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品牌汽车安全性能好

2024-05-13

1. 什么品牌汽车安全性能好

提到安全性,首先想到的汽车品牌,一定是沃尔沃,它到底有多安全

什么品牌汽车安全性能好

2. 汽车安全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1、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犹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 
2、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由于国际汽车界对于被动安全已经有着非常详细的测试细节的规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动安全是可以量化的。



3. 我要买车,买什么车安全性能最好

不知道你具体预算是多少,相对来说,沃尔沃的安全性更高一些。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安全驾驶。

我要买车,买什么车安全性能最好

4. 安全性能最好的车是什么车

volvo 是最安全的因为多项安全技术专利,都是volvo发明的首先,沃尔沃这个瑞典的厂家有汽车安全的历史,在现代汽车中,是它发明了汽车安全带,并第一个把安全带用于量产车上,安全带在现在汽车的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是无可质疑的。所以,沃尔沃有安全的历史。 

其次,沃尔沃发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汽车市场,没有特点是很难有竞争力的,安全性突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手段。沃尔沃就以安全性为口号展开了汽车营销。 

广告说安全,只是表面功夫。沃尔沃就以安全性更佳为目标来设计汽车。通俗些说,比如沃尔沃销售人员在介绍汽车的时候,就会告诉你,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设计都是为了安全而生的,比如现在的沃尔沃S40,车身上是有两组钢梁是不能钣金的,也就是说它们一旦受损,那就只能更换,消费者可能觉得不划算,但是这都是为了安全呀,这么一想你不但没脾气,还会为沃尔沃鼓掌。 

在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已经很难有单独的厂家研发出有垄断性的汽车安全技术了,包括沃尔沃,它在安全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就行,但同时其它的厂家也在进行中,可能有的汽车厂家在安全科技方面已经超越了沃尔沃,但在消费者心目中,沃尔沃就是安全。 

之所以为什么,这主要还是看消费者这么想的,沃尔沃在安全方面的成功,现在看的话,我们得佩服沃尔沃的营销手段了。 

(一)建立自己的交通事故研究部门 
每个汽车设计者都期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有保护乘员安全的能力,但事实是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死于车祸,汽车的安全设计能否对付不同情况的突发事件,事故现场就是最好的答疑。早在1966年,瑞典人就在瑞典内外一年内发生的两万八千多起沃尔沃轿车的交通事故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明确显示出前排乘客如果系安全带,伤害会减少一半。沃尔沃公司意识到,掌握交通事故发生后的有关材料同开发新产品有着同样的价值,因而在1970年,建立了自己的交通事故研究部门,建立这种机构,是沃尔沃与其它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显著不同的地方。 
沃尔沃交通事故研究部门设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哥德堡,名称叫做沃尔沃安全事故检测中心。每当距哥德堡方圆100公里的范围内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沃尔沃轿车出事后,检测中心人员一定会接到急救中心或警察的通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工程师们要通盘考察事故情况,警察、目击者和当事人都是他们采访调查的对象,检查肇事汽车的损坏程度,将事故各种情况与复杂的机械装置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收集各个数据资料,然后制成图文并茂的调查文件提供给每一个与产品开发有关的部门。据检测中心主任汉斯.诺林说,“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这些东西是我们开发工作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二)沃尔沃轿车安全措施系统的标准与检验途径 
沃尔沃制定了轿车安全措施系统的标准: 
1、必须将驾车的安全性和撞车的安全性分别考虑,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2、必须综合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和事故的种类。考虑到和什么车相撞,和什么物体相撞,当时车速和车内人数等所有能在当时路面发现的数据和资料。 
3、如果用某种尺度来衡量轿车的安全性能,必须采用相同的车型,不是一年换一个样。 
4、轿车安全成为顾客选购安全轿车的指南。 
5、轿车安全成为厂家开发生产更安全更可靠产品的指南。 
沃尔沃轿车的安全性能有三条检验途径: 
一是交通事故,从现场可以看到交通事故中车辆的安全措施有多大作用,缺点是新车推出几年后才能收集到较充分的资料。 
二是专家评估,走专家道路可以迅速得出个大概结论,缺点是评估结果受人的意志干扰,往往因专家的出发点不同而结果各异。 
三是撞击测试,新车一出来就可以进行测试,缺点是人们只能预先设定程序过程,在某一速度下有固定的乘员数目,在某种撞击模式下进行。 
沃尔沃认为,用上述三种检验方法来对一辆汽车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三)一丝不苟的撞击测试 
从本世纪七十年代早期沃尔沃已把如何抵消撞击力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研究。现在已拥有自己一套的测试法,被世界同行认为是最严厉的测试法之一。 
沃尔沃的撞击测试包括人体模特从头到脚的全面测试,即脸部、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臀部、腿部和脚部。理想的撞击试验结果必须在设想出大量的事故情况,并在不同的速度下使用不同尺寸的模型人体,进行多次试验的基础上才能得出。 
撞击测试的目的是为设计部门提供数据。沃尔沃专门研究了汽车的侧面撞击,目前大部分轿车的前后部均有一个折起区域以保护乘员免遭正面的撞击,而侧面几乎没有这么一个空间隔离区域。其它车辆从侧面撞来,车内乘员和车门的距离仅有几十厘米的空间,撞伤在所难免。 
据沃尔沃统计,因侧撞而导致人员受伤的占车祸的21%,如果仅仅统计十分严重的致命伤害事故中,侧撞占的比例为26%,大多数侧撞发生在拥挤喧嚣的城区,低车速即每小时10-20公里之间。那些严重事故都是发生在车速40-50公里。受伤位置多在胸部、腹部和臀部等突出暴露的地方。 
当一辆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何另一辆车的侧面拦腰撞击,估计有0.07秒就完成了全部撞击过程,但车内乘员受伤的时间更短促。沃尔沃撞击试验专家将全部撞击过程分为三个时间段: 
1、撞上车侧面(约0-0.02秒); 
2、受伤时间(0.02-0.03秒); 
3、后期走形(0.03-0.07秒)。 
撞上车侧面是指两车一接触到车门和车槛被顶入车内,直到车侧部件接触到乘员为止。这时乘员的臀部和胸部几乎同时被撞,时间短暂。但这0.02秒是最危险和最关键的,能不能拯救一个即将受伤的人就靠这短短的0.02秒。 
受伤时间是指人体与车侧接触的一瞬间。这时候是一些吸收撞击能量的设施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借助它们可以让乘员伤得轻一些。沃尔沃认为,设计出一部符合几何学原理的车门,能使胸部和臀部保持均衡的力量,这一点非常重要。 
后期走形是指撞击车辆前部与被撞击车辆侧面还要进行一番碰撞过程,直至两者速度相同时才会停止。这时车体变形越小越好,有利于抢救伤员。 
根据上述三个时间段的撞击试验与分析,沃尔沃车身的设计和制造原则是:坚固与强硬。即必须有坚固的侧冀框架、坚固的地板横向管箍、坚固的车顶横向管箍、座椅座架。 
沃尔沃还认为,车门上的吸能装置还应考虑到一些细微之处,甚至根据胸部和臀部的不同而不同,胸区较软,要求门边也较软。同样,后臀部较硬,那么在扶手上的吸能装置也较硬。另外,注意到一些门上的零件,诸如手动窗户摇柄,门锁等不要放在身体易撞区,这点很重要。 
早在1995年,沃尔沃就首先开发了SIPS气囊(侧置防撞保护安全气囊),安装在车侧与乘员之间的座椅上,一旦发生侧面撞击,它对乘员胸部的保护效果最佳,而胸部恰恰是侧撞时最易受伤的部位。 

(四)现代的设计手段 
按照传统的撞击测试方法,要用真车反复试验和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耗资巨大。现在,用电脑模拟的撞击测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出轿车的安全水准,可以反映出轿车的部分安全情况。在几天之内电脑就可以分析出在正常测试情况下的一年工作量。用电脑计算和测试,可以无需增添新的设备和工具,甚至不必生产样车。用电脑开发安全保护系统,沃尔沃工程师可以做各式各样的选择,如安全气囊的大小、通风口的尺寸、乘座空间的宽窄......汽车撞击的概率也可通过电脑来做,选出最优化的结果,最后才做真实的撞击测试。这样不但节约成本,计算精确而且还压缩了整车设计周期。沃尔沃认为,残酷的市场竞争意味着开发新车的时间要戏剧性地变短,为争取时间,靠电脑计算、分析和测试是现代造车的必由之路。 

(五)一个封闭的链圈 
以上讲述的实际是沃尔沃轿车公司设计与生产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用沃尔沃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封闭的链圈”。从交通事故研究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将各项材料与数据整理反馈至有关设计部门,产品开发的设计人员与安全专家共同合作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安全措施,开发出多种规格的汽车(样车)。撞击试验在开发新车的同时进行,检测该车设计是否与原来既定原则相吻合,否则需尽快修改。沃尔沃的撞击实验室每年要进行一百多次整车撞击测试和成千上万次的零部件及某一系统的测试。在早期设计阶段,采用电脑评估方法。在批量生产中,为确保万无一失,沃尔沃也要不断从生产线上抽查一些成品车用来做撞击试验。成品车出去后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沃尔沃会收集数据材料展开研究,再重新反馈给产品开发部门,开发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后再应用到新的样车上,不断测试效果理想后再投入批量生产,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链圈。

5. 汽车安全系数排名

安全系数最高的十大汽车品牌有沃尔沃、奔驰、宝马、奥迪、马自达、讴歌、斯巴鲁、本田、雷克萨斯、别克。
1、沃尔沃
沃尔沃是一家把安全刻在骨子里的企业,每年都会有一大笔经费用于安全研发。另外,沃尔沃还是世界上第一辆装有三点式安全带的汽车,单这种安全意识就已经遥遥领先于其它汽车品牌了。

2、奔驰
奔驰作为汽车界的鼻祖,其实它可是欧洲第一个在汽车上配备气囊的车厂,更是拥有着“安全乘客车厢”以及驾驶注意力辅助系统,只要在开车时开一点小差它立马就能感应到。

3、宝马
虽然宝马一向以极限操控作为主打方向,但其实它在安全方面一点也不含糊,全新一代的宝马5系、3系同时获得了IIHS 的最高TSP+评价,在安全方面宝马还是下足了功夫。

4、马自达
马自达这一日系品牌在2017年的IIHS碰撞测评报告中,马自达参与碰撞的多款产品都获得TSP+的殊荣。
5、讴歌
虽然讴歌在中国属于冷门品牌,但是它在安全性方面相比竞争对手丝毫不落下风,从它的英文名就能看出,Acura源于拉丁语Accuracy是精确的意思,也反应了讴歌在造车上极度追求完美的精神。
扩展资料:
汽车选购要点:

1、要考虑买车的主要用途。很多家庭虽然买了车,但是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只是偶尔一家人出行时使用,那么就可以选择经济实惠、空间较大的家庭用车。一些年轻人买车是为了上班或者接待顾客的方便,就比较适合选择购买配置较好、外观好看的车型。

2、建议最好选择大品牌的汽车。大品牌的车各方面都“有口皆碑”,不仅在车型外观、汽车配置上有保证,而且在售后服务上更可靠。如果以后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售后进行处理。

汽车安全系数排名

6. 汽车的价格越高安全性能越好吗?

现在车辆安全不是完全取决与钢板的厚与薄的,对人的保护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的安全性是取决于汽车是否能在碰撞时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而发生形变,不是光够硬就可以了。所以你别看有些车撞车后车头都缩进去了,可是它们的乘员未必会受到伤害,因为这个车鼻已经把所有的碰撞能量都吸收了。

一般的跑车都采用的是炭纤维的,或者新型材料什么。车不重但是很结实,不过像这种车都比较金贵,稍微磕磕碰碰都会有损伤,或者发生比较大的事故时都是破坏性的损坏以此来最大可能的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现在全世界向同级别的车的话瑞典的VOLVO(沃尔沃)是最注重安全性的,不论车身硬件防护还是软件系统保护都是最全面的,每年撞毁超过40辆完整的新车来进行安全研究,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安全测试,并且现在世界上安全气囊最多的一款车也是VOLVO。

7. 什么牌子汽车安全系数高

既然这里问的是安全,那么有关技术等等的话题就略过,只说安全相关。
一、德、日两系的造车理念德系车和日系车分别有不同的理念,德系由技术驱动,日系由市场需求驱动。也就是说:

概括起来,我认为德系车厂的技术研发理念可以概括为“技术驱动”——以工程师不断探索新技术来推动产品革新;而日本车厂的研发理念是“目标驱动”——以不断提升的产品指标来推进研发进步。


二、德系车和日系车在这个理念下的可靠程度,日系车要优于德系车。这里的可靠程度指的是一些小故障、小毛病。

简单说,就是德系车愿意为了新技术冒一些市场风险,因为新技术某程度上就是他们的竞争力所在;而日系车相对不那么敢于冒新技术风险,因为对他们而言保市场远比推新技术重要。
比如在对德、日都非常重要的北美市场,德系销量败于日系,公认的一个原因就是可靠性排名一直偏低(在美国汽车可靠性是一项透明信息,Consumer Reports、J.D.Power等机构常年跟踪和发布客观可信的汽车可靠性数据)。随着近年德系车更重视试验环节,我们看到近2、3年的J.D.Power北美可靠性调查排行榜上,虽然居高位的仍是日系,但德系的排名已经明显上升。
在我们国内,从我所接触到的用户口碑和案例来看,德系车的总体可靠性还是不及日系,不单是像大众TSI+DSG这种崭新技术,即便是新技术含量较低的普及化车型,小故障、小毛病的发生率也是德系高于日系。

三、缓冲吸能理论
这是存在并重要的,而且被德系车和日系车贯彻执行。反过来说,车软,或者碰撞后车身变形大,并不意味着安全性能差,关键在于能否将传递到车内人身的冲击力降低。
于是就要有合适的缓冲吸能结构件。

至此我们必须肯定缓冲吸能理论的作用,事实就是无论德系、日系还是什么系的车,全部都认可这一理论并且在贯彻执行。绝对不要一听说“缓冲吸能”就觉得这车会很“软”,在很多实际碰撞案例中,往往是车头、车尾损伤变形大的车,乘客受伤程度反而小,而变形小的车,乘客反而伤得更重。

然而,不当要有适合的缓冲吸能结构件,还要有优良的并足够刚性的车身架构。

实际上,缓冲吸能构造与整个车体的刚性构造并不矛盾,而是相结合的——吸能结构位于车体的前端和后端,相对“软”;而位于中央的乘员舱框架结构不会有吸能效果,还是会尽可能做得“硬”。这两个部分通常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分开制造,再组合到一起的,发挥不同的结构作用。最理想的整体车体构造应该是既有前后两端高效的撞击缓冲吸能区,又有一个足够刚强的乘员保护舱。速度不太高的碰撞,由吸能区去吸收和化解冲击力,尽可能让冲击力少传递到乘员身上;一旦碰撞速度太高,吸能区溃缩完了,冲击力依然没被吸收完,剩下的乘员舱也不会再试图去吸能,而是会“以硬抵硬”,保证乘员有尽可能多的生存空间,不被挤压致伤。

所以,贴吧人说的话可以丢垃圾堆了。

这就是当下汽车普遍的被动安全结构开发理念,无论是德系、日系、任何系,基本上都完全遵循这套理念。因此有两个误区可以消除:一是以为只有日本车吸能,德国车不吸能;二是以为有吸能设计的车只擅长应付低速碰撞,而无吸能设计的车高速碰撞起来更安全——那都是不符合物理定律的事。


四、安全性能

就NCAP测试的成绩来看,日系和德系总体上没有差异

然后在安全配置上来说,德系车确实比日系车更加丰富

第一个是研发理念上德系车的“技术驱动”,日系车的“市场驱动”。技术驱动,决定了德系品牌更热衷于汽车安全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汽车界的很多安全技术革新都是德国厂商发明的,例如奔驰就发明了ABS、气囊、折叠缓冲区,日系品牌虽然也有一些安全技术发明(例如本田发明了可升起的主动行人保护发动机机舱盖,这个技术已被奔驰等厂商效仿),但总体远不如德系那么多。市场驱动,决定了日系品牌对安全技术的研究不会太有前瞻性,通常是等某项安全技术被发明出来了,消费者呈现出需求,日系厂商才会迅速跟进去研发和装备到产品上。
但是却换来稳定性降低与成本提高的代价
五、高速稳定性。
在高速稳定性上来说,德系车优于日系车。这里指的高速是在超出限数120以上的速度。
而高速稳定性与什么有关?

高速稳定性和什么有关?主要是底盘(包括悬挂、轮胎、转向,还有整车刚性)的设计调较,以及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传统上,日系车的“表层”驾驶感比德系车好,而德系车在“深层”的表现胜过日系车。具体表现为:大多数日系车在中低速下转向比较轻松,动力比较轻快够用;德系车则在低速时方向较重,但动力的起步、加速会比较滞重。不过到了一些不好的路面,以及高速公路、山路时,德系车往往方向更精准,底盘更稳定、厚实;日系车往往表露出底盘单薄、稳定性不够好。总的来说,比日常好开程度,日系车往往更有亲和力;但比激烈和接近极限的驾驶,德系车往往令人更有信心。
由于日系车更看重市场需求,所以,在售卖于欧洲的车,高速稳定性会更加好。但是由于这些年高速公路的发展,日系车在除欧洲外的市场上,高速稳定性也越来越靠近德系车。
所以,现在来说,日系车发飘德系车稳定这理论也不是那么绝对。
最后总结,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安全性能上来说各有所长,但是基本的安全性能保障都一样。德系车小故障小毛病更多,但是高速稳定性更好;日系车安全配置更少高速稳定性稍差,但是整车安全性及低速可靠性更好。

什么牌子汽车安全系数高

8. 汽车的安全性能与价格是什么样关系

首先,看各国各大洲的碰撞测试。最权威的是欧洲NCAP和美国的IIHS。欧洲NCAP以评分严格著称,拿到5星是比较艰难的,而且同是5星的车,还可以去对比各项的具体得分,得分高的车型安全性是相对好的。
美国IIHS则以揭露弱点著称,例如车顶抗压测试、25%小比例偏置碰撞测试,都是他们发明的,揭露了很多车的安全设计短板。如果觉得在NCAP测试里成绩好的是“应试高手”,IIHS则善于“反应试”,找出哪些车的安全设计更全面。
很多国产车型没有在欧美销售,无欧洲NCAP和IIHS数据参考,那国内的C-NCAP也是可以参考一下的,要注意高分车型的配置是否你想买的型号。
说完碰撞测试,再说说实际情况。不同类型、不同体型的车,安全性肯定是不一样的。“大车”比“小车”安全,但多大和多小,这有个大致的度量。前阵子看篇海外文章说到一个调查统计,大致上1300-1800公斤这个车重范围内的车,在道路上的安全性较高。这是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得出的。简单理解就是:太轻的车和谁撞都吃亏,但太重的车自己撞也很危险。
再说说车型,轿车的前部碰撞性能是比MPV、面包车要好的,因为车头缓冲结构设计更充分;SUV正前撞可能比轿车安全,但翻滚几率远高于轿车;两厢车、MPV在追尾碰撞中的保护性不如三厢轿车。如果非常关注安全性,这些都是选择车型品种时可以考虑的因素。
安全性高低和车型血统没有直接关系,最近看到一个业内人士写日系跟德系的安全高下分析,最后结论是“都不可能有美系车安全”……我必须呵呵。
事实上,汽车的安全性由三大方面决定:设计、生产、配置。全世界任何厂商都是围绕这三点来做的。
设计,包含了结构方案和材料运用,考验一个厂商的工程研发实力,包括设计、经验和试验水平。为什么观致3可以在欧洲NCAP拿到最高分,主要就是他们的研发团队这方面能力特别突出。
生产,主要看制造工艺能否保证其设计性能。设计再好,生产阶段出了问题也达不到效果。福特翼虎断轴门是经典案例。有人担心国产车安全性不如进口车,主要也是基于对生产质量的不放心。
配置,说的是气囊、主动头枕、稳定系统、盲区提示、预碰撞系统等主被动安全装置的运用。这个跟车型成本、价格直接关联。这也引申出最后一个问题:安全性是否和价格成正比?
我的答案:总体上是的,但具体还是因个体而异。比如说,雷克萨斯车系是否比丰田车系安全?我认为总体上一定是,因为设计阶段就可以投入更高的成本、用更好的材料,车子售价更高、用户对价格相对没那么敏感,所以又可以搭载更多的安全装备。但像雷克萨斯ES和凯美瑞这两款平台技术密切相关的车型,它们的安全构造和材料我估计又不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安全性纵然有差别,也不至于像车价那样差一倍。
另一个例子,像观致3这类本身价格不算高的车,安全性却可以做到超越比它贵的许多车型。这说明一个产品可以将“安全性”作为研发重点去投入,安全性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重较大。所以价格相近的车,安全性未必在一个档次。
安全性和价格是相关联的,但又不能简单说是成正比的关系,而且当车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贵的车碰一下也会变成贴片