控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和房地产业监管,建立健全保障房制度,加强租金调控政策和租户权益保护体系。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