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是什么样的人?谁有她的资料吗?提供点!我是她的影迷

2024-04-27

1. 梅艳芳是什么样的人?谁有她的资料吗?提供点!我是她的影迷

姓名:梅艳芳
英文名:Anita
Mui
星座:天秤座
生肖:兔
身高:169CM
体重:110磅
藉贯:广西合浦
生日:1963年10月10日
宗教:佛教
最拿手的菜:煲牛展
希望去的地方:夏威夷、希腊、天堂
最喜欢自己身体哪部分:眼睛
最难忘的事情:与西城秀树在日本举行的
“亚洲青年音乐会”中同台演出
家庭成员:母亲,兄(梅启明、梅德明),
姐(梅爱芳,于2000年4月去逝)
喜爱的明星:西城秀树、山口百惠、Lionel
Richie
喜爱的颜色:黑、白、紫
喜爱的花:黄玫瑰
喜爱的国家:日本
喜爱的人:妈妈
E-Mail:Anita_mui@stareastnet.com
习惯:左手拿Microphone,右手戴Watch

梅艳芳是什么样的人?谁有她的资料吗?提供点!我是她的影迷

2. 谁能给我一下梅艳芳的资料

梅艳芳没有被曝出打过胎,就是有也不会对外宣布。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
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同年推出个人第一张专辑《心债》。1983年凭借歌曲《赤的疑惑》获得关注。1985年-1986年跨年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

梅艳芳的早年经历
梅艳芳,祖籍广东省北海市合浦县(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家中两兄一姐,她排行最小。
梅艳芳的父亲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家境十分窘困。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四岁半便与姐姐在香港荔园游乐场登台表演,从此与舞台结下不解之缘。

3. 梅艳芳资料

梅艳芳(1963—2003),出生于香港旺角,祖籍广西合浦,少时因家境拮据,五岁已登台演出,是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和影坛巨星。梅艳芳以其浑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百变的形象著称,曾获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和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是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电影方面,她因主演《胭脂扣》而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后亦凭《男人四十》夺得中国长春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此外,她还是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会长,被称为香港演艺界的“大姐大”。2003年12月30日凌晨病逝,终年四十岁。
中文名:  梅艳芳
外文名:  Anita Mui,アニタ ·ムイ
别名:  何加男(干爹何冠昌所起)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10日
逝世日期:  2003年12月30日
职业: 歌手,演员
经纪公司: 华星唱片
代表作品:  《似水流年》《似是故人来》《女人花》《亲密爱人》《芳华绝代》
主要成就: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
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
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获封称号:  “香港的女儿”“百变天后”
宗教: 佛教
身高:  169cm
体重:  100磅
血型:  B型
传奇一生

  梅艳芳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流行乐坛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其华丽多变的形象和夸张前卫的表演著称,在香港乐坛有着崇高地位。80年代是梅艳芳大红大紫的时期,舞台上的她生活照图册(20张)不断突破创新,引领流行音乐潮流,舞台形象长期处于流行时尚尖端。至1994年,梅艳芳的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1998年,年仅三十五岁的梅艳芳荣获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颁发的最高荣誉“金针奖”,成为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2003年,梅艳芳获得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亦奠定其在华语乐坛的重要位置。此外,CCTV-MTV音乐盛典、中国原创歌曲奖、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以及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奖均曾颁发梅艳芳荣誉大奖(特殊贡献奖)。2004年,MTV 亚洲大奖和音乐风云榜分别追颁梅艳芳“启发精神大奖”和“突破渴望大奖”,肯定了其一生对华语流行乐的杰出贡献。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的纪录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梅艳芳还是中国影坛为数不多荣获过两岸三地影后殊荣的女演员。在其电影生涯中,共拍戏40余部,数量不多却质量颇高,戏路亦颇广泛。1988年,梅艳芳因主演电影《胭脂扣》而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双料影后。2002年凭借《男人四十》夺得中国长春电影节和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最佳女主角奖。此外,梅艳芳还曾两度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共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五次、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四次)。200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梅艳芳“演艺光辉永恒大奖”,同年留名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梅艳芳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大影星”行列,其代表作《胭脂扣》成为中国电影百部名片之一。同年,UA院线公布近二十年(1985-2005)香港地区累计票房数据,梅艳芳位列香港女演员第三位。而香港十大最高票房电影中,梅艳芳出演的《红番区》(与成龙主演)和《审死官》(与周星驰主演)位列其中。2005年国际《时代》杂志公布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中,亦有梅艳芳出演的《醉拳II》。
  梅艳芳是歌后、影后,同时也是香港演艺界的领军人物之一。1993年,梅艳芳同成龙、张曼玉等香港艺人发起成立了“香港演艺人协会”,旨在保护演艺人权益,促进香港同内地演艺界的交流合作。2001年,协会创办人之一的梅艳芳正式出任第五届香港演艺人协会理事会会长。其后两年,她为演艺界劳心劳力,替演艺人伸张正义,组织发起慈善义演,贡献良多。在任期间,梅艳芳两度带队至北京,加强香港同内地演艺人的交流合作,其本人也多次出席内地各种颁奖礼任嘉宾,以实际行动支持内地同行。在此期间,内地演员秦海璐在梅艳芳的积极鼓励下加入香港演协,成为首位入会的内地艺人,这也进一步推进了两地演艺界的交流融合。  
1993年香港演艺界访京代表团(右二梅艳芳)
2003年,梅艳芳以会长身份代表香港电影界在特区政府总部向传媒介绍 “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给香港电影业带来的机遇。
  梅艳芳一生积极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尽己所能提携后辈新人,因而在演艺界享有声望。1993年,梅艳芳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基金会》。其后十余年间,该基金会始终为各地华人筹集善款,直至梅艳芳去世后依然运作。梅艳芳曾连续两年担任“乐施会”大使,出访云南山区等地普施爱心。2002年,梅艳芳因在海外的突出慈善贡献,获得美国加州州长颁发的“杰出慈善艺人”荣誉。2003年“非典”时期,梅艳芳以会长身份组织发起“1:99慈善演唱会”和“茁壮行动”,共筹得两千三百万善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时梅艳芳已去世五年),四海一心基金会向灾区捐赠十万善款,延续梅艳芳的善心。
  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病逝世,终年四十岁。梅艳芳病逝后,香港演艺界及社会各界均对其英年早逝表示哀痛和惋惜。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和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李刚向香港演协发出唁电。除华人地区各大媒体大篇幅报道之外,诸多海外媒体如美国CNN电视台、《旧金山编年史报》、英国BBC广播电台等均报道了梅艳芳病逝的消息。2004年1月10日,中国内地演艺界同行在北京举行追思会,著名导演冯小刚、何平、张纪中、高晓松,著名演员葛优、李冰冰、赵薇、蒋勤勤等二十余位内地艺人出席悼念。2004年1月12日,梅艳芳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大批演艺界人士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近万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别,告别礼温情而隆重。
编辑本段
个人履历

天涯歌女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旺角,家中两兄一姐,梅艳芳排行最小,性恪倔强并带点反叛。梅艳芳的父亲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家境颇为困难,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  
五岁即登台演出
“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加上本身的音乐天分及表演欲望,五岁便踏上舞台,在香港的荔园游乐场跟随妈妈和姐姐梅爱芳登台表演,从此一生与舞台结下不解之缘。
  梅艳芳从未正式拜师学艺,少时四处登台,打下扎实的演艺功底。也许当时年纪小,对于此种表演生涯,她并未感到有何不妥。但随着年龄渐长,梅艳芳既要表演又要兼顾学业,对她来说并不容易,而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也未为她带来欢乐。在那个时代,像她这样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并不被人们认同,相反,她会唱歌却遭到同学的耻笑,说她是个“歌女”,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她曾回忆:“以前唱歌的人不受尊重,人们称呼为‘歌女’,在他们眼中‘歌女’是个不正经的行业,于是便阻止了同学与我来往,看着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远是一个人,感觉十分孤单。”梅艳芳曾多次强调,为赚钱养家,她丧失了宝贵的童年,少年时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学校,而是大小歌舞厅,有时甚至要在街头献唱。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坦言希望多读书,不用一颗小小心灵便担忧挨饿。梅艳芳少时可谓坎坷曲折,姐妹两人表演常遭白眼和欺侮,有人看了表演不给钱,姐妹时常忍冻挨饿。她自己表演之余还要端茶送饭,给剧团擦地。后来母亲的歌舞团遭遇火灾,欠了债款,梅艳芳也被迫辍学。
  1981年,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拉开帷幕,梅爱芳获知消息后欣喜万分,立马为自己和妹妹报了名,谁知一路下来,只有梅艳芳晋级了决赛,姐姐便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她身上。梅艳芳回忆时说,自己当时只想争取好成绩,不让姐姐失望。1982年,她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大赛冠军。当时的评审黄沾和顾嘉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黄沾给了满分,顾嘉辉以艺术无满分为由硬扣一分,媒体报道:“分数胜亚军几条街”。19岁的梅艳芳签约华星公司,正式踏入歌坛。
  然而,初出茅庐的梅艳芳并非一帆风顺。老友曾回忆初出道时的梅艳芳还未获大众认同,一次受邀表演归来,被些“飞车仔女”认出,上前围住辱骂,为了不给公司惹事,梅艳芳强忍泪水匆匆离开。不久第一张专辑《心债》推出,香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梅艳芳,然而依然有不少质疑声音,有人说她长相不好,有人说她气质沧桑,很难大红。1983年,梅艳芳推出了第二张唱片《赤色梅艳芳》,其中主打《赤的疑惑》一炮而红,唱片也拿下五白金销量,而著名形象设计师刘培基精心打造的新造型亦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令她丢掉了初出道时“徐小凤第二”之名。就这样,梅艳芳伴随着香港流行音乐辉煌时期的到来而越发红火。
百变歌后 
  20世纪70年代香港本土音乐开始崛起,至80年代达到辉煌巅峰,梅艳芳正是在粤语歌坛的华丽盛世大红大紫,凭其精湛的歌艺、华丽的服饰、夸张的浓妆和大胆的表演,引领时代潮流,开创了华语流行乐“百变形象”的先河。在梅艳芳出现之前,歌手的表演重在唱功,人们以“听”为主;梅艳芳出现之后,歌手的表演不再限于“听”,而从此多了“看”。可以说,梅艳芳是香港流行乐一个时代的标志之一。
  坏女孩
  1983年,她的音乐天赋开始得到认可,在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了亚洲特别奖,成为最受注目的乐坛新星。1984 年,推出唱片《飞跃舞台》,和上一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少了一份三十年代的哀怨而多了一份八十代的时尚,歌曲《飞跃舞台》和《不信爱有罪》也在日后成了经典之作。
  1985 年,推出唱片《似水流年》,梅艳芳的经典应该就从此数起。服装设计师刘培基把梅艳芳包装成“男儿汉”,西服加 Mark 哥褛的梅艳芳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打破了传统女性的形象,给大众留下极为深刻印象,而大众亦普遍受落。主打歌《似水流年》由著名音乐家喜多郎执笔,此曲后来成了梅艳芳最为经典的代表歌曲。
  1985年推出的另一张唱片《坏女孩》在业界内外制造了一个异常轰动的话题。  
百变歌后
这是梅艳芳奠定香港乐坛一姐地位的唱片,也是她音乐生涯里销量最高的专辑。《坏女孩》一曲不仅歌词大胆,梅艳芳的表演和装扮也极为前卫,此大胆的风格引致强烈反响,曾一度遭电台禁播,但是《坏女孩》在公众中却广受欢迎,一举拿下八白金的销量佳绩,至今仍保持着粤语唱片在香港本地的最高销量记录。《坏女孩》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第一首直接不避忌地描述女性对情爱欲望反应的粤语流行曲。梅艳芳一身任性不羁的叛逆造型,引领了当时的潮流,自这个形象面世后,众多女孩子都模仿她的发型,还有她那有型有款的衣着。
  1985年十二月,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行了她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创下十五场的佳绩,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声势之盛,一时无两。
  《坏女孩》之后,百变系列正式登场,梅艳芳从这时期起开始显露出她那具有无限可塑性的气质。如果“坏女孩”还只是一个对情爱好奇但没实际经验的小女孩话,那么1986年推出的《妖女》,则让梅艳芳摇身一变成为爱玩感情游戏的性感女郎。《坏女孩》和《妖女》是梅艳芳百变形象中的两个经典。随后的《似火探戈》、《烈焰红唇》、《淑女》、《绯闻中的女人》、《黑夜的豹》、《欲望野兽街》、《梦姬》等前卫的女性形象,也只是《坏女孩》和《妖女》的变奏和延续而已,其中《烈焰红唇》的性感形象一度轰动全城。
  87-88年梅艳芳举行第二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创下二十八场纪录,赢得“梅廿八”之称号;1990 年举行第三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连开三十场的佳绩把她的事业推上另一高峰,又得“梅三十”之称号。 1991年初,梅艳芳推出国语专辑《亲密爱人》,其国语经典作开始逐渐涌现。
  当时的香港流行乐坛,正值辉煌巅峰,资深歌手云集,后辈新人迭出,竞争极其激烈,而梅艳芳却稳坐香港乐坛“最受欢迎女歌星”之宝座五年之久(1985-1989)。此外,她在1987-1989连续三年都于同一年夺得电影最佳女主角及音乐最受欢迎女歌星奖。80年代的她获奖无数,推出过多张白金唱片,更曾获得香港艺术家年奖“歌唱家奖”,使她成为那个时代无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八十年代的梅艳芳开创了不少先河,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开创华人娱乐圈“包装”时代的第一人。她的舞台表演声色艺俱全,以独特的形象和歌曲重新定义了华语流行曲,也创造出一种前无古人的中国女性舞台形象。她的嗓音低沉而略带沙哑,使得她的歌声总是有种独特的霸百变舞台(20张)气;而她的舞姿无疑是妖艳和性感的结合体,跳舞于她而言仿佛是一种生理机能,随时随地会迸发出来;东方女人的柔和美完全被这妖艳的另类女子击得粉碎,时而妖女,时而淑女,更带给她一个“百变梅艳芳”的称号。
  火凤凰之舞
  进入九十年代,时局动荡,乐坛恶性竞争不断升级,许冠杰、罗文、谭咏麟、张国荣等殿堂级巨星陆续淡出,梅艳芳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一些与之竞争的公司,已经开始有微词。就梅艳芳自己来说,所有的大奖都已拿过,而自己的存在确实给一些新人造成压力和障碍。鉴于形势以及她多年前已定下的退出计划——她的理想是像偶像山口百惠那样急流勇退,拥有自己幸福的家庭。梅艳芳于1990年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1991年暂别舞台,并举行《百变梅艳芳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30场,场场爆满,她与歌迷在这次演唱会中都显得难舍难离,场面非常感人[1]。
  然而三年匆匆而过,感情上依然没有着落,梅艳芳这才恍然自己离不开舞台,最终敌不过热情的歌迷,于1994 年举行了《梅艳芳感激歌迷演唱会》,95年举行《一个美丽的回响演唱会》,正式复出歌坛。虽然如此,她仍比以前低调了许多,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除了在音乐上和舞台上继续寻求突破外,她还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慈善、栽培新人等方面,对社会和乐坛作出了很多贡献。
  复出后的梅艳芳依然形象百变,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气质由最初的放荡不羁渐渐转为成熟高贵。不再领奖的梅艳芳更加注重唱片的质量,工作的重心也渐渐转向国语市场。1994年,梅艳芳推出唱片《是这样的》,中性帅气的造型英气逼人,此时的她无论是事业成就还是个人气质,都展现出乐坛大姐大的风范。至此,梅艳芳过往的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此后,她又一连推出了《镜花水月》、《女人花》、《床前明月光》等专辑,形象依然华丽百变,歌曲风格多样,不乏经典之作,其中《女人花》也成为了梅艳芳国语歌曲的经典代表。1998年,梅艳芳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成为最年轻的百变舞台(20张)终身成就奖得主。1999年春,梅艳芳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表演,她身着传统长袖衫,独自边舞边唱,前卫形象叫人惊艳。同年,梅艳芳举行了《百变梅艳芳99演唱会》。
  艳舞台
  进入新千年,梅艳芳放缓脚步,事业重心偏向电影和提携后辈。2002年,为纪念自己加盟乐坛二十周年,梅艳芳倾力制作了专辑《with》,当中收录了她与十一位好友合唱的歌曲。这张音乐专辑云集香港乐坛不同时代的当红巨星,演唱阵容在华语专辑制作史上可谓空前豪华,而大碟中也不乏经典之作。同年举行《极梦幻演唱会》,期间与张国荣现场演绎一曲《芳华绝代》,成为永恒经典。
  2003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谢幕一刻,她身披白色婚纱,把自己嫁给了深爱的舞台。从五岁登台表演到人生谢幕,这个女子把自己大半辈子献给了音乐,她是真正属于舞台的百变女王。
百变影后 
  曾有人用“霞玉芳红”(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和钟楚红)来形容80年代到90年代初香港电影最具代表的女演员。事实上,梅艳芳是歌手出身,最初演戏只算作副业,然而初出茅庐的一部《缘分》即让她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极大鼓舞了她闯荡影坛的信心。1988年,一部《胭脂扣》轰动香港,凭借此片,梅艳芳一举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确立了她在影坛的地位。当时,梅艳芳在歌坛大红大紫,有着“百变天后”的称号,而在其银色旅途中,同样延续了“百变”的特色,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且都拿捏得当,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天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与赞赏。
  文艺片——囊括三地影后
  代表作《胭脂扣》公映后轰动一时,该片在当届香港参演电影图册(19张)  
《川岛芳子》剧照
金像奖上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至今被列为香港影坛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片中这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艳芳成为“四料影后”,如花也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人物。更重要的是,梅艳芳自此成为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既是“歌后”(乐坛艺术成就奖)又是“影后”(金像奖、金马奖、金鹿奖)的香港女艺人。此外,在《男人四十》中,她将家庭主妇的内心戏演得淡然而深刻、细腻。《半生缘》中梅艳芳将张爱玲笔下的顾曼璐情感复杂的内心世界宣示人前而又掌握准确,尤其是角色复杂心境的刻画丝丝入扣,难度很高。而《川岛芳子》一片对角色演技考验极大,梅艳芳的表演神形具备,最终虽未获奖,却赢得不少好评[2]。
  喜剧片——展现喜剧天分
  《审死官》香港1985-2005电影票房第七位。此片可谓梅艳芳的喜剧代表作,她与“无厘头”搞笑之王周星驰搭戏,丝毫不显逊色,其中搞笑对白尤为经典。
  《红番区》香港1985-2005电影票房第四位。此片是功夫巨星成龙打入好莱坞的大片,梅艳芳虽是主角,却处于衬托位置,但她将片中那个无助的女老板演的活灵活现,其中的搞笑演出也十分亮眼。
  《钟无艳》她在此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表演十分到位,最终凭此片获得《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的最突出女演员奖。此外,梅艳芳的经典喜剧片还有《醉拳II》、《逃学威龙III》和《奇迹》等
  动作、武侠片——展现侠女本色
  梅艳芳出演的动作片不在少数,加上她天生性格中的侠气,使得女侠一角经典荧幕形象图册(20张)更像是她的本色演出。著名导演杜琪峰曾回忆:梅艳芳天生有侠气,她和杨紫琼、张曼玉演《东方三侠》时有个“大家甩斗篷”的镜头,梅艳芳那种侠气自然天成的感觉,就是比另外两人浓。代表作:《英雄本色III》、《东方三侠》、《新仙鹤神针》、《给爸爸的信》等。

梅艳芳资料

4. 梅艳芳资料

梅艳芳生于香港,祖籍广西合浦,少时家境拮据,四岁半已登台演出,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大中华地区歌坛和影坛巨星,香港演艺人协会主要创办人及首位女会长,在华人社会和亚洲地区具有影响力。她以醇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多变的形象著称,引领粤港一个时代的潮流,是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梅艳芳同样获得过两岸三地的影后荣誉,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她一生致力公益慈善,被誉为“香港的女儿”。2011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芳华绝代-梅艳芳珠宝手表珍藏”拍卖会。

中文名: 梅艳芳 
外文名: Anita Mui,アニタ ·ムイ 
别名: 何加男(干爹何冠昌所起)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10日 农历八月廿三日 
逝世日期: 2003年12月30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 
职业: 歌影表演艺术家、慈善家 
主要成就: 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手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
CCTV-MTV音乐盛典特殊贡献奖 
 主要成就: 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
中国原创歌曲奖杰出贡献奖
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香港电影金像奖演绎光辉永恒大奖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乐坛称号: “百变天后”,“乐坛大姐大” 
音乐代表作: 似水流年,似是故人来,女人花等 
电影代表作: 胭脂扣,男人四十,半生缘等 
个人基金: 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 
 

她风格多变,被大众称为“百变天后”;她台风大胆,被外媒赞为“东方麦当娜”;她侠骨仁心,被乐坛尊为“大姐大”;她爱岗敬业,被港人誉为“香港的女儿”。   梅艳芳,   第一位在音乐界和电影界都取得巨大成就的香港女艺  梅艳芳
人,   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荣誉的香港歌手,   第一位出任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职位的女性,   音乐上,   她突破传统、大胆创新、风格多变、引领潮流,   至今保持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   三十五岁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四十岁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致敬荣誉:   ——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   ——中国原创歌曲奖(政府奖)“杰出贡献奖”,   至今仍是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   电影上,   她获得过大中华两岸三地的“影后”荣誉,   在二十年(1985-2005)香港电影票房中位列女演员第三位。   去世后获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演绎光辉永恒大奖”,   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梅艳芳纵横歌坛、影坛二十余载,参与创立了香港演艺人协会,为演艺界培养了多位优秀歌手和演员。她曾带病发起演艺界抗击“非典”《1:99慈善演唱会》,在去世前一个月仍站在舞台上表演。她成立的《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至今运作,近二十年来为各地华人捐助大量善款。她为推进大中华演艺事业的交流合作不遗余力,曾多次率团赴京交流,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梅艳芳成长于贫苦的单亲家庭,历经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她依靠自身的不懈奋斗,从旧时期身份卑微的“歌女”成长为新时代引领潮流的“歌后”,在功成名就后能以爱心和责任心回馈社会。她一生追寻真爱,希望拥有完整的温馨家庭,却在自己人生的谢幕时刻,身披婚纱嫁给了舞台。“生于舞台,逝于舞台”,正诠释了梅艳芳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旺角,家中两兄一姐,她排行最小。梅艳芳的父亲
少年影像(20张)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家境十分窘困,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加上本身具有音乐天分和表演欲望,四岁半便踏上舞台,与姐姐在香港荔园游乐场登台表演,从此与舞台结下不解之缘。   梅艳芳未曾正式拜师学艺,少时四处登台,打下扎实的演艺功底。对于此种表演生涯,她起初并未感到不妥,但随着年龄渐长,梅艳芳既要表演又要兼顾学业,十分不易。而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也没有给她带来欢乐。在那个年代,像她这样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并不被人们认同,相反,她会唱歌却遭到同学的耻笑,说她是个“歌女”,是个没出息的孩子。她曾回忆:“以前艺人不受尊重,被人们呼为‘歌女’、‘戏子’。在他们眼中‘歌女’是个不正经的行业,于是便阻止了同学与我来往,看着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远是一个人,感觉十分孤单。”梅艳芳曾谈到,为赚钱养家,她丧失了宝贵的童年,少年时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学校,而是大小歌舞厅,有时甚至在街头献唱。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坦言希望多读书,不用一颗小小心灵便担忧挨饿。   梅艳芳少年时期历经坎坷,姐妹两人表演常遭白眼和欺侮,时常忍冻挨饿。后来母亲的歌舞团遭遇火灾,欠了债款,梅艳芳便被迫辍学。然而坎坷的经历同样造就了梅艳芳侠义豪爽的性格和大气沧桑的气质,这段特殊的少年境遇深深影响了她日后的人生道路,并为其传奇一生埋下伏笔。
初出茅庐
  1981年,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现改名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拉开帷幕,梅爱芳为自己和妹妹报了名,然而最终只有梅艳芳晋级决赛,姐姐便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出道时的清纯形象
梅艳芳回忆当时的自己只想争取个好成绩,不让姐姐失望。1982年,她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大赛冠军,其低沉磁性的嗓音和沉稳大气的台风给评审留下深刻印象,著名作曲家黄沾给了满分,顾嘉辉则以艺术无满分为由硬扣一分,媒体报道“分数胜亚军几条街”。就这样,19岁的梅艳芳崭露头角,不久后便签约当时唱片业巨头华星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正式踏入歌坛。   1983年,梅艳芳推出第二张唱片《赤色梅艳芳》,其中主打《赤的疑惑》一炮而红,唱片也拿下五白金销量。著名形象设计师刘培基为其精心打造的形象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令她丢掉了初出道时“徐小凤第二”之名。就这样,一代巨星冉冉升起,梅艳芳伴随着香港流行乐坛辉煌时期的到来而越发红火。
 20世纪80年代,以粤语为主的香港本土音乐迎来黄金时期。梅艳芳在粤语歌坛的华丽盛世大红大紫,舞台形象从早期的一反传统到后期的高贵华丽,期间不断创新求变,凭借精湛的歌艺、多变的装束、夸张的浓妆和大胆的表演,引领粤港地区一个时代的潮流,开启了华语流行乐坛“百变形象”的先河。以往的华语乐坛,歌后以周璇、邓丽君等甜美细腻的风格为主流,梅艳芳的出现打破传统,凭一身时尚不羁的形象和大胆前卫的表演红遍香江。梅艳芳出现之后,歌手的表演不再限于“听”,而从此多了“看”。她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流行时代,虽基于粤语的地域性,梅艳芳的歌曲传唱度有所局限,却无可掩盖其独辟蹊径的卓越贡献,成为华语流行乐坛“包装时代”的先行者。   “梅艳芳是香港八十年代最红的女歌手,也是香港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她唱过《坏女孩》的叛逆,也唱过《似是故人来》的典雅;唱过《烈焰红唇》的性感,也唱过《梦里共醉》的传统。她的风格是中国与西洋的结合,仿佛香港这座城市的时代文化缩影。”   1983年,梅艳芳的音乐天赋开始得到认可,在当年的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亚洲特别奖,成为备受瞩目的乐坛新星。1984 年推出唱片《飞跃舞台》,与上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少了份三十年代的哀怨而多了份八十代的时尚,鲜明的时代形象已然展现在初出茅庐的梅艳芳身上。1985 年推出唱片《似水流年》,  “坏女孩”形象打破传统
服装设计师刘培基把梅艳芳包装成“男儿汉”,西装加上墨镜宽垫肩给人以豪迈的感觉,一举打破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形象,给大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主打歌《似水流年》由著名音乐家喜多郎作曲,是梅艳芳音乐生涯中最经典的粤语歌之一。   1985年推出的另一张唱片《坏女孩》则在业内外制造了异常轰动的话题,这是梅艳芳红透香江,奠定香港乐坛一姐地位的唱片,打破了当时香港唱片的销量记录。《坏女孩》一曲不仅歌词大胆,梅艳芳的表演和装扮也时尚前卫。挑战传统的尝试很快引致强烈反响,一度遭到电台的禁播。但是《坏女孩》在公众中却广受欢迎,一举拿下八白金销量,成为香港本地销量最高的唱片之一。可以说,《坏女孩》是第一首直接不避忌地描述女性情爱欲望的粤语流行曲,而梅艳芳任性不羁的叛逆造型和浓重的妆容,引领了当时粤港的潮流,自这一形象面世后,众多香港女孩都追逐模仿她的发型和有型有款的衣着。梅艳芳自此开始了自己的“百变舞台”生涯,同时也拉开了华语流行乐坛的百变序幕。   1985年12月,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声势之盛一时无两。《坏女孩》之后百变系列正式登场,梅艳芳也逐渐显露出她具有无限可塑性的气质。如果说《坏女孩》还只是一个对情爱好奇的小女孩话,那么1986年推出的《妖女》,则让梅艳芳摇身一变成为感情世界的性感女郎。《坏女孩》和《妖女》是梅艳芳百变形象中的两个经典,随后的《似火探戈》、《烈焰红唇》、《淑女》、《梦姬》等前卫的女性形象,正是《坏女孩》和《妖女》的变奏和延续。这些打破传统的性感形象配合梅艳芳的表演天赋和富有磁性的嗓音,一反传统的时代潮流就此开启。   1986-1987年跨年,梅艳芳在香港红馆创下连开二十八场演唱会的纪录,赢得“梅廿八”的称号。1988年梅艳芳推出专辑《梦里共醉》,形象一改之前时尚性感造型,而是走三四十年代的复古路线。主打歌《梦里共醉》是由著名电影《末代皇帝》的主题曲填词而成,加上梅艳芳本身具有的传统艺人气质,令人在女中音的娓娓道来之间,仿佛置身昔日的十里洋场。同年,梅艳芳以唯一亚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韩国汉城奥运会参加“奥运前奏大汇演”。1990 年梅艳芳在香港连开三十场个人演唱会,随之而来的“梅三十”称号将其事业推向一个巅峰。当时的香港乐坛正值辉煌时期,资深歌手云集,后辈新人迭出,竞争极其激烈,而梅艳芳却稳坐香港乐坛“最受欢迎女歌星”宝座五年之久(1985-1989)。此外,她在1987-1989连续三年于同一年夺得电影最佳女主角及音乐最受欢迎女歌星奖。80年代的她获奖无数,推出过多张白金唱片,开过多次世界巡回演唱会,更获得香港艺术家年奖“歌唱家奖”和香港八十年代“十大演艺红人”,使她成为那个时代无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八十年代的梅艳芳开创了乐坛先河,她的舞台表演声色艺俱全,以独特的形象和挑战传统的音乐重新定义了华语流行曲,创造出一种前无古人的中国女性舞台形象。她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唱来带着独特的霸气;她的舞姿常是冶艳和性感的结合体,加上传统女艺人的风情,随时随地迸发出摄人魅力,“百变梅艳芳”的称呼也就此产生。   “梅艳芳的音乐里,不只是唱曲那么简单。她是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将自己的千愁万绪,将自己的爱恨,很真地披露在我们眼前。她在舞台上的即兴,可以看到她对音乐节拍的敏锐感以及她那份信心,她不同的舞姿可以看到她澎湃的想象力,她在舞台上付出的体力,亦都反映到她的生命力,梅艳芳就是舞台。”(音乐人伦永亮)   进入九十年代,由于从四岁半开始动荡的舞台生涯且乐坛新人辈出,梅艳芳决定退出竞夺音乐奖项,寻找自己安稳的生活。也许成长于单亲家庭,她的理想是如偶像山口百惠那样急流
生活照(20张)勇退,在事业成功之后追寻一个幸福的家庭。梅艳芳于1990年公开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其后所获均为音乐致敬荣誉)。1991年初梅艳芳在推出自己的首张国语专辑《亲密爱人》后决定暂别舞台,并举行了“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30场,场场爆满,她与歌迷在这次演唱会中都显得难舍难离,场面非常感人。   然而三年时间匆匆而过,感情方面依然没有着落,梅艳芳这才恍然自己离不开舞台,最终敌不过热情的歌迷,于1994 年举行“感激歌迷演唱会”复出歌坛。虽然如此,她仍比以前低调了许多,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对于音乐和舞台表演她更加重视质量,继续寻求突破,并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慈善和栽培新人方面,对社会作出很大贡献。自90年代中期起,梅艳芳逐渐转战台湾及海外市场,推出了多张高质量国语专辑。   复出后的梅艳芳依然形象百变,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气质由最初的放荡不羁渐渐转为成熟高贵。不再领奖的梅艳芳更加注重唱片的质量。1994年,梅艳芳推出唱片《是这样的》,中性帅气的造型英气逼人,此时的她无论是事业成就还是个人气质,都展现出“乐坛大姐大”的风范。至此,梅艳芳过往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此后,她又一连推出了《镜花水月》、《女人花》和《床前明月光》等专辑,形象依然突破多变,歌曲风格多样。其中《女人花》和《一生爱你千百回》等歌曲成为梅艳芳国语歌的经典代表。“中国风”歌曲《床前明月光》则是梅艳芳在新领域的一次尝试,配合其魅力四射的独舞演绎,充盈着浓厚的文艺气息。1998年梅艳芳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成为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1999年初,梅艳芳受邀至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   “我领会到她的意思:就是死,她也情愿死在舞台上”(梅艳芳红馆绝唱音乐总监金广诚)   进入新世纪后,梅艳芳不再活跃一线,却更加积极致力于大中华演艺事业的
百变舞台形象(20张)交流合作以及提携后辈。2002年为纪念加盟乐坛二十周年,梅艳芳倾力制作音乐大碟《with》,当中收录她与十一位好友合唱的歌曲,专辑云集香港乐坛不同时代的当红歌星,演唱阵容空前豪华。同年举行纪念入行的世界巡回演唱会(极梦幻演唱会),由于当年内地解禁,梅艳芳提出在京沪两地开唱的请求,最终只获准上海一场,亦成为梅艳芳人生中唯一一场粤语地区以外的内地演唱会。   2003年初,外界不断传出梅艳芳身体欠恙的消息。出于各方考虑,梅艳芳于9月召开记者会公开承认患癌,并表示有信心战胜病魔,希望朋友和歌迷不要担心,同时坦言不会改变工作计划。同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谢幕一刻,她身披白色婚纱把自己嫁给了深爱的舞台。从五岁登台到人生谢幕,这个女子把自己大半辈子献给了音乐,她是真正属于舞台的百变女王。   2003年底梅艳芳获得两项中国歌坛的致敬荣誉,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奖的香港歌手: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和中国原创歌曲奖(政府奖)“杰出贡献奖”。2004年初,MTV亚洲大奖和音乐风云榜追颁梅艳芳致敬荣誉,赞扬了这位亚洲天后奉献音乐的一生。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以全球个唱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百变影后
  曾有人用“霞玉芳红”(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和钟楚红)来形容80年代至90年代初香港电影最具代表的女演员。事实上,梅艳芳是歌手出身,最初演戏算作副业,然而初出茅庐的一部《缘分》即让她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极大鼓舞了她闯荡影坛的信心。1988年,一部《胭脂扣》轰动香港,凭借此片梅艳芳一举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确立了她在影坛的地位。当时梅艳芳在歌坛大红大紫,有着“百变天后”的称号,而在其荧幕旅途中,同样延续了“百变”的特色,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且都拿捏得当,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天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与赞赏。   文艺片——囊括三地影后   1988年电影《胭脂扣》轰动一时,该片在当届香港金像奖上拿到最佳影片、最
电影封面(20张)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至今被列为香港电影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片中一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艳芳成为“四料影后”,角色“如花”也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人物。梅艳芳自此成为第一位既是“歌后”又是“影后”的香港女艺人,并逐渐成长为歌坛和影坛的双栖巨星。1990年电影《川岛芳子》公映,川岛芳子是近代中国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角色对演技考验极大,梅艳芳的表演神形具备,恰当地诠释了主角的特殊身份、传奇经历和复杂内心,虽然较《胭脂扣》的演绎略欠深度而未能获奖,却同样赢得不少好评。1991年梅艳芳凭借战争文艺片《何日君再来》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1997年出演电影《半生缘》,她在影片中把张爱玲笔下的顾曼璐演活,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宣示人前又拿捏准确,在角色心境的刻画上丝丝入扣,出色的表演令其再度荣膺香港金像奖。2002年影片《男人四十》是梅艳芳人生的最后一部戏,她主演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刻画了主角平淡而又细腻的内心。此时的梅艳芳对文艺片已驾轻就熟,一举摘得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影后桂冠。   喜剧片——展现喜剧天分   电影《审死官》是梅艳芳的喜剧代表作,她与“无厘头”搞笑之王周星驰搭戏,表演丝毫不显逊色,其中经典对白和拿捏得当的动作神情更成为电影亮点,该片在1985-2005二十年香港电影票房中位列第七。此外,梅艳芳与周星驰的另一部喜剧片《逃学威龙III》以及同成龙的两部喜剧动作片《奇迹》和《醉拳II》均属电影佳作,梅艳芳在其中大展自己的搞笑天分,为电影增色不少。《醉拳II》更于2005年入选《时代》杂志“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2001年电影《钟无艳》是梅艳芳最后一部喜剧,她在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将昏庸好色的齐宣王演得活灵活现,并凭此片获得《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的最突出女演员奖。   动作、武侠片——展现侠女本色   梅艳芳出演的动作片不在少数,加上天生的侠义性格,使得女侠一角更像是她的本色演出。从《东方三侠》中的女侠客“东东”到《新仙鹤神针》里仙风道骨的“白云飞”,从《英雄本色III》中大情大性的“周英杰”到《赤子威龙》里正义勇敢的女警“方逸华”,梅艳芳展示了属于女性的侠骨和勇敢,塑造了多个坚强干练的形象。著名导演杜琪峰曾这样回忆:“梅艳芳天生有侠气,她和杨紫琼、张曼玉演《东方三侠》时有个“甩斗篷”的镜头,梅艳芳那种侠气自然天成的感觉,就是比另外两人浓。”   主演电影票房情况:   2005年UA院线公布近二十年香港票房数据,梅艳芳位列香港女演员第三位。
电影剧照(20张)至2008年7月,在香港地区票房TOP50中,梅艳芳出演的电影有四部:   排位 电影 年份 主演 票房 
4 红番区 1995 成龙、梅艳芳 $56,912,536 
8 审死官 1992 周星驰、梅艳芳 $49,884,734 
16 醉拳II 1994 成龙、梅艳芳 $40,971,484 
45 奇迹 1989 成龙、梅艳芳 $34,036,029 
主演电影获奖/提名情况:   梅艳芳从影二十载,拍戏四十余部,获得过众多电影奖项荣誉。2004年初,梅艳芳留名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演艺光辉永恒大奖”。2005年适逢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梅艳芳因对电影贡献卓著,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梅艳芳在电影中也不乏唱歌跳舞的角色演出,诸如《奇迹》、《偶然》和《爱君如梦》等电影中的歌舞表演均是电影亮点。梅艳芳也经常为电影配唱主题曲,当中更有八首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梅艳芳电影奖项一览表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胭脂扣》(1989) 
提名 《何日君再来》(1992) 
《审死官》(1993) 
《红番区》(1996) 
《男人四十》(2002) 
最佳女配角 获奖 《缘分》(1984) 
《半生缘》(1998) 
最佳电影歌曲 获奖 《胭脂扣》同名主题曲 
《双镯》主题曲《似是故人来》 
《现代豪侠传》主题曲《女人心》 
提名 《缘分》同名主题曲 
《似水流年》同名主题曲 
《何日君再来》主题曲《何日》 
《东方三侠》主题曲《莫问一生》 
《金枝玉叶2》主题曲《有心人》 
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胭脂扣》(1987) 
提名 《何日君再来》(1991) 
《慌心假期》(2001) 
《男人四十》(2002) 
最佳电影歌曲 获奖 《何日君再来》主题曲《何日》 
香港金紫荆奖 最佳女主角 提名 《慌心假期》(2002)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半生缘》(1999) 
东京国际电影节 最佳女演员 提名 《何日君再来》(1991) 
亚太影展 最佳女主角 获奖 《胭脂扣》(1989) 
台湾金龙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胭脂扣》(1989) 
中国长春电影节 最佳女主角 获奖 《男人四十》(2002)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男人四十》(2002)

5. 梅艳芳资料?

梅艳芳(1963—2003),生于香港,祖籍广西合浦,少时因家境拮据,五岁已登台演出,是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和影坛巨星。梅艳芳以浑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百变的形象著称,曾获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和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是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的保持者。电影上凭借《胭脂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亦凭《男人四十》夺得中国长春电影节影后,是华人社会颇具影响力的歌影双后。她还是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会长,被称为香港演艺界的“大姐大”。2003年12月30日凌晨病逝,终年四十岁。中文名:梅艳芳外文名:Anita Mui,アニタ ·ムイ别名:何加男(何冠昌所起)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香港出生日期:1963年10月10日 农历八月廿三日逝世日期:2003年12月30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职业:歌手,演员代表作品:《似水流年》《似是故人来》《女人花》《亲密爱人》《胭脂扣》主要成就: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主要成就: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
CCTV-MTV音乐盛典特殊贡献奖
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
中国原创歌曲奖杰出贡献奖
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演员获封称号:“香港的女儿”“百变天后”身高:169cm血型:B型

梅艳芳资料?

6. 梅艳芳的资料

梅艳芳(1963.10.10—2003.12.30),生于香港,祖籍广西合浦,少时家境拮据,四岁半已登台演出,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大中华地区歌坛和影坛巨星,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梅艳芳以醇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多变的形象著称,曾引领粤港地区的时代潮流,是港乐最高荣誉“金针奖”和“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的最年轻得主,至今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梅艳芳同样蜚声影坛,荣获过两岸三地的影后,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她一生致力公益慈善,推进大中华演艺事业的交流合作,被誉为“香港的女儿”。

7. 梅艳芳资料

  英文名字 Anita Mui
  别名昵称 梅姑
  出生日期或生日 1963-10-10
  出生地点 中国香港
  逝世日期 2003-12-30
  国家或地区 中国(香港)
  血型 B
  身高 169 公分
  体重 45KG
  家人 母亲,两兄,姐姐梅爱芳(于2000年4月17日逝世),干爹何冠昌 (已故) 、干妈何太傅瑞娜、干妹罗美薇(张学友妻子)、干弟谢霆锋、干儿子黄皓亭等
  宗教信仰 佛教(于1993年皈依,跟随师傅宁波车)
  星座 天秤座
  职业 歌手 演员

  [梅艳芳简介] [梅艳芳照片/写真(共95张)]简介:
  梅艳芳,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一个天生的歌手. 一个天生的演员. 一个天生的全能艺人. 一个华人的音乐神话. 一个无人能及的亚洲天后。还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在音乐领域,影象世界,在名利旋涡,情感舞台都无可替代地精彩。


  个人喜好
  喜欢的宠物/动物:狗、猫
  最喜欢的地方/城市:夏威夷、希腊、天堂
  喜爱的花:黄玫瑰
  喜欢的颜色:黑、白、紫
  喜欢的演员:西城秀树、山口百惠、Lionel Richie


  荣誉成绩
  音乐类奖项
  颁奖礼:
  CCTV-MTV音乐盛典
  所获荣誉名称: 香港音乐特殊贡献奖
  获奖时间:2002年 (4届)
  颁奖礼: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所获荣誉名称: 最受欢迎女歌星
  获奖时间:1988年 (6届)
  1992年
  第10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荣誉大奖
  1990年
  第8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1989年
  第7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1988年
  第6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第6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最受欢迎女歌星
  第6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1987年
  第5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最受欢迎女歌星
  第5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1986年
  第4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最受欢迎女歌星
  第4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第4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1985年
  第3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最受欢迎女歌星
  第3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1984年
  第2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1983年
  第1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第1届 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 十大劲歌金曲
  电影类奖项
  颁奖礼:
  香港电影金像奖
  所获荣誉名称:最佳女配角
  获奖时间:1985年(4届)
  获奖作品:缘份
  颁奖礼:
  香港电影金像奖
  所获荣誉名称:最佳电影歌曲
  获奖时间:1992年(11届)
  获奖作品:《双镯-似是故人来》
  2004年
  第23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 专业精神奖
  1998年
  第17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女配角
  1994年
  第13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电影歌曲
  1992年
  似是故人来(双镯)
  1991年
  第28届 金马奖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1989年
  第8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1987年
  第24届 金马奖 最佳女主角


  星路历程
  1982年,十九岁的梅艳芳获得在娱乐圈崭露头角的机会,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上,她以一曲《风的季节》获得冠军。
  1983年,她的音乐天赋再次得到认可,在东京音乐节上又获得了一个亚洲特别奖,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乐坛新星。同年首张个人专辑《赤色梅艳芳》即获得五白金的销量,著名形象设计师刘培基精心打造的新造型亦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一举丢掉由于没有个人特色而顶了一年的“徐小凤第二”之名,此后更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舞台形象。
  1984 年阿梅推出第二张唱片《飞跃舞台》,但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唱片销量只是一般,但《飞跃舞台》、《不信爱有罪》等歌曲也流行一时,阿梅仍是当时新进歌手中最受注目的一个。同年阿梅接拍了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电视剧《香江花月夜》。
  1985 年阿梅推出第三张唱片《似水流年》,唱片封套以一身中性的打扮在当年来说是十分突破,穿上西装及披着长长大褛的阿梅十分有型。当时吸引许多年轻人模仿阿梅的中性打扮,此外《似水流年》一曲更成功为她吸纳了一批较成熟的听众,令到一些本来不太喜欢阿梅的观众也渐渐地开始接受她。
  1986年初,她又进军台湾歌坛,短短数日,歌曲盒带销量突破千万大关。
  1985年推出的第四张唱片《坏女孩》,梅艳芳制造了一个业界内外均异常轰动的话题。
  随后1986 年推出《妖女》;1987 年推出《似火探戈》及《烈焰红唇》,《烈焰红唇》性感形象轰动全城,同年举行第二次个人演唱会,名为《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还创下28场的演唱会纪录,所以有“梅28”之称号;1988 年推出《梦里共醉》;1989 年推出《淑女》。1990 年举行第三次个人演唱会,名为《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连开三十场的佳绩把阿梅的事业推上另一高峰。
  在1985—1989年,梅艳芳首创纪录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连续五年获得“最受欢迎女歌星奖”(至今仍无人能打破其记录);1989年更获得香港艺术家年奖“歌唱家奖”,真正成为无人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进入九十年代,时局动荡,乐坛恶性竞争亦不断升级,许冠杰、罗文、谭咏麟、张国荣等殿堂级巨星陆续淡出,阿梅也急流勇退宣布不再领取任何音乐上的奖项(荣誉奖除外),但仍会继续灌录唱片。她更于1991年的事业高峰期宣布告别舞台,并举行《梅艳芳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了30场,场场爆满。阿梅与歌迷在这次演唱会中都显得难舍难离,场面非常感人。但是,一个真正热爱演唱的人是很难丢下她的舞台不理,小休三年,阿梅最终敌不过热情的歌迷,于是94 年举行了《梅艳芳感激歌迷演唱会》,再度踏上舞台狂歌热舞,再度为歌迷带来无限欢乐。

梅艳芳资料

8. 你们知道梅艳芳吗?她是个怎样的人。

梅艳芳无论人品才华都是无可挑剔的。
梅艳芳四岁就开始和姐姐一起登台演出,到她19岁出道,已经有十多年的舞台经验,所以台型,台风极好。这个是让很多演艺人称颂的甚至敬佩的。
关锦鹏说他从没见过那个演员像梅艳芳一样入戏快,徐克说“梅艳芳在镜头前有一种很令人着迷的东西。同样是特写,你看别人的特写就是和梅艳芳的不一样,就好像同一支舞,别人跳,梅艳芳跳,你感觉就是不一样。”
周星驰称梅艳芳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演艺天才。
 
还有对歌曲,角色的强领悟力。以及形象上的百变
 
另外一点,就是梅艳芳的人品,上到其他王牌巨星,下到工作人员,可能有对梅艳芳无感的,但是没有对梅艳芳不打心眼儿里尊重的。

最爱的不是繁花似锦,是明知凋零却还绽放的至情至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